首页范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十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十篇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8:18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1

2.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柳永

3.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4.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岑参

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6.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

7.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

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9.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0.满园春*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1.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

12.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

1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4.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

1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甬

1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2

笔者回答说,陆时雍《诗镜总论》“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这八个字明确了解题的思路。诗人在橘柚飘香,细雨微凉之时,送别朋友魏二。“代为之思”即代送别的对象“遥在潇湘”的魏二设想。诗人宕开一笔,不写自己对魏二的思念,而用“忆君”引起,描写魏二离别之后夜泊潇湘,在凄凉月色中,愁听凄清猿啼,表达思友深情。“其情更远”之“远”有比较的意味。送别诗的一般写法是写送者思念行者,此诗却与远行之人思念自己,诗情也就表达得更为深远。

笔者进一步说,认真读过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的学生,对这种“代为之思”的手法应当不陌生。柳永《八声甘州》下片:“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凭栏杆处正恁凝愁。”佳人倚楼,无数次远眺天际归舟,盼望归人就在船上。无数次盼人不归,心中发出“何事苦淹留”的疑问。作者代为“佳人”设想的情景,其实却是词人“凭栏”“望故乡”产生的想像。江苏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考查的,不就是这种手法吗?

听者若有所悟。这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常用技法。对这种技法,平时教学中随机作一点理论上的点拨、实践上的验证,也是很有必要的。

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中曾揭示过这种技法的审美特征:“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对面落笔”,比起正面叙写,显得新颖别致,既开拓了新的意境,又使诗作委婉曲折,意蕴深长。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不是瞄准自身,而是撇开己方,落笔对面,转换角度,易位主客,通过写对方的情态来展现深邃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

用这种技法,作者反客为主化实作虚,遥想此时彼地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意蕴深长的思亲怀友之情。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的杜甫思念远在州的妻儿,诗人不直接描写自己在长安城中如何望月思远,而是神驰千里,直写“闺中”,从遥想家人入手,想像妻子“独看”夜月儿女“未解”世事场景。诗人焦虑的,似乎不是自己失却自由,生死难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处境的担心。王嗣《杜臆》言其新颖笔法:“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之不能思,又进一层。”许印芳《律髓辑要》言其深厚意蕴:“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却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浦起龙《读杜心解》着力强调这种“对面着笔”手法的艺术效果:“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对面落笔寓深情,这种写法在思乡怀人类诗词中频频出现。高适思乡诗《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故乡之亲人想念诗人除夕之夜不知寓居何处,其实正是作者“今夜千里思故乡”的一种婉转说法。其作用,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论:“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白居易怀人诗《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这是作者头脑中一幅想像的画面。明明是我念家人,却云家人念我,诗人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思家”情绪,与高适之诗出同一机杼。

“诗从对面飞来”之正面和“对面”共同呈现的场景,常常成为触发联想沟通彼此的中介物。多情的月亮往往成为“心已驰神到彼”的见证,诗人之情常常“从月色照出”。下列两首七绝中的“月”异地同见沟连彼此。王昌龄《送王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杜荀鹤《新雁》:“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两诗中的“明月”、“今夜月”皆是想像之辞。王诗是一首送别诗。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月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因分离造成的痛苦。杜诗是一首思乡诗。诗人在红蓼花开雁起汀洲之际,漂泊南国,目睹秋暮流水而思念故园。诗人从故园落笔,不明言自己思乡,却用“想得”一词,勾起故乡亲人江楼赏月思念自己的联想,借故乡之月抒写了漂泊异乡游子的浓浓乡情。

有时,作者想起记忆中“对面”印象最为深刻的事物,这类事物就成为引发诗人思乡怀人情感的催化剂。孟郊五绝《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题目标明这是一首“游子诗”,然通篇所写,却为慈母思游子。原来,这是漂泊异乡的游子想像中的慈母在家倚门思念儿子的情景。全篇率从对面落笔,游子感人至深的思母之情是借“萱草”表达的。王维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兄弟登高”,为诗人思念家乡的具体内容,“遍插茱萸”为眼前浮现的即时场景,而所“少一人”正是诗人自己。这里,诗人设身处地遥想山东兄弟如何思念自己,以曲笔写出“忆山东兄弟”之情。李白五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末联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一路恋恋不舍送客渡过荆门,当此即将离别蜀地之时,诗人油然而生对故乡江水之情,衬托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上列诗作中,“萱草”、“茱萸”、“故乡水”都成了思乡怀人的重要媒介。

词曲中,这种“对面着笔”的手法也很常见。韦庄小令《浣溪沙》上片:“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由自己朝思暮想寝不安席设身处地推及他人,想到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也是形单影只,枕冷衾寒。从对面写来的这一细节反映了诗人情感的凄婉深沉。元代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诗人淹留逆旅百无聊赖,涌起羁旅思乡之愁。结句对面落笔,状写远在故乡的“二老”为游子担忧,文意婉曲,情感真挚。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基础,只有入境才能入情,才能催生精神感知,最终实现入情入境、韵味十足的真情诵读。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实现情感体验、情感获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步骤。这首诗语言凝炼,意境优美,“一水间”“只”“又”“何时还”这些字、词的运用,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归家之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组唤醒真情实感,突出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描述:

1知诗人,解诗题

师:提起王安石,我们总能想起他写的那些经典之作,如《元日》《梅花》,但对于王安石的其它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生: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北宋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北宋的变法革新就是他发起的。

生:他1070年升任宰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万般无奈的王安石,辞去了宰相职务,回到南京。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师:你能根据《泊船瓜洲》这首诗来搜集、筛选资料做得非常好。你是从哪里查找的呢?

