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幼儿园教育叙事十篇幼儿园教育叙事十篇

幼儿园教育叙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3:16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1

关键词:新世纪;幼儿园;教育叙事;儿童本位

一、成长语境中的幼儿主体建构

从实际的生命进程来说,幼儿无疑时刻处于习得各种生活经验的与获取各类知识理性的特殊阶段,故而,成长几乎堪称摆在幼儿面前的一个至为重要的核心命题。即是说,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幼儿园中,成长语境成为我们观照儿童身心变化的一个不能忽视的语境。在我国幼儿园题材电影中,针对于儿童的影像描述和主体建构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一般说来,大部分儿童电影中对于幼儿的描述和形象建构总是离不开“单纯”“天真”“幼稚”等关键词,这几乎构成人们对幼儿的刻板印象。不过,在不同的电影文本中,儿童形象的具体呈现方式似乎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在《看上去很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以方枪枪为代表的儿童们一直处于教师的压制和束缚之下。童年并非仅仅是单纯、美好的伊甸园,孩子们也并非都是善良、美好的小天使。尽管大部分幼儿是单纯、天真、幼稚的,但是他们的小世界里也有如成人世界一样也会风起云涌,充满孤独、冷漠甚至残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与《看上去很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两部电影都是将儿童的本能世界毫不保留地、完整地呈现出来,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金色童年的标签化体认,也消解了小天使一般的幼儿形象套路,不禁让人们为孤独童年中的生命暗色而感到震惊和感叹。自这两部电影始,儿童的形象开始逐步变得立体、丰满起来,逐渐从纸片化、机械化、单薄化的形象变成有血、有肉、有烦恼、有忧愁的“小大人”。毫不夸张地说,这关联着当代中国电影荧幕上儿童形象的一次艺术变革和理念革新。如果说,《看上去很美》和《幼儿园》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提醒我们,幼儿不仅不是缩小的成人,反而是有着独特思考方式和丰富个性特点的独立人,而《小人国》《成长的秘密》这两部影像作品则更为详细、细致而全面地为我们展现了真正确立起幼儿本位的儿童世界。与此同时,《你好,幼儿园》和《山村里的幼儿园》则从更为宏观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幼儿的精神面貌。作为VR电影早期的尝试,《山村里的幼儿园》是专门针对留守儿童而拍摄的一部VR新闻纪录片,以高扬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来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为后来的VR教育电影确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你好,幼儿园》则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以展现幼儿园价值文化为题材的大型专题纪录片。《你好,幼儿园》第一季共推出四集,均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导引,集中围绕着教师、幼儿、父职教育及幼儿园饮食四个主题展开叙事。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幼教题材影片从一个更为宏观、多元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幼儿生活的日常和他们成长的世界,堪称献给所有幼教工作者、孩子以及家长的新时代精神食粮。将上述影片关联起来后,我们发现它们基本建构起一条儿童形象由单一而丰满的成长之路。尤其随着幼儿主体形象的建构过程,渗透期间的幼儿观也逐步浮现出一条变化线索——从早期的要么是机智勇敢纯洁无瑕的小天使,要么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狗都嫌”到方枪枪的“孤独的自由者”,再到《幼儿园》中那一个个充满着稚气却又有着无数让我们惊讶的回答的孩子们。随着幼儿主体形象的不断丰满,人们开始关注到原来幼儿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儿童拥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和精神空间,正是这种不同于成人的儿童气质让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个有着无限可能的个体。而在《小人国》和《成长的秘密》中,我们开始丢下了“大人”这个带着几分傲慢意味的头衔,开始怀着尊重与平等的愿景与孩子们一起经历和探寻。比如在《小人国》中孩子们被允许在“芭学园”中自由自在地成长,而大人们在这里开始发现儿童自然成长的强大力量。于是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自由自在的结成伙伴关系,或舞蹈或歌唱,或表演或游乐,或开启“战争”或进行“外交”,或奔跑跳跃或攀爬翻滚。我们近乎惊恐地发现幼儿的身上短暂而又快速地经历着人类千百年来文明进化的过程,同时儿童们的世界穿梭于历史长河又跨越了无尽未来,显现出自然而强大的生命力量和创造冲动!《成长的秘密》又更进一步地展现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子”这一贯穿于电影始末的教育理念。正是从这两部电影开始,人们开始尊重幼儿,相信幼儿,并真正踏上“发现儿童价值”的真理之途。

二、影像空间中的教师形象演变

一般而言,承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时弥漫出成人中心主义的价值倾向,并普遍将儿童视为从属于成人或依附于成人的失语群体。在受教育的漫漫路途中,儿童始终难以真正冲破成人理念的束缚,而教师则成为教育理念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就幼儿园这一教育场域而言,教师同样以启蒙者的身份教化儿童,并成为这一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中的主导者。考察新世纪以来的幼儿园题材电影时,我们同样能借助文本还原出一条幼儿教师形象演变的线索。比如在《看上去很美》中的几类教师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无论“妖怪”般的李老师还是慈眉善目的唐老师,实际上都将儿童看作是需要严格管教和约束的规训对象。《看上去很美》这一部电影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那时的幼儿园中“乖乖听老师的话,快快长大”是大多数教师最根本的想法。无论是李老师的管教和唐老师的爱抚,实际上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让孩子们“听话”。两种看上去相差甚远的且存在一定角色反差的教师形象是这时候人们对于幼儿教师形象的认知,事实上,这两种幼儿教师形象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将幼儿看作是没有能力需要接受控制和帮助的,教师则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她们往往是以俯瞰式的非平等姿态与幼儿相处。不过,到了《幼儿园》《小人国》等影片,教师的形象开始变得有些不同起来。张以庆导演于2003年摄制完成的《幼儿园》这部电影选择的是武汉的一所全托幼儿园,将小中大三个班级的日常杂糅在一起,原汁原味地将幼儿们学习生活的日常表现出来。而《小人国》则是选择了一所北京郊区的非全日制幼儿园。两部电影一南一北,互相呼应。若将这两部电影中的幼儿教师形象进行对比会有一些发现。在《幼儿园》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形象展示并不多见也比较破碎,极少的教师出场也似乎并未脱离《看上去很美》中那种掌控着幼儿的权威者设定。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细节进行佐证。第一,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老师们用钢琴的琴音来指挥着孩子们的行动,“老师叫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在这种统一的指导和掌控下,孩子们看似整整齐齐的行动真的是“看上去很美”了。第二,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甚至打架的时候,教师们采取了一骂二哄的策略。教师先斥责那些打架的孩子“打人是神经病”,又哄那些在打架中处于弱势的孩子“××已经被送走了”。虽然教育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电影中的幼儿教师形象依旧停留于掌控者和管理者的层面。而在《小人国》中幼儿教师的形象从“掌控者”变成了“支持者”和“引领者”。在《小人国》的“芭学园”中,孩子们几乎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活动,教师则充分放手以便给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探索空间。在同样的打架事件中,孩子王池亦洋因为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被许多家长要求退学,面对这种情况大李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进行斥责和安慰,而是抓住每一个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机会教育池亦洋如何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便顺利融入集体生活。不仅如此,教师还努力说服家长们对每一个孩子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由此,教师的形象开始从“掌控者”走向了“支持者”和“保护者”,从高高在上的大人变成了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大孩子。及至《成长的秘密》《你好,幼儿园》,幼儿教师这一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挖掘、放大,幼儿教师的形象也不断地被赋予光环。影像空间中的幼儿教师们是一群热爱孩子又有着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大孩子们”,也以其在学前教育事业上的不断努力付出而得到肯定和颂扬。不同于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将幼儿教师视作乐于陪伴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的阿姨和姐姐,《小人国》《你好,幼儿园》等几部电影中开始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无疑和人们对儿童期价值的发现和重视息息相关。借助镜头语言,我们惊喜地发现一支包括男幼师在内的特殊的儿童教师队伍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而幼儿教师形象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也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势头的影像投射。