生:上网搜索的,网上有很多。

师:从丰富的资料中筛选有助我们学习的资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生读题目)

师:《泊船瓜洲》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将船停泊在瓜洲。

【点评:学生通过先独立搜集,然后小组内相互介绍,最后课堂上全班交流,这样一个资料搜集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能给诗歌的理解、感悟、品味带来很大的帮助。当了解了作者这样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后,学生自然对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定位,这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明诗意、悟诗情

2.1读古诗。

2.2明诗意,悟诗情。

2.2.1出示一、二行

(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展开想象,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

生:看到诗人把船停靠在江边。

生: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向着家乡的方向眺望,想念家乡。

师:“一水”指的是什么?

生:长江。

师:你怎么知道“一水”指的是长江?

生:课文下有注释。

师:结合课下注释学诗歌是种好方法。

师:这句诗中提到了哪几个地名?

生:京口、瓜州、钟山。

师:你们能通过简笔画将诗句中描绘的各个地点及诗人所处的位置画出来吗?

(生用简笔画描绘。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然后介绍。)

生:京口是今天江苏的镇江,和瓜洲正好是隔江相对,京口几座山之外的地方就是钟山,也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师:请你结合这幅简笔画,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生:从京口到瓜州只隔了一条长江,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师:作者出生在江西,但他是在南京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南京做过地方官。现在诗人正站在瓜洲眺望隔江相对的京口之外的家乡――钟山。

(出示作者视南京为第二故乡的资料)

师:你认为诗人离家乡是远还是近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近,从“一水”“只”,都看出路途并不远。

生:远,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还是比较远。

师:有的同学认为诗人离家乡近,有的认为离家乡远,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是离得那么近呢?

生:他看到了京口,很想念家乡,虽然路途比较远,但因为思念家乡也就显得不那么远。

师: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才觉得离家乡非常近。请你用思念家乡的词语来形容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迫不及待。

生:归心似箭。

师:作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呀!

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作者这思乡之情吧!

(诵读诗的一、二行)

【点评:在画简笔画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各个地点间的地理位置;在了解诗人生平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诗人,由此知道,诗人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在理解、想象、体味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已深深的烙在了学生心中。】

2.2.2出示三、四行

(生齐读三、四行)

师:你读了这两行诗后,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这两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青青的草,绿绿的叶,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

生:好一幅美丽的春景,让人陶醉。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感受到一阵春风拂过,小河中的水哗哗的流动,小草冒出新芽,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想象出了美丽画面,简直就是一幅春意盎然图。

(课件出示诗句描写的春景图,再读三、四行诗)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句的理解?

生:春风又一次吹来,长江的南岸都变成了绿色,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返回故乡。

生:春风再一次吹绿了长江的南岸,明月呀,你什么时候照我返回故乡。

师:从“又”字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又”字说明,春天再一次来到,而我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生:又是再一次的意思,说明作者非常想回家。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准备上京任职的王安石,此时站在岸边,迎风伫立,隔着茫茫江水遥望故乡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念曾经养育过他的父母。

生:想到他的父老乡亲。

生:想念他的妻儿。

师:想到这一去还不知是凶还是吉,总之,此时作者是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景物来寄托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生:明月。

师:很多诗人都是通过“明月”来寄托这思乡之情,每逢月夜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想诗人之所想,悟诗人之所悟:五十五岁的王安石上京赴任,思乡心切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指名读);

师:重任宰相的他自知前途未卜,满怀惆怅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女生读);

师:远大的报复不能实现,辞官还乡又不允,他无可奈何的发出这样的感叹――(男生读);

师:诗人站在船头眺望家乡,那份思念与归家的渴望油然而生。有家还不得,只能无可奈何的挥笔写下――(齐读)

(体会“绿”字的用字精妙)

2.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点评:本诗主要采取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感悟、体会诗人情感,采用了以下方法:1、抓住重点词,体会作者思乡之情。2、抓住诗人情感依托的景物,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想象诗人此刻的内心,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体会作者思乡之情。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一遍又一遍诵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便是一次一次真情的流淌。这一过程,注重学生感悟,尊重学生体验,培养个性化朗读,学得轻松、愉快、扎实。】

3总结延伸

3.1背诵古诗。

3.2诵读表达思乡情怀的诗。

教学总评: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只要想作者之所想,悟作者之所悟,那浓浓的情感自然如涓涓细流般静静流淌。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会有深切的感受,独立的体验,实现人与诗的交融,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诵读出自己的真情体验,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在了解背景中感悟诗情。

要想读懂前人的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就应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因为诗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对于乡愁诗情感的感悟,首先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这一过程对于诗歌的理解及情感感悟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愁诗中的景、物其实都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表达诗人那浓浓的乡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上网查阅,只用在百度中输入所查内容,轻点鼠标,所要信息就尽收眼底。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等方法来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互补、共享,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分别寻找作者的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老师只需要指导学生从众多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

2在绘图想象中感悟诗情。

在绘图、想象的过程中感悟诗情。学生很容易发现《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涉及“京口”、“瓜州”、“钟山”三个地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三者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简笔画按地理位置标注古诗所涉及的地点。然后借助简笔画描述,“京口”与“瓜州”之间隔着“一水”,“一水”指长江。借助注释就会知道,“瓜洲”是地名,今江苏扬州南,长江北岸;“京口”与“瓜州”之间一江之隔自然在长江的南岸,这一地理位置的标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钟山只隔数重山”,借助注释也能很容易的知道“钟山”的地理位置,它与“京口”也只隔几座山。这个绘图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在弄清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再探寻蕴含的情感也就不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从距离上看诗人伫立瓜州眺望家乡钟山还是比较远。但是诗人青年时代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担任南京的知府,他的父母去世曾两次在南京守孝,两度辞官都居住在南京。诗人在这里睿智读书,树立远大志向,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著作,诗人也曾在这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当地百姓带来希望,因此,他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因为钟山有着太多令他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太多的记忆,加上他此时已无心政治,唯有思乡,所以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很近。

3在诵读品味中感悟诗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韵律,读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再读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的范读很重要,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最直接的典范,伴着悠扬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会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还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在读的过程中首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熟读内容,整体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边读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诗歌表达的情感,再将情感送入到朗读中。在一遍又一遍诵读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的情感抒发更是一次一次真情流淌。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4

雁,《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禽类。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赋予了雁以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首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诗,表现出边疆与家乡苏州秋色的差异,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雁朝衡阳飞去了,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末句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人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想到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也是取的这一意象。二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中有四句:“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远离成都,滞留夔州。杜甫晚年多病,处境艰难,朋友又大多失散,他因此感到无比的痛苦。看着眼前的孤雁,诗人感觉自己就和它一样,离群落单。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它那念群的叫声,表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一些同学在默写古诗词的时候,经常把“燕”和“雁”搞混。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语言文化常识,不能准确理解这两个字的文化内涵,在背诵的时候死硬背。

雁,《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禽类。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赋予了雁以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傲》,首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异”字领起全诗,表现出边疆与家乡苏州秋色的差异,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雁朝衡阳飞去了,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末句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人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想到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也是取的这一意象。二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中有四句:“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远离成都,滞留夔州。杜甫晚年多病,处境艰难,朋友又大多失散,他因此感到无比的痛苦。看着眼前的孤雁,诗人感觉自己就和它一样,离群落单。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它那念群的叫声,表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由于大雁入秋即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的常见意象。比如韦应物《闻雁》中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

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Dn,一个念yn。读yn时,《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解释:“鸟,嘴短而扁,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侯鸟。”在人们的心中,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描写早春景色的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葛天民《迎燕》中的“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等。

家燕是一种典型的候鸟,在越冬期间,其行踪不仅遍及东南亚,还远达澳洲北部。在茫茫大洋上,它们沿着岛链向南飞去,有时两三天不吃食物。当年出生的小燕子有的因为耐力不够,夭折在飞行途中。它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每年返回故居重入旧巢的几率极高。动物学家作过统计:老燕回旧巢的几率为47.1%,头年幼燕的回巢率为16%,有的燕子竟能连续四年返回旧巢。所以,每当燕子飞回来时,人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正如晏殊在《浣溪沙》中所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5

[关键词]嘉州乡关苏轼

提起诗人坡,鲜有人不知道他的豪放旷达。所谓“一蓑烟雨任平生。亦无风雨亦无晴”。但即便旷达洒脱如斯,其人生也仍有那么多的情结,挥之不去,念念难忘,成为他的心病。如果说早年“奋厉有当世志”旧的愿望终难实现让他总感到愧对苍生社稷,妻子的王弗早逝让他无论多久都“不思量,自难忘”的话,那么,打从离开家乡后,其对故园乡关的逼真描绘和深切眷恋,则最是让人感喟。

苏轼是十六岁那年离开僻远的家乡眉山的。自那以后,他便很难回到那块令他终生惦念的土地。虽然在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因为丁父忧和弟弟苏辙匆匆地回过家乡一趟,但从此就很难再有机会回去了。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经历过官场的争斗倾轧、人生险遭灭顶之灾等事件后。苏轼便更加思念家乡风土人情。少年时在嘉州度过的美好时光,一直让他铭心刻骨。甚至在遭受人生的种种折难之前,苏轼已在自己创作的诗歌里,描绘出自己故乡风景的美好,远非其他地方可以相比。如他中进士后的第四年所写的《东湖》一诗,便流露出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想念之情: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歧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犹如梦西南。