三、师幼互动中的教育理念表达

简单说来,儿童与教师成为幼儿园教育场域中的两大存在,而教育理念则通过师幼互动的具体方式而得到彰显。儿童成长中的一个维度无疑是社会化,而社会化则进一步关联着交往,包括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也包括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在新世纪以来的幼儿园题材的电影中,师幼互动不仅记录着儿童与以教师为主要代表的成长的交往,也有力折射出由成人意志所主宰的教育理念。更进一步地说,成人本位或儿童本位成为这种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上去很美》式的教育理念无疑更趋于“成人化”,也就是以成人为中心,强调成人本位。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无论是“小红花”还是与之相对应的惩罚,都只是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幼儿而创造的符号或规则。教师是管理和掌控者儿童的“上位者”,而对于幼儿的教育则更多是出于成人世界的需要。在《看上去很美》中有个很精彩的小细节,某位官员爸爸去幼儿园里看孩子,教师立刻给那个孩子补充了一堆荣誉以期获得那位官员的好感,其中就包括了“方枪枪”视若珍宝的“小红花”。这个细节足以说明在《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中成人的需要先于儿童且重于儿童,这种教育理念无疑奉行着成人本位。同样的成人本位式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于《看上去很美》中的趋炎媚权,《幼儿园》更倾向于以成人管理幼儿这种形式来传达其中的教育理念:成人将幼儿置于管理和控制之下,让幼儿成为一个个听话乖巧的孩子。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那时候人们对于儿童和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未提高,文化观念中也充斥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思想模式。因此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儿园中充斥着排队上厕所、“小红花”奖励等令人目瞪口呆的画面。在《幼儿园》这部电影中,大家虽然开始关注起学前教育,但是关于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的文化观念依旧是处于朴素实用阶段。人们更多时候还是将幼儿园认为是看护小朋友、带小朋友玩耍的地方,甚至连幼儿园里的教师也没有摆脱这种机械思想,因此我们才能在电影中看到幼儿教师和小朋友那种匪夷所思的日常。而在《成长的秘密》和《小人国》这两部电影中,随着大环境对于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的高度重视,更新之后的教育观念也自然而然地越来越重视幼儿本位和儿童的自然成长。同时在这两部电影中出现的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理念较为优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这样一种近乎美妙的理想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尤其在《你好幼儿园》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社会文化不断丰富之下幼儿园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诸如男幼师等学前教育的新兴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不容否认,教育观的演变是基于儿童观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师观的不断演变而最终形成。因此我们可以在《看上去很美》中可以发现对于儿童期的不重视和对学前教育的漠视态度;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发现成人本位的高高在上和貌似“为了孩子好”的教育理念;幸运的是随着儿童观和教师观的发展,在《成长的秘密》和《小人国》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观已经变成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种儿童本位的教育观,相信儿童自己的力量,让儿童放手发展自己的小世界;在《山村里的幼儿园》中,创作者将视角转向了一群在大山里的孩子,在批判的同时启发人们进行反思教育公平这一现实命题;而在《你好,幼儿园》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学前教育理念开始走向普及化、多元化和高质量,学前教育理念在不断引入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进一步催生了具有合乎新时代国情以及本土特色的中国学前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语言领域的目标及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让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书”,“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纲要》还指出,要使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尝试明确、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了使看图叙述活动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笔者对看图叙述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笔者以大班幼儿看图叙述能力为主线,以大四班27名幼儿为主体,充分利用园内绘本阅读室、图书长廊等资源,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探讨培养大班幼儿看图叙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叙述形式

1.大图片与小图片相结合。

大图片是面向全体幼儿使用的,可以解决幼儿阅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便于教师的集中指导。但在集体叙述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会说得很多,能力弱的幼儿则说得很少,缺少对图片的思考。小图片是针对幼儿个体来使用的,幼儿人手一份,当幼儿面对自己手中的小图时,必然会主动地去看、去想、去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看图叙述的兴趣,同时也促进每位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运用大图片的同时,也可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小图,调动幼儿叙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争取全体幼儿都主动参与到看图叙述的活动中。

2.集中叙述与分组叙述相结合。

集中叙述要求幼儿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完整、清楚地叙述图片内容,有助于幼儿聆听习惯的养成,适合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来说,集体叙述压力比较大,叙述的时候往往紧张,经常出现忘词的现象。而分组叙述一般采用讨论的方法,分组讨论的优势是组内幼儿都能参加,幼儿顾虑较少,能够灵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大调动了幼儿讨论的积极性,但这种方法忽视了语句的完整性。因此,在语言活动中,采取集中叙述与分组叙述相结合的办法来促进幼儿看图叙述能力的发展,效果最佳。

二、叙述方法

1.绘图叙述。

所谓绘图叙述,就是幼儿将自己意愿画出来,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可以一个小朋友画,也可以多个小朋友共同来完成;可以幼儿自己创作,也可以请家长、教师来帮忙创作。作品完成后,幼儿按照画的内容进行故事叙述。