该诗写于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十二月。当时苏轼出任陕西凤翔府签判。一天,当他和随行几位朋友来到到凤翔府的东湖之滨时,便创作了《东湖》一诗。在诗歌的一、二句,直接交代眼前的东湖景让他联想到了故乡眉州的情形:傍依蜀江(即岷江)江畔而居的人家,四季清澈如蓝的江水。读该两句,让人不由然而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名句。“蜀江水碧蜀山清”。坡诗歌中对故乡山水的这般描写,也许多少受了白居易这些描写的影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蜀中的江水之蓝是远比不上江南的。但“月是故乡明”,在苏轼的笔下,却写出了蜀中的江水可以勘比江南江水的碧绿。接下来两句,诗人则用对比的手法,又反衬出故乡风物的美丽。“尔来”一语,即提醒人们,在自己任职的陕西凤翔府,便四处尘土飞扬,颇有些让人不能忍受。那些歧山下风物草木的情形,则更让人觉得可怜。因为不光山上草木稀疏,红色岩石随处;而且这里的河水浑浊难辨,犹如刚淘洗过蔬菜和锅碗瓢盆的潲水那样浑浊不清!在如实描绘眼睛见到的情形后,诗人最后稍作安慰语,告诉你惟有郡城东边数步便可到达的湖潭,才稍微令人安慰。那里潭中积水清澈透明,使人顿生清新之感,恍然间,让人做梦般地回到了故土西南。

与《东湖》流露的对家乡山水的思念相似,苏轼的另一首《寄黎眉州》,也表达出自己对故土的向往之情,但在情感的倾注上,《寄黎眉州》却显得更浓烈一些: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诗中的黎眉州原名黎\,为宋熙宁六年进士,是苏轼的好朋友。胶西即山东省的胶河以西,详址主要在今山东高密县以北。此诗大意写自己站在胶西地势较高之处,回望故乡时所产生的复杂感情。文中西川即川西,是诗人故乡眉州所在地。瓦屋亦即今之瓦屋山,因是山翠峦叠嶂,连绵像瓦,故得名。诗歌描绘,在即将西下的落日照耀下,渺远的故乡西川所呈现出来的情形:春后的瓦屋山,在落日的余晖和成堆白雪的映照之下,一定显得更加绚丽多姿。雨后初霁的峨眉,也一定洗净往日的尘垢,显得满眼苍翠!在前四句交代缘由、描绘景致的基础上,诗人于是抒发自己的感慨:如今朝廷用人荒唐可笑,象黎\这样满腹经论的难得之才却被指派去管理眉山这样的小县。作者心中的失望和不满,很是显见。据《东坡志林》载,黎\家世代治《春秋》之学,黎\本人也因致力于《春秋》而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饱学之士。可是,如此有才学之人,在有官员向宰相王安石推举黎\时,王安石只因自己不喜欢《春秋》,认为《春秋》是“断烂朝报”,便把黎\弃置不用。下一句诗承接这种不满,更发感慨,认为现在当朝,很难再找得到象六一居士欧阳修公那样具有雅量力推后生的人。自然,诗人在此处是结合自身经历,嘲讽时事。因为当年苏轼自己,就因欧阳修的大力荐举而得以成名。如今面对这种情形,诗人劝慰黎\,也借以表明自己的心迹,认为象当今朝中这样的方式,自己和黎眉州还不如象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而去!期待人生在不问时政后的吟诗作赋,在诗、酒的唱酬中慢度流年,消遣时日。不过读整首诗,还有让人不能忽略的是“孤云”一词的深意。深意之一,是诗人感慨朝中的失政和对贤明人士的弃置不用,象自己一样的有治国方略之人却因缺乏志同道合的友伴而精神上显得“孤独”:深意之二。是他长期离开故乡,缺少可以交往、亲近的朋友,而又四处游历贬谪,感到个人独处的孤独。“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苏轼虽然素引李白为同调,推崇李白,但他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又较李白更甚,故而诗中流露出来的身如漂泊的浮云,情生孤云之感更在情理之中。故乡邈远,亲朋难见,这一切便让苏轼运用想象,把家乡景物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得如在目前。

我们知道,在古代士人那里,不少人家国天下的愿望非常强烈。许多士人无不时刻期盼在报效好国家后,再衣锦还乡地回报自己的故土桑梓。但现实的很难遂愿,则让他们时时怀揣不能为父母尽孝道的自责、遗憾,以及未能回报桑梓养育之情的歉疚。因为起初离开故乡时所许下宏愿的似水飘零,未来人生的黯淡。无不使得这些天涯闯荡者们在触景伤情的日子里,借对故园的思念来安慰自己。细细地舔舐内心深处情感的创伤。而在这,才华横溢的苏轼便是其一。譬如在与友人的谈论、诗赋酬答之际,苏轼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旧的牵挂。如下面一首《寄蔡子华》诗: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辈。

莫从唐举问封候,但遣麻姑更爬背。

作为寄给父辈好友的诗,苏轼此诗中流露的感情无不让有此人生体验者泪眼滂沱。蔡子华是苏轼父亲苏洵在眉山感情非常深的一位好友。嘉佑四年,在苏洵携苏轼、苏洵两兄弟沿水路东出三峡奔赴京师之际,蔡子华曾热情地对他们父子三人加以相送,并手栽一树,说一定要等着好友苏轼父子回来。时光飞逝,作者说如今当年蔡子华所栽的荔枝已经果满枝头,红得诱人,而自己也头生白发,却仍未实现回去的愿望,依然在“犹作江南未归客”!诗歌于平淡的语言,却表达出来一种岁月荏苒,旧交零落的难言况味。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当东晋大将桓温追敌至前为琅琊时种柳处,见柳已十围,慨然而曰“树尤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流泪而还。假如将《世说新语》上的这则记载与苏轼的《寄蔡子华》目比,后者给人的感受同样良深。看似平易的语句中所传达出来的“物是人非”、想念故旧之感,无不让稍有此经历者眼涔涔而泪潸潸!