如故事《小马过河》,首先请几个小朋友各选一段内容进行绘画,然后组合起来,供幼儿叙述。因为图片是幼儿自己设计的,所以幼儿兴趣特别的浓厚,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画的那部分讲给大家听,同时又迫切地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画中的内容。他们看着自己所画的故事内容,有条不紊地将整个故事叙述出来,同时语句表达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最后,我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故事长廊里,让他们互相看、互相说、互相听,使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2.随意叙述。

所谓随意叙述,就是幼儿挑选一张或几张自己感兴趣的图片,随意组合,叙述内容。

大班幼儿看图叙述时往往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的表达图片中的内容,丢三落四的现象时常发生。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若干张小图片,请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然后随意组合,最后再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图片画面的意思。如:小白兔、小篮子、蘑菇这三张图片,幼儿就会讲出这样一句话:有一天,小白兔挎着小篮子去采蘑菇。更换其中一张,将蘑菇换成鲜花,小朋友又能讲出这样一段话:小白兔挎着小篮子出来玩,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鲜花,于是小白兔采了好多的鲜花,送给了它的好朋友。变化的图片,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刺激,摆脱了原有图片的束缚,叙述出了新的内容。因此,幼儿的思维水平获得发展的同时,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叙述中教师的指导

1.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进行叙述。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急于表达画面内容,叙述的故事重点不明确,逻辑不清楚。这时我们就要对幼儿进行引导,首先对幼儿叙述过程中的优点加以肯定。其次,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最后教师要引导、示范,告诉幼儿在以后的叙述中怎么说。

2.了解四大要素,帮助幼儿建构故事框架。

为构建完整性的故事内容,在幼儿叙述故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大要素。如:在幼儿叙述故事前,我都会引导地问他们,如:“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这是在什么地方啊”“故事里都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一次次的引导,幼儿对故事有了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儿叙述的完整性。

3.教师有效提问,帮助幼儿观察画面。

画面能否清楚地叙述表达与幼儿的仔细观察息息相关,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才能把握住故事的情节与内容。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如:图片上都有谁、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画面的背景是什么等,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等,让幼儿对画面中的内容进行有根据的合理猜想。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看图叙述是依据图片进行叙述的,对于情节波动较大的故事图片,根据教学需要逐片出示较好;情节并无太大曲折的,一次性展出,让幼儿对故事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再逐幅仔细观察即可;对于单幅作品,可让幼儿先从整体观察入手,再逐步引入局部观察等。总之,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出示图片,充分调动幼儿看图叙述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3

关键词:叙事叙事教学故事心智

詹姆斯・库泽斯认为:“优秀的管理者是优秀的讲故事者。生动的故事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并且吸引我们,它们给了我们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传授给我们真正重要的真实经验。”[1]幼儿园教师作为课程的管理者,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利用故事来说课,即叙事教学。

《韦伯第三国际辞典》认为“叙事”就是“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叙事教学就是应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故事或其他描述叙事材料来诠释社会经验现象的教学活动。通过叙事教学,不仅加深了儿童对知识、生活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儿童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道德,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所讲的“故事影响人脑的两个部分――理智部分和情感部分”[2]。加氏的论述也为叙事教学提供了教育心理学依据。

一、学前教育中开展叙事教学的目的

1.儿童心智成长的目的。

英国学者卡里瑟斯指出:“讲故事是最强有力的人类活动,是为了懂得一系列行动中一个人自己和他人的心情、计划和信仰,还有精神状态的变化。”[3]因此,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教学是幼儿园实施综合性教育的一种手段。故事不仅内容含有各方面的知识,还能把幼儿带到广阔的天地,增长知识、启发想象、锻炼记忆。经常听故事的幼儿,可以从中学习语音、词汇,模仿成人说话,听故事对儿童连贯性语言的发展启示很大。听故事是幼儿生活的需要,是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

2.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叙事教学法有助于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学内容处理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环境创设能力、师幼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调节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家长资源利用能力、自我评价意识的提升。因此,叙事教学对教师来说,是学习、工作、反思、提升、成长、发展的同义词。叙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地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可以深入、有效地唤醒教师情感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叙事教学的基本形式

1.教师研究自我,以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等自身经验作为教学叙事材料。

杜威说:“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4]在幼儿教育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师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实践出发,针对日常教育经验的文化处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及场景,从中反思、感悟,得出个性化的结论作为教学叙事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亲切感,更容易内化幼儿对生活知识的认识。

2.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激发儿童的听讲兴趣,促进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

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是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对孩子认识历史、民俗和发挥创造性起到很大作用。

4.教师利用有关经验的故事、案例等作为教学叙事材料。

教师利用那些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的故事或案例作为教学叙事材料来提高教学的逼真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熟知的周围人的生活故事,促进学生对榜样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搜集学生所熟悉的区域内的相关生活案例,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的生长、生产或经营故事作为教学叙事材料,不仅可以使儿童对特定事物的认识,还可以聚焦社会,让儿童知晓时事动态。

三、学前教育中叙事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

1.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活现故事情景。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入背景音乐或者背景图片、视频片段,创设意境,使幼儿在意境和情境中感受故事内容。背景材料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我控制力,提升儿童的故事理解能力。

2.利用创意阅读提高儿童的自我掌握故事能力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创意阅读故事书,先让他们自我理解故事情节,然后教师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对故事深入理解。在提问中,教师通过表扬、激励等方式,让儿童充分体验到自我掌握故事的成功与快乐,以此提高其自信心。

3.利用角色扮演形式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天性,将故事中的人物分角色让儿童扮演。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早准备好形象的道具,比如面具、爪子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对各种故事情节透彻地掌握。

4.利用故事复述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自信心

故事复述是一种思维联结、情节再现的认知过程。它不仅能提高儿童对故事的欣赏、理解能力,还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故事表达出来,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完整故事的叙述是儿童自信、开朗、乐观性格锻炼的手段之一。

故事复述不仅让儿童复述看过的、听过的故事,还让儿童叙述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故事。如在长假后,本园会让孩子在集体面前用一两句话概括、分享自己的活动,锻炼他们的胆量;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以“我去旅游了”为主题的相册,让幼儿利用餐后的时间,把自己旅游的经历与同伴分享,让他们在自然而然中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因为这些都是贴近孩子生活的事,孩子们都亲身经历过,所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拿着自己的相册跟每一位同伴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胆量,还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另外,在故事复述中,儿童可以获得主体性体验。他们意识到原来我也能和老师一样,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这种“成功的体验”对儿童成功智力的挖掘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他们从小开始尝试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并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库泽斯.心随心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01.

[2][美]加德纳.智力的七个框架[J].国外社会科学杂志,1985(8).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4

【关键词】呈现方式;故事复述;叙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1/02-0009-07

儿童叙事水平是否受故事呈现方式的影响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兴趣。有研究者对电视和广播对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电视高度的视觉性特征,干扰了儿童的听觉信息加工,从而影响了儿童叙事水平的发展。这一结果得到了“视觉优先”假设的支持。“视觉优先”假设认为,个体在感知外部世界时,视觉优先获取资源,这将减弱个体对其他信息的加工。这一假设也得到诸多研究的验证。〔1-3〕高艳艳比较了图画书、音频和视频对5~6岁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发现视频组儿童在故事复述上并不占优势,其总体水平要低于录音组和图画书组幼儿。〔4〕与“视觉优先”假设不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电视兼具视觉和听觉性特征,与听觉呈现方式相比,电视这种呈现方式会增强儿童对故事的整体记忆和理解。〔5-7〕支持这一假设的研究也有很多。例如,有研究发现,视频信息能促进儿童对故事的整体回忆,视频组儿童能比音频组儿童回忆出更多的产生性话语。〔8〕除上述两种观点外,也有研究认为,视频和音频两种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中词汇和语法复杂性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9〕由此可见,故事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是否符合“视觉优先”假设还未得到完全验证。

教师口头讲述仍是幼儿园故事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口头讲述故事(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不借助任何辅助手段直接向幼儿口头讲述故事,以下简称“仅是口述”)较为灵活机动,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儿童的状态,因此,口头讲述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结合图片的口头讲述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也较为常见,如绘本阅读。有研究对常见的几种故事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教师口头讲述条件下,幼儿表现出的叙事水平要高于其在结合图片的口头讲述条件下的叙事水平。〔10〕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语言障碍儿童,Schneider以5~9岁语言障碍儿童为被试,分析了四种故事呈现方式(仅是口述,先口述随后呈现图片,结合图片的口述、仅呈现图片)对儿童叙事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仅是口述这一故事呈现方式使儿童产生了更丰富的叙事结构。〔11〕随后,Schneider和Dubé以正常儿童作为被试,对仅是口述、结合图片的口述以及仅呈现图片三种方式对儿童叙事中指称词语的使用和叙事内容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管是指称词语的使用量、故事内容的完整性,还是故事信息量,儿童在仅是口述条件下表现最好,在仅呈现图片条件下表现最差。〔12,13〕除了仅是口述和结合图片的口头讲述外,当前幼儿园还广泛使用音频讲述和视频讲述两种方式。然而,这四种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仍不清晰。

本研究将借鉴汉语叙事语言分析标准,从叙事结构、叙事评价和叙事顺序三方面,就不同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幼儿园故事教学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范式,同时也为幼儿园故事教学提供依据。

一、研究设计

1.被试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某公立幼儿园80名幼儿(男孩44名,女孩36名;平均月龄64±5.8;年龄跨度61~72个月)作为被试。被试智力正常,无语言或听力障碍。将幼儿平均分为四组(第1组:男孩12名,女孩8名,平均年龄为67±4.9个月;第2组:男孩9名,女孩11名,平均年龄为64±6.2个月;第3组:男孩11名,女孩9名,平均年龄为65±5.4个月;第4组:男孩12名,女孩8名,平均年龄为64±5.5个月)。四组幼儿的年龄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F(3,76)=0.033,p>0.05;性别分布也无显著差异,χ2=1.21,p>0.05。

正式实验前,对所有被试进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和听觉工作记忆广度测试。ppVt得分和听觉工作记忆得分情况见表1。统计发现,四组幼儿的ppVt得分和听觉工作记忆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s>0.05。

2.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四组被试分别进行仅是口述、结合图片的口述、音频讲述和视频讲述条件下的故事教学:(1)仅是口述:主试采用统一的叙述语言讲述故事,有眼神的互动交流。(2)结合图片的口述:主试口头讲述故事,伴随故事进度在电脑上播放故事图片。(3)音频讲述:主试为幼儿播放故事录音。(4)视频讲述:主试为幼儿播放故事视频。幼儿坐在指定位置,主试、电脑(17寸联想)或音频设备均在距离被试70cm处。播放音频时,电脑屏幕统一设为白屏。

3.实验材料

视频故事材料《自私的野猪》,时长3分17秒,故事篇幅594个字,故事结构完整,包括开端、高潮和结尾。对《自私的野猪》视频中的主要场景进行截图,得到故事图片23张,使用photoshop工具进行编辑,所有图片大小统一为800×600像素。图片通过幻灯片播放,位置居中,形成连贯的故事图片集。实验前,选取10名不参与实验的幼儿,根据图片猜测故事内容,结果显示,图片能较清晰地表达故事内容,根据图片猜测的故事情节与视频中的故事情节较为一致。

从视频中单取音频资料,选取另外10名不参与实验的幼儿听录音,结果表明,音频呈现的故事内容也与视频呈现的故事情节较为一致。

将视频呈现的故事内容转录成文本形式(见附录1)。在仅是口述和结合图片的口述条件下,主试大约花费3分10秒完成讲述。

4.实验程序

选取幼儿园内一个安静的房间进行实验。为减少幼儿的陌生感,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实验前,主试同幼儿进行简单交流。讲述前,主试B(由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担任)先告诉幼儿:“她是我的好朋友(指向由另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担任的主试a),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等听完后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好吗?”然后,主试B离开房间。讲述过程中,主试a单独为幼儿呈现故事。四组的故事讲述环节时长均为3分20秒左右。讲完故事后,主试a离开,主试B立刻进入房间,请幼儿把刚才听到的故事复述一遍。当幼儿出现讲述困难时,主试B可以提示,如“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这就是结尾吗?”等。幼儿的故事复述不受时间限制。