古代交通不便,人们音讯难通。一般人要得知故乡亲友的消息,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深念故土之人,即使在偶尔回望故园,也会“双袖龙钟泪不干”。而在苏轼,当他面对江南如花春景,想到故乡,也别是一番浓烈的思乡滋味,所谓“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作为水乡泽国的江南,在春尽之后进入水天茫茫的丰水期,作者云它“水如天”,可谓抓住了其最显著的特征。而西湖的风景宜人,堤柳堆烟,画舫林立,早已为世人周知。但在这里,诗人却借这番描绘传达给我们的,是如此美好的景致,只能让人更加向往乡关,更加心伤肠断情思。何以如此,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远适异地,希望回到家乡的愿望又难实现,所以见他乡之美景而反生伤感之情。因为在苏轼,睹异乡之景而反思己乡,想到这个时节的家乡,在“青衣江畔”和大路之旁。可能满眼都是“不论钱”的“白鱼”、“紫笋”。由家乡白鱼、紫笋的“不论钱”,作者更进一层,由故乡的物产联想到自己旧交的七零八落,推想他们中不少人可能都已须发皆白了,犹如冬霜中的桧树。诗末一句“莫从唐举问封候,但遣麻姑更爬背”,是戏谑,更是心酸。“唐举问封候”,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作者用蔡泽找唐举看相,终遭戏弄却最终有成的故事,反衬诗人自己的颠沛流寓和失意潦倒。意即老朋友你不要问我有关功业的事情,自己只待女仙麻姑之爪捎捎背而已,以留命俟年。全首诗歌表露的思归,想念亲旧之情,既深切感人,又跃然纸上。

除《寄蔡子华》一诗,作于该诗次年的《送张嘉州》,巧妙地化用李白之诗,表达出他对故乡非同寻常的眷念: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看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而这种眷念,又直接体现在诗歌中不断出现的嘉州地名中,如“汉嘉”,“凌云”,“平羌江”,“峨眉山”等等。汉嘉,即嘉州古名,因其州境近汉代之汉嘉旧县,故名。凌云即今乐山大佛所在山上的凌云寺,平羌江即今之青衣江。而在全诗大意上,诗歌也一反李白“生当不为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慷慨豪迈,写出自己非常情愿作嘉州的太守,以便实现留侍故土的愿望。而在作者看来,“载酒时作凌云游”,更是难得的惬意!我们说,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里,人生的许多烦恼忧愁,是需要酒来加以消解的。但苏轼“载酒时”游凌云山,却是非常的称意畅快,可见他对故乡、嘉州的思念之深。“身虽不至,心向往之”,一方面是苏轼对家乡的极度向往,另一方面,却屡遭贬谪,有家难回,这一切便造成他内心极端的消沉和痛苦。面对这一切都难以解脱的困境,诗人一句“笑万事真何有”,则直言人生在将世事看透以后,一切都统统付与东岩酒中!因为不仅“虚名无用”,华盖轩冕遥不可及,更何况“富贵于我如浮云”。试想诗人自己少年科第,春风得意,可到如今一事无成,只落得自首空度,他何尝不“归来”之情,十分迫切。于此,作者再一次成功地把内心无比强烈的归乡之情推向了极致!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6

[关键词]羁旅诗 思想情感 鉴赏

我国古代,特别是唐朝时期,由于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羁旅诗。这类诗情真意切,真实的表现了诗人滞留他乡的艰难,生活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向往,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这些感情是人类自古以来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每年高考都有所涉及。

因此,掌握羁旅诗鉴赏的技巧,能帮助我们备战高考,准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对于羁旅诗思想情感的鉴赏,我们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看诗人所叙何事

古诗由于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一般诗人在诗歌中皆或者叙事或者写景或者抒情,而诗人写景叙事的目的一般也是为了抒情,因此要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首先应该从诗人叙述的事情入手。

例如: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渭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此诗二、三联皆为叙事,第二联诗人叙述了自己魂飞万里,在梦里回到远方的家乡,而“五更愁”又点明时间,说明自己整晚因为乡愁而睡不着觉,可见诗人客居他乡时思乡之切,第三联,作者宕开一笔,通过进一步叙事抒发自己的愁绪,翻开爱读的书籍,已经无法安心读书,即使读书也无法排遣自己的愁绪,登酒楼而醉饮或许可以忘掉忧愁。

这首诗,诗人通过叙述自己整晚不能入眠,在睡梦中回到家乡以及无法安心读书,而要借酒消愁的经过,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之情,从诗人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沉的怀乡之情。

二、看诗人所绘何景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往往都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抓住羁旅诗中景物描写的字、词、句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一、二联写诗人月夜江中竹舟的所见,诗人坐在顺江东下的船中,凭月色可以依稀看到岸边细草在微风中摇动,望一望船上的桅杆正高耸夜空,船正顺水而下,眼下的环境里,除了细草微风,危樯夜舟,诗人什么也感受不到。诵读第一联,我们可以想到为什么诗人对细草、微风,危樯、夜舟,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呢?细想一下,那是因为诗人夜不能寐,内心漂泊因漂泊不定而忧愁不已,因而对外在的景物才有了如此细微的洞察。