5.数据收集和语料编码

将索尼iCD-tX50录音笔和索尼FDR-aX100e摄像机放置于幼儿不易观察到的隐蔽处,对幼儿的故事讲述进行录制。

从叙事结构、叙事评价和叙事顺序三个方面对幼儿的故事复述进行分析:(1)叙事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其中宏观结构的指标主要包括开端、主题、人物关系和结尾四部分。开端示意故事即将开始(如,黑黑的晚上,有一只小野猪等),有计1分,没有则计0分;主题即对故事的总结(如,野猪和小羊赛跑、野猪挖坑等),有计l分,没有则计0分;人物关系即对角色进行定义的词(如,小野猪、小兔子、小山羊等),有计1分,没有则计0分;结尾即故事对叙述者产生的作用或提供的启示(如:野猪向山羊保证以后再也不做坏事了等),有计1分,没有则计0分。微观结构的指标包括总词汇量(numberoftotalwords,tw)、相异词汇量(numberofdifferentwords,Dw)、平均句长(meanlengthofutterance,mLU)和叙述事件(event)。〔14〕叙述事件即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的故事事件清单(见附录2),提及一个主要事件记1分,一共36个事件。(2)叙事评价表达的是叙事者对故事人物和故事内容的看法,通过叙事评价可以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其情感状态。叙事评价包括14个指标:评价性形容词、否定、自己或他人的看法、程度上的评价、身体感受或具有高度评价意味的身体状态、评价性副词、内心情绪的感受、象声词、使役语气及命令式否定、意图或目的、假设、夸张、成语或谚语和强调式重复等。〔15〕出现具有上述特征的词汇得1分,没有则记0分。最后的总分则为叙事评价的得分。(3)叙事顺序呈现了故事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指幼儿运用简单的连接词、时间词、因果关系词等有条理地讲出故事内容,主要包括6个指标:简单时间顺序连接词、表示时间顺序关系的连接词、简单连接词、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表示反义关系的连接词和表示附加关系的连接词。出现具有上述特征的词汇即得1分,没有则记0分。最后的总分即为叙事顺序的得分。

三名主试根据“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CHiLDeS)”的格式对叙事样本进行逐字转录、编码,转换为可在CLan系统中运行的文本格式。对转录后的总词汇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转录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根据汉语儿童叙事编码系统,〔16〕分别计算每组被试的叙事宏观结构、叙事评价和叙事顺序的编码一致性系数,均在0.93以上。对有争议的转录内容,经三名编码者讨论后统一意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17.0对四种故事呈现方式下儿童叙事水平各指标的得分进行分析。参考tsai和Chang〔17〕的统计方法,对不同呈现方式下各维度的得分进行差异性分析。

1.叙事结构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故事呈现方式下,儿童叙事的宏观结构、总词汇量、相异词汇量和叙事事件差异均不显著,ps>0.05,平均句长差异十分显著,F(3,79)=4.289,p

2.叙事评价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故事呈现方式下,儿童叙事评价的差异极其显著,F(3,79)=12.154,p

3.叙事顺序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故事呈现方式下,儿童叙事顺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4)。这表明,故事呈现方式对儿童的叙事顺序并无显著影响。

三、讨论

本研究采用多重叙事指标,深度考察了故事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水平的影响。总的来说,仅是口述和音频讲述条件下儿童的叙事水平高于结合图片的口述和视频讲述,即视频和图片等视觉信息的呈现并不完全利于儿童的叙事。这与“视觉优先”假设的观点一致。同时,不同故事呈现方式在部分叙事水平指标上并未产生差异,表明儿童的叙事水平较为稳定,故事呈现方式只是局部地影响了儿童的叙事水平。

不同故事呈现方式下,儿童的叙事水平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这与不同呈现方式所带来的加工负荷关系密切。本质上讲,四种故事呈现方式存在共同的加工需求,即都需要通过听觉通道获取信息,提取故事内容并讲述出来,均包含对听觉信息的输入、加工、保持和输出。四种呈现方式下儿童的叙事存在加工的差异,这与信息提供的途径、丰富度以及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关。比如,结合图片的口述这一呈现方式既包含了声音信息,也包含了图画等视觉信息;视频讲述既包含了声音信息,也包含了动态画面等视觉信息。与仅是口述相比,其他三种故事呈现方式的信息量更为丰富,但儿童的认知加工资源有限,容易被图片与视频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所吸引,其关注的信息越多,分配到故事内容等有效信息上的资源就越少。叙事时,结合图片的口述和视频讲述条件下的儿童就需要再次组织故事内容,建立视觉信息和故事内容的关系,使语言知识受损,〔18〕从而影响儿童叙事的效果。

1.仅是口述有助于儿童复杂语言的产生

已有研究表明,平均句长是测量儿童早期语言发展、测量学前和学龄儿童叙事语言复杂性的重要指标。〔19〕研究发现,仅是口述条件下,儿童在平均句长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仅是口述这一呈现方式没有多余的视觉信息,幼儿和讲述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将幼儿引向故事本身,同时也能直接引导幼儿通过语言建构故事内容;音频讲述缺乏互动,结合图片的口述虽有互动交流,但图片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儿童对听觉信息的捕捉;视频强调故事的动态发展,但其可提取的线索十分丰富,利用多重线索进行提取就会使得儿童对语言的关注相对减少。

2.音频讲述有助于儿童观点和情感的表达

研究结果表明,音频讲述最易激发5~6岁儿童的叙事评价。音频所呈现出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并伴有背景音乐的渲染,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情绪情感,促进儿童观点和情感的表达。仅是口述虽也强调叙事语言,但其营造故事氛围的能力较弱。在结合图片的口头讲述和视频讲述中,儿童的注意力多被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因而会影响故事内容的获取和对故事内容的感受、理解。与视频讲述相比,音频讲述在叙事评价和叙事微观结构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这与Gazella和Stockman研究发现的音频和视频这两种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没有影响的结果并不一致。〔20〕这一差异可能与三方面有关:第一,这可能与研究中的视频呈现方式不同有关。Gazella等人采用木偶编排故事情节,并录制成动画视频。为了让儿童更有效地对故事进行加工,人物对话安排在木偶发出动作的前后。而本研究直接通过动画编辑,借助卡通人物呈现故事内容,且语言与动作同时发出。另外,Gazella等人指出,其选用的木偶采用了非专业化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有利于儿童更有效的获取故事信息,从而使得音频和视频材料在叙事微观结构上未产生显著差异。第二,可能与叙事主体的差异有关。Gazella等人的研究考虑到男孩的语言延迟患病率高于女孩,只选取男孩作为被试。因此,男孩样本是否会影响研究结果,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第三,叙事主体年龄的差异,本研究选取的是5~6岁儿童,而Gazella等人的研究则选取了4~6岁儿童。