而第二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写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星光在远处天边闪烁,月色把江水与天色连成一片,这些景物描写表明了天地之大,这样开阔的意境,不仅让人联想:天地之大,作者的归宿却不知在何处,普天之大竟然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作者的孤独、落寞之情可见一斑。

《旅夜抒怀》这首羁旅诗一、二联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寂、伤感之情,理解了一、二两联中作者写景的内容,也就不难体会作者的情感了。

三、注意特殊的表现手法

古诗的语言大多比较含蓄、委婉,诗人在诗歌中表情达意往往会采用一定的手法,因此在羁旅诗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

(一)以乐景衬哀情。

例如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的是一幅绚烂、热烈的春天美景,而三、四句诗人又发出了“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如何理解诗人的叹息呢?原来杜甫写作此诗时正客居成都,多次想要回乡,但是因为连年战争、时局动荡、道路受阻而未能成行,所以思乡之情应该是非常迫切的。由此可见,诗人之所以在一、二句的一、二句中描绘如此美景,目的是以乐景衬哀情,用美景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浓厚。

(二)侧面落笔。

例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中诗人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人从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7

关键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案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的二十字,将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怀与夜深之时思念家乡亲人的灼热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构成了淡淡的乡愁意境。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师:(声情抑郁、语气舒缓地)圆圆的明月挂在天空,静静地、轻轻地抚摸着山川、湖泊、树木、房屋。大诗人李白远游在外,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披衣下床,欣赏床前的月光,这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霜。他抬起头来,久久地凝望着天空中的明月,之后又低下头来,悠长地思念起自己家乡的山和水,人和事,最后提笔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生:静夜思。

师:老师知道大家在幼儿园里就学会了这首诗歌,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什么意思?

生:“疑”就是怀疑的意思。

生:“疑”就是好像的意思

师:“疑”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明亮的月光洒在屋顶上、树上、地上,天地间会出现什么色彩?

生:白蒙蒙的。

师:好像什么呢?

生:好像下了霜一样。

生: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我的床前,好像给我的房间罩上了一层白色的面纱。

生:如同铺了一层霜。

生:好像铺了一地白色的珍珠粉。

师:看来,诗人是用霜来描写月光的明亮色彩,而不是怀疑地上有没有下霜。那么“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只有理解成什么才更合乎情理呢?

生:好像。

师:谁来把这首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呢?

生:朗读。

师:给这位同学的朗读打多少分?为什么?

生:打100分,因为他朗读的声音很洪亮。

生:打100分,因为他朗读的时候还作“抬头望”、“低头思”的动作。

生:打100分,因为他读得比较快,说明他很熟练。

师:这位同学一边朗读,一边作“举头望”“低头思”的动作,这一点很精彩,但老师只给他打60分,你们想知道为没什么吗?

生:想。

师: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月亮、思故乡的?

生:夜晚。

师:静夜思,说明思念家乡的时间是夜里,而且是很安静的夜里。用洪亮的声音朗读正确吗?

生:不正确。

师: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只有轻柔舒缓的声音才能让夜显出寂静来。谁来读一读诗歌呢?

生:读。

师:她读得好不好?

生:她读得好。因为她的声音很轻柔,语气比较微弱,速度比较慢,显出了夜的寂静。

师:老师给她的朗读打100分,因为她轻柔的声音和舒缓的语速把夜的寂静表达了出来,把诗人思乡的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出来,特别有独到之处的是,她把“思”字有意延长,把诗人对故乡的悠长思念表达得很准确。现在大家明白老师给第一位同学打60分的原因了吧。

生:知道了。因为第一位同学的朗读有两处错误。一是声音太洪亮,二是语速太快,没有把夜的寂静和诗人思乡的哀愁表达出来。

师: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轻柔而又带点忧伤的思乡曲,请同学们在音乐中模仿第二位同学的朗读,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生:朗读。

【评点】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8

关键词:古诗;月亮;鸿雁;杨柳;捣衣

了解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对正确理解诗歌的形象及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我这里撷取诗歌意象宝库中思乡一类谈谈。

月亮:在古诗中月亮被注入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它几乎成了思乡的代名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很好地诠释了月亮在游子心目中的地位。《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里“诗仙”李白觉得一切含蓄已多余。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表达对异地苏辙的兄弟之情和思念之意,苏轼借用月亮寄以美好的祝愿,意境美妙深邃,意味深长。

鸿雁:和月亮一样雁也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思乡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鸿雁即大雁,是大型候鸟,每到秋季不远万里、奋力展翅往南飞的形象最能勾起游子的愁情。元杂剧《西厢记》崔莺莺长亭送别时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秋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把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与“云”“黄花”“西风”“霜叶”一起表达了情不能自抑的相思,遂成绝唱。

杨柳:“柳”与“留”谐音,又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游子思乡之情。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首诗中,杨柳的依依不舍之形与人们依依惜别之情水融地结合在一起了。由于这个源头,在后来的离别诗和思念诗中杨柳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意象。后来古曲中有了《折扬柳》的送别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9

解读同质层层推进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一课由《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词构成。从内容看,它们表达的都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这份思念背后的意蕴却各不相同。在教学时,我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意,在对比异同点的过程中,将教学层层推进,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怀,感悟诗词的意境。

我从一幅简笔画开始,把长江、长城和黄山、黄河等都标出来。在长城临海处标明“山海关”亦称“榆关”,在黄河南岸标明“洛阳”“汴京(开封)”两地,在长江下游标明“钟山(南京)”“京口(镇江)”“瓜洲(扬州)”三地,在黄山北部标明“和州(今安徽和县)”。接着,我点明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第一首讲的是王安石二次拜相,在就职途中心系家乡的事情;第二首讲的是在东都洛阳为官的张籍,于秋天政务繁忙之际惦念在和州的亲人;第三首反映的是纳兰性德随大军出征边关,在日夜兼程的行军途中,更加思念家乡的平安生活。这三首诗词中,王安石的诗发端于从钟山到汴京的任职途中;身为安徽和州人的张籍,因公职羁留在东都洛阳,遇寒感怀,诗记思亲之情;纳兰性德的小令则记写从京城随军去山海关一带时的豪迈与忧思。草草几笔、寥寥数语的板书,立刻把学生引入诗人的生活天地中,理解诗词内容也就不难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思考的基础,熟读成诵之后,思维才更加活跃。而对比阅读、挖掘共同点是深入阅读的起点。通过总结概括,我们可达成三点共识:首先,三位诗人都是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公干,身在外地,心念家乡;其次,三位诗人都感觉到季节的变化,睹景思情,念及故乡家园;最后,他们都是以国事为重,为百姓忙碌,在难得的闲暇时想念家乡。这样,几位诗人的家国情怀就跃然纸上。三首诗同步对比,理解便层层推进,可以收到单篇诗文讲解收不到的效果。

解析差别开阔思路

掌握共同点以后,对不同点则要深入分析。上述三首诗词的不同点有六处:体裁不同(两诗一词),作者所处朝代不同(宋、唐、清),作品内容表现的季节不同(春、秋、冬),作者身份不同,写诗时的心境不同,对为官的心理不同。显而易见的不同点学生自能谈及,无须赘述,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会入情入理地分析诗词则是课堂教学的要义。

中唐时期的张籍只是一个普通官员,王安石拜相的起起落落发生在北宋年间,身为贵胄的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初期开疆拓土的征战之时。所以,乡思中的乡愁是不同的:透过“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景,王安石想到的是如何留住这春风明月;身处洛阳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张籍惦记着家人的安危冷暖;感受到北国冬天的周天寒彻,风雪之中的纳兰性德则祈愿家安国泰。沿着对不同季节的感受去进行深层思考,三人迥异的心境便逐次展现出来了。他们的人生际遇不同:王安石厌倦了宦海风波,对二次拜相后的执政生涯缺乏信心,还未就任就想着“明月何日照我还”了;科举及第的张籍为了封妻荫子不得不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打拼”,在京城形单影只,对家人的惦念不是几行家书能够表明的,只能依靠鸿雁传书一次次表达自己的牵挂;纳兰性德本是一贵族子弟,在京城里过惯了富裕安定的生活,因此对那些戍守边关的普通将士们见怪不怪的事儿总会多些感受,辗转难眠、难以释怀时也只好去理一理乡愁。

比较是开阔思路、深化思维的重要手段,应该贯穿于阅读的始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参照注释、借助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细致地进行对比,既是掌握和运用比较阅读法的关键一环,也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

打破秩序冲出教材

比较阅读时,教师还可以打破单元限制,甚至打破年级界限,不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原有顺序,大胆调整,自由组合对比。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多以单元形式呈现,编排有三个明显特色,一是表现对象单纯,人、事、物、景、情轮番上场;二是写作主旨单一,多是颂扬、赞美、怀思;三是同单元课文内容相近,每单元的阅读提示中就已经列出了相同点。这些都为对比阅读提供了学习便利。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领会“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义,学会边读边思考,做好读书笔记,以便对照分析。

在将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时,思维必须要有条理,特别是做宏观比较时,应有比较的侧重点,注意不同文本间的细微差别,以达成在比较中发现、在赏析中提高的目的。如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小珊迪》(卖火柴的小男孩)来比较两个孩子的命运;将《跨越百年的美丽》和《我最好的老师》放在一起阅读,比较居里夫人的淡泊及怀特森老师的睿智;把《晏子使楚》和《将相和》一起阅读,比较晏子的机智与蔺相如的豁达。同样地,也可以在《只有一个地球》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两文中去感受“珍爱家园”的主题,通过《老人与海鸥》及《金色的脚印》学会敬畏自然与生命,还可以从《梅花魂》《落花生》《木笛》等文中学习优秀的美德与精神。

除以单元为中心开展对比阅读之外,还可以以教材中的某篇为核心提炼一项阅读主题,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找到相似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开展同主题的海量阅读。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一组关于爱的课文,我们可以选取丛书中《苏珊的帽子》《爱心》等文章,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多角度阐释“爱”,从其中鼓励的掌声、温暖的问候、甜甜的微笑中感悟爱的力量。又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名人故事为专题,教师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再为学生选读丛书中的《孔子拜小孩为师》《文同观蛇悟书法》等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主人公平凡中的伟大,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而联系到写作教学。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篇10