四、启示及建议

当下,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视频充盈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多数幼儿园热衷于将生动形象的视频作为故事材料,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视听共同刺激(看图画讲故事、看动画等)成为家庭教育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首选方式。单纯的口述、音频讲述已经被逐渐摒弃。然而,本研究发现,视听共同刺激并非最佳的故事呈现方式,而传统的口耳相传以及音频讲述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幼儿园及家庭教育中,需考虑故事的呈现方式,根据儿童的叙事水平和发展特点,合理选择故事的呈现方式,同时注意多种形式的结合,通过多种途径综合提升儿童的叙事水平,促进儿童语言的最优化发展。

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当前互动媒介(如ipad)的出现以势不可挡之势使儿童的学习产生了技术性的革命,通过与媒体设备的互动,儿童的学习更趋于可操作化,这也将成为幼儿园或家庭教育改革的一个转折点。因此,ipad等互动媒介对儿童学习的影响也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本研究仅仅考察了故事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的即时影响,尚未涉及故事呈现方式对儿童叙事水平的长期影响,因此后续还需通过追踪研究考察呈现方式的长期影响。最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儿童在不同的故事呈现方式下的表现是否一致也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参考文献:

〔1〕BeaGLeSRJ,etal.Specificimpactofradioandtelevisiononchildren’sstorycomprehension〔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3,75:128-137.

〔2〕GReenFieLDpm,FaRRaRD,BeaGLeSRJ.isthemediumthemessage:anexperimentalcomparisonoftheeffectsofradioandtelevisiononimagination〔J〕.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86,(7):201-218.

〔3〕CaLVeRtSL.Children’sjourneysthroughtheinformationage〔m〕.newYork:mcGraw-hill,1999.

〔4〕高艳艳.5~6岁幼儿故事复述能力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5〕HaYeSDS,KeLLYSB,manDeLm.mediadifferencesinchildren’sstorysynopses:Radioandtelevisioncontrasted〔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6,78:341-346.

〔6〕peZDeKK,LeHReRa,SimonS.therelationshipbetweenreadingandcognitiveprocessingoftelevisionandradio〔J〕.ChildDevelopment,1984,55:2072-2082.

〔7〕waLmaVm,etal.Children’srecalloftelevisionandprintnews:amediacomparisonstudy〔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7,89(1):82-91.

〔8〕GiBBonSJ,etal.Youngchildren’srecallandreconstructionofaudioandaudiovisualnarratives〔J〕.ChildDevelopment,1986,57(4):1014-1023.

〔9〕〔20〕GaZeLLaJ,StoCKmaniJ.Children’sstoryretellingunderdifferentmodalityandtaskconditions:implicationsforstandardizinglanguagesamplingprocedures〔J〕.americanJournalofSpeech-languagepathology,2003,(12):61-72.

〔10〕iSBeLLR,etal.theeffectsofstorytellingandstoryreadingontheorallanguagecomplexityandstorycomprehensionofyoungchildren〔J〕.earlyChildhoodeducationJournal,2004,32(3):157-163.

〔11〕SCHneiDeRp.effectsofpicturesversusorallypresentedstoriesonstoryretellingsbychildrenwithlanguageimpairment〔J〕.americanJournalofSpeech-languagepathology,1996,(5):86-96.

〔12〕SCHneiDeRp,DUBeR.effectofpictorialversusoralstorypresentationonchildren’suseofreferringexpressionsinretell〔J〕.FirstLanguage,1997,(17):283-302.

〔13〕SCHneiDeRp,DUBeR.Storypresentationeffectsonchildren’sretellcontent〔J〕.americanJournalofSpeech-languagepathology,2005,(14):52-60.

〔14〕JUStiCeLm,etal.theindexofnarrativemicrostructure:aclinicaltoolforanalyzingschool-agechildren’snarrativeperformances〔J〕.americanJournalofSpeech-languagepathology,2006,15(2):177-191.

〔15〕aLDRiCHnJ,etal.perspectivetakinginchildren’snarrativesaboutjealousy〔J〕.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11,29(1):86-109.

〔16〕周兢,张a如.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7〕tSaiw,CHanGCJ.narrativeskillinmandarin-speakingchildrenwithlanguageimpairment〔J〕.narrativeinquiry,2008,(18):349-377.

〔18〕LeiKinm,etal.theinfluenceofdiglossiainarabiconnarrativeability:evidencefromanalysisofthelinguisticandnarrativestructureofdiscourseamongpreschoolchildren〔J〕.Readingandwriting,2014,27(4):1-15.

〔19〕CURentonSm,JUStiCeLm.africanamericanandCaucasianpreschoolers’useofdecontextualizedlanguage:Literatelanguagefeaturesinoralnarratives〔J〕.Language,SpeechandHearingServicesinSchools,2004,(35):240-253.

附录1:故事内容

自私的野猪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5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外力的支持与帮助,更需要教师主体本身的觉醒和坚持。采用教育叙事的质性研究方式,从幼儿教师个人生活史的角度展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历程,探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因素。对教育的热爱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生活和教育实践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一、前言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主体因素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并赋予教师在一定条件下自塑专业人生的可能。本文采用典型质性个案研究方法,从幼儿教师个人生活史的角度进人,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倾听教师的声音,通过教育叙事方式展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探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因素。

二、研究过程

(一)研宪对象

本文采用目的性强度抽样方式,即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目的是了解在这样一个具有密集、丰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问题会呈现什么状况。Glcwz)研究者按照自己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有意识地在周围找寻专业成长历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高雅(化名),女,33岁,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在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工作十年,期间进修专科、本科,后考取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研宪方法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教育叙事、深度访谈和成果分析等方式获取资料。叙事法是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描述人们的目的、思想、行动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涵的思想和哲理。fzll}ne)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每次访谈在经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做了录音,研究对象向研究者提供了自己的基本情况、研究成果、工作记录及教育随笔等第一手资料。本文叙事部分为研究对象自述,以访谈录音文稿和研究对象的工作记录、教育随笔为基础,经研究者整理后按时间流程以第一人称方式讲述,评析部分为研究者的反思和分析。

(三)叙事

i.阴差阳错,考人幼师

我生长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孩子要求很严厉,粗放式管理,那个年代的父母大都这样。小时候很少和父母亲近,性格孤独又倔草,还有些逆反。巧岁初中毕业时,我最要好的女同学的理想是做一名幼儿教师,我就陪着她参加了幼师的面试,去面试的人很多,那个年代中专挺火的,不像现在。面试要求唱歌、跳舞、期诵、讲故亨等,我不太精通,也没做什么准备就去了。我初中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但也不总是名列前茅,我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想法。很快面试结果出来了,我们学校整个初三年级参加面试的三十多个女孩子只有我一人通过,在笔试中我又考了全市第二名。当父亲知道这一消息时,他非常反对,认为幼师是会被人轻视的职业;而母亲则认为女孩子作幼师有个稳定工作就可以了。那时的我完全陶醉在突如其来的成功的喜悦中,付即将到来的人生变化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我不会想到不久之后我就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走进了幼儿师范学校的大门,我那位温柔、美丽的好朋友最终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幼师的学习紧张又忙碌,对于缺乏艺术基础的我来说,学习上没有任何优势,虽然文化课基础好,但幼师学校对文化课要求不高。刚开学没几天,我就开始苦恼,怀疑自己的选择,尤其是第一次钢琴课后,看到其他同学枉松愉快地完成了作业,而我却茫然不知所措,我当时就后悔了,想到了退学。在一个周末,我跟着同学去高中听了一天课,我想看看现在退学上高中是否能跟上。可是现实很残酷,才刚刚开学一个月,我就已经听不懂英语(幼师不学英语),读不懂古文,更不要说数学了。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唱歌跳舞讲故事、绘画弹琴说儿歌了。万事开头难,我暗下决心,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一年级时我的技能技巧只能勉强及格,二年级时钢琴和舞蹈已经在班级名列前茅,到三年级时,不管是技能技巧还是文化基础课我都已经比较优秀了。那时候经常在晚上熄灯后翻窗进入琴房,摸黑练指法,在水房洗衣服的时候把脚搭在水池边上练舞蹈基本功。

2.毕业分配,成为幼儿教师

18岁那年,我毕业分配到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工作,成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充满工作热情,非常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一开始担任大班教师,我经常带领孩子们爬山、郊游、放风筝,其他的一些老教师会善意地提醒我,幼儿园的老师只要把孩子看好,把课上好就可以了。而那时的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带领孩子们疯玩。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并不丰富,但在家长会上我用自己的理解阐述着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在幼儿园教学中,凭着娴熟的技能技巧和认真的教学态度,在幼儿园的教学观摩和一些竞赛活动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3.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

由于教学工作出色,很快我被任命为园长助理,负责幼儿园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头戏,那时我的理论水平很差,我经常把园里订的《学前教育研究》作为业务学习的资料,可那上面刊登的文章我都不太看得懂。幼儿园那时正准备中请一级园,我天天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工作,可我发现仅有努力是不够的,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之前没有任何教学资料的积累,自己又太年轻,没有教学管理经验,刚一接手就面临一个大的挑战,我感到迷茫、想退缩、对自己没信心,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还好,园长和老师们非常信任我,我感受到了来自于所在团体成员的鼓励和支持,我产生了一种能面对这个挑战和困难的力量。我想,既然把这个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又这么信任我,我不应该让大家失望。我鼓起勇气,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着手建立健全教学档案,抓好常规教学管理,认真批阅教师的教案和教学笔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用热情诚恳的语言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同时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幼儿园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脸收,评审组专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4.不断进取,成为硕士研究生

随着宝宝的降生,我对自己从事的幼教工作有了深层次的、理性的认识与思考,更深刻地了解并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大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真诚地爱护儿童,走进儿童,研究并发现儿童,引导和启发儿童,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手段,引发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我的兴趣转向了教育研究,作为幼儿园的课题负责人参与教育部的一项子课题研究,还获得了一等奖,和大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也发表了一些小文章,我品尝到了教育研究的乐趣,一发不可收拾,我又想给自己一次机会,挑战自我,去实现自已的梦想:考研。当时我想如果我努力了,拼搏了,就算失败也虽败扰荣;如果放弃,不敢参与,从此我将会与自己的人生理想失之交臂,被刘缠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随波逐流、焦虑不安。我鼓足勇气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年因为英语没过国家线失败了,但我已经看见了希望,分数就在边缘线上,大哭一场,擦干眼泪,重新再来,我终于成功了,成为了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我心怀感恩,感激我的家人、老师、朋友、同事,是他们鼓励、支持和帮助我,我才坚持下来;我也肯定自己,不服输,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事情。我很爱这样的生活,我会努力向前走,继续成长。

(四)评析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生命力不断涌动、消长,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人生不断建构、不断推陈出新,显现出无比丰富并斑斓变幻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的规律性,用直线或圆形等简单线条是无法表示其全部复杂性的。(3llezoo)当然,从一个个案去探讨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似乎难以令人信服,然而研究者希望这一个案的呈现能引发研究者、被研究者以及读者对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反思,毕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影响因素是一个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纵观高雅的成长历程,从“阴差阳错”进入幼教这一职业领域,对于幼儿教育没有什么认识,还曾经后悔,想要放弃,到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爱上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但还仅限于“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喜欢带着孩子们疯玩”,觉得这个工作很“好玩”;从骨干教师、管理者到一名教育研究者,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专业方向。高雅认为,尤其是在成为母亲后,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地热爱教育,喜欢教育工作。只有当一个人用心热爱这个职业,他才会全身心投人其中,只有建立在对教育的热爱之上,专业成长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地从幼儿教师心底萌发并涌出。

2.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才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从高雅的求学、工作、进修、读研等历程可以看出,她做事认真、坚持、有韧劲,遇到困难不服输,不甘于因循守旧,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追求更高的目标。一方面,她能不断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而非消极地期待客观条件成熟。比如高雅积极地进修专科、本科,在观摩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善于抓住各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她又能勾勒自己未来的专业前景,从一名幼师生成为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不断设计自己的发展规划,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包括着鲜明的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追求,并根据自己的专业追求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一步一步地为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人格、才能和价值目标而奋斗,这种自觉的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的、高度的体现。她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意识地连接起来,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支配着今日的专业发展行为,已有的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着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程度。从幼师生到专科生到本科生到硕士生,她有意识、理智地筹划未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一划,这种独立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自主发展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教育实践的磨炼和体验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发展,教育实践为其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高雅从一名惜惜懂懂的幼师生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再成长为一名教育研究者;从最初觉得幼儿园教师这个工作很好玩,到逐渐体会到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到产生自豪感,到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事情;从一开始连《学前教育研究》里的文章都不太看得懂到承担教育研究课题,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这些说明了教育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和基础,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与现实力量。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逐步获得了自我发展和提升的经验和体验。一方面,需要外部环境给教师提供一种健康、和谐的专业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他们有时间、有空间、有机会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拥有自我发展的愿望、需要以及教育追求和实践,教师自己要多读书、多思考,通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寻找作为教师的意义,通过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信息来评定自己的专业价值,从而获得良好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6