——《乡情诗两首》课堂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我是一名初三的语文教师,所在的学校是一座典型的农村中学,学生勤奋好学,他们像家乡田野里的小禾苗那样,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阳光和雨露。但由于农村经济较不发达,学生家中可供阅读的书籍较少,而且农村学校、社会可提供的阅读机会也非常有限,所以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也较弱。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乡情诗两首》的教学曾经使我苦恼不已。

本文的作者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著名的诗坛健将、作家、文学评论家,现定居于台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他的一生都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与亲人无数次的聚散离合,使他心中永远澎湃着一股深婉而又激荡的乡关之思。他的《乡情诗两首》(《乡愁》、《乡愁四韵》)就是作者乡愁燃烧的结晶。

【案例描述】

诗歌以其高度的概括、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在文学领域中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正因为如此,学生心目中认为诗歌是如此深奥难懂、如此晦涩枯燥,就像是夜幕中璀璨的星星,耀眼却深不可测。如何让学生上课开始之时就全身心地投入、细心揣摩作品的情感脉络,揣摩作者特定的心理和情感,这是我备课一开始就碰到的难题,当时,我是提笔又放下,又提笔托腮而思。最后我三思而决定用音乐作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情感方向。在上课前两分钟,预先进教室,多媒体播放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其中歌词就是余光中写的《乡愁四韵》,这样歌、诗的情感和内容就已作了特定导向。当深沉、舒柔的旋律缓缓响起,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只觉得山谷在回响,大海在呼啸,千山千水都在深深怀念着祖国的母亲。同学们青春稚嫩的脸庞忽然间似成熟了许多,诗人被现实生活激发起的沸腾的感情在同学的胸腔里激昂汹涌。曲罢音消,但同学的思绪还是在乡愁中萦绕。我于是抓住这个情感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新课思想感情的赏析。在一堂课的结束,我也用音乐来处理,播放了费翔在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故乡的云》,在“归来吧!归来吧!我已厌倦漂泊!”“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的歌声中,同学再次体会到了所有海外游子的款款深情、乡思之情。从而起到画龙点睛,前后照应的作用。课后,同学说:“啊,诗歌原来是这么美的!语文课原来可以上得那么有趣的!”我想这一半的愿因可归结于这两首歌的安排。

《乡情诗两首》具有单纯而丰富的意象美。《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长江水、红海棠、白雪花、香腊梅。学生在预习新课后,就来询句:“老师,什么是意象?”所谓意象是诗形象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作者的情意和客观的物象相感应而用文描绘出来的图景。是呀!这么抽象,空泛的定义,怎么能一下子让初中生心神领会呢?如何让学生从抽象到形象地理解“意象”的概念,这又是我在备课时所要解决的难题。后来我采用了以诗教诗,以诗学诗的教学思路。在分析本文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意象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和学生一起回忆了明代于谦写的诗《石灰呤》(多媒体显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学生朗读思考后总结:本诗表达了作者立志报效祖国,死而后已的情感。我又紧追一问。“此种情感是通过哪一种具体事物来形象表现的?”学生异口同声说:“石灰!”我乘胜追击:“石灰,就是于谦这种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感的意象。”“哦!”学生已恍然大悟。“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学生心神领会后,还举了许多诗歌的表现手法也运用了意象。

其实,农村的中学生也是喜欢诗歌的不仅爱读,其中有此同学也尝试着写诗。如何鼓励学生大胆学写诗,这是我备课上课时的又一难题。我先请同学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思念这一主题的诗句。这一点,倒难不到学生,他们积极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搜索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思念的诗句。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曹操的“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范仲淹的“黯乡魂,追旅思,好梦难让留人睡。”《行行重行行》中的“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等……既然古人写了那么多有关思念的诗句,那么我们也可以此为话题来写诗。为了降低初学写诗者的难度,我要求学生以乡愁为主题写一句诗。学生经过设身处地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创设,写了一些诗句。他们的诗句出乎了我的意料,原来阳光的中学生可以把乡愁演绎得如此浪漫而活泼,清丽而高雅。如“乡愁是一首永恒的小夜曲”,“乡愁是一部永远长不大的童话”,“乡愁是春江中小鸭的嘎嘎声”,“乡愁是父亲弯腰插秧的背影”,“乡愁是多寺多亭多情的江南”。写得多美!有时连我也无法想象,学生的情感是这么的细腻温柔。

【案例分析】

在新课导入时,我选用音乐来创造气氛,交流情感,增强形象,是因为,诗歌作品、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创作的结晶,都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诗歌可谱曲,曲可填词,词可以是一首诗。所以,我觉得诗歌教学中,以音乐配合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诗配了音乐,可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丰富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诗歌艺术的鉴赏力。我所挑选的罗大佑的《乡愁》和费翔的《故乡的云》二首歌,不管是歌的思想情感上,还是旋律上,都与《乡情诗两首》的风格是相匹配的。让学生在音乐的审美氛围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语言所刻画的情景,在听觉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歌的魅力也借助了审美知觉沉淀在学生的大脑中了,使他容易对《乡情诗两首》这首诗总结出了“深沉的思乡之情”这一主题。我觉得音乐配合教学,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曲目,择善取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艺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