一、儿童的经验与困惑是课程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加拿大安大略省幼儿园项目课程实施的理念与做法来源于意大利瑞吉欧的项目课程教学,他们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非常关注儿童对即将要开展的课程的了解情况,即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要知道什么等,如在安大略省一个幼儿园关于“种子”的项目课程中,当教师发现儿童对种子感兴趣之后,随即组织儿童进行了关于种子的谈话,在谈话中孩子们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种子从哪里来?”“哪些种子可以吃?”“种子如何长大?”“哪些种子大?哪些种子小?”等,教师把儿童对种子的问题和已有经验以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从儿童的问题与经验中预先评估儿童对种子的知识储备,并尝试着找出这个课程开展的起点。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只有对孩子的已有经验和想探究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正确设定课程开展的起点,而起点的正确与否,不仅是课程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更确保了课程实施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

如东县推进园本课程叙事活动已有两年,两年来,老师们也创生出了很多比较优秀的班本课程、年级课程和园本课程,但对照项目课程的理念与做法,我们还很欠缺,尤其对儿童已有经验的关注还不够,意识还不强。如在大班年级课程“各种各样的桥”中,老师是这样来表述的:“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身边的桥,去触摸、去观察,了解它的外形结构,并将它的美丽身影拍摄下来。一个星期之后,孩子们带来了他们的照片:或是孩子和桥的留影,或是桥的自画像,抑或是桥上一个精美花纹的特写。雨中静谧的桥,车水马龙的桥……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桥的掠影,着实让我们眼前一亮。”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只满足于让家长带领幼儿去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而没有引导孩子从对桥的观察中生发出对桥的主动思考与探究。即仅仅把儿童和桥的照片作为了课程的有效资源,而没有最大化地发挥“桥”这一资源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在幼儿观察桥的基础之上,了解幼儿关于桥的经验和想要知道的关于桥的其他问题,并据此作为课程开展的起点,那样的话,孩子们的探究也许会更主动、更积极。

二、儿童的体验与探究是课程开展的重要方式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分析道,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在“课程”一词的英语释义中也有“履历书”的意思。所以,“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综上所述,我认为课程是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是学生的学习历程,是学生与历史文化相遇、与社会生活相遇、与他人他物相遇从而实现与自己更好的相遇,诞生更好的自己。这样的课程就如同课程专家们所说的:课程的发展趋势就是倡导“会话”“体验”“探究”及“多因素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里的经验不是指从“书本”上或是通过教师传授得来的“虚假的经验”,而是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真实的经验,是儿童自己建构的经验。这一理念,应该说老师们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得还不错。如在“萝卜”种植课程中,孩子们亲自挑选萝卜种子,亲自饲养萝卜,观察萝卜的生长变化,亲自收获萝卜等,让孩子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生长与变化,感受劳动的快乐与收获的幸福。但自从阅读了《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一书后,我发现,我们课程中孩子的体验更多是教师安排下的体验,探究也是教师要求下的探究,儿童自主、自发的体验与探究不够。

1.儿童不仅是提出问题,还应进行问题的探究。在如东县园本课程叙事开展活动中,我们很多老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儿童意识明显增强了,他们也能就课程的开展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与想法,并让幼儿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如在大班亲子课程“面朝大海,静待花开”的活动中,老师提前一周告知孩子们要去海边玩儿了,但到海边玩什么,怎么玩,要由孩子们来决定。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策划了:大海里面有什么宝贝?我们要去找一找;海边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呢?我们要去玩一玩;海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要去尝一尝,等等。但到了海边后,教师并没有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问题来进行探究与活动(记录的,也没有让孩子带来),而是按照教师预设的路线带着孩子和家长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也踩了文蛤,抓了泥螺、蚶子、蟛蜞,沙滩上放了风筝,画了沙滩画,品尝了美味的海鲜,孩子们似乎也很快乐,但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既然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为何不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根据孩子自己的问题来寻找答案,探究事物的真相呢?如果那样的话,孩子们的体验一定会深刻,经验会更丰富。

2.儿童不仅是小小的观众,还应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在2015年1月,如东县首届园本课程叙事活动中,如东县实验幼儿园大班年级《奏响爱车主旋律》的科技课程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幼儿园科技节里,孩子们参观了门类齐全的车,亲子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车,整个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当我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一书第七章“消防车课程”的内容后,我对此课程的开展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奏响爱车主旋律》课程叙事展示中,我看到,无论是在4S店还是在消防大队里,抑或是在自行车商店里,孩子们都仅仅是一个个的小观众,他们都始终围绕在各种车的旁边,听老师或店主在介绍,而没有一个孩子在车上探究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们是为了课程开展的需要而带孩子来参观的,而不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而在“消防车”项目课程中,当老师把孩子们对于消防车的问题记录于网络图后,就让孩子们带着问题(问题在小卡片上,幼儿带着身上),进入了消防大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如他们在消防员的协助下爬上车,有的转动方向盘,体验方向盘是如何转动的;有的打开了警报器,并翻转那些灯,寻找车灯发亮的原因;有的坐上驾驶座上体验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等等,他们在体验的同时,还在和消防员进行对话,“这个按钮是做什么的?这根控制杆有什么用?”等,消防队员们还认真地给予了解答。这样的体验才是儿童真正的体验,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基于问题的探究。

3.儿童不仅是教师、家长的帮手,还应成为真正的建构者。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在众多的园本或(班本、年级)课程建构活动中,家长都亲自参与其中。如在上述的《奏响爱车主旋律》科技课程中,家长和儿童一起制作了不同种类的车,如消防车、自行车、滑板车、小汽车等等,幼儿园还组织了亲子十佳作品的评选。然而,在众多的亲子制作活动中,更多是家长创意与技能的展示,儿童的参与度比较低,仅仅是家长制作过程的小帮手而已。而在“消防车”的项目课程中,孩子们参观消防车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始了关于消防车的建构,他们主动搜集可以做仪表板的废弃物,以及可以用来做警报器按钮和可以发亮的车灯的物品,还找到了可以做梯子的材料等等,他们边收集材料边真正地开始了消防车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他们还不断的讨论与修改,如他们先利用面纸盒做车灯,做好后发现面纸盒做成的车灯不亮,他们又从家里带来了铝制的,而且是闪闪发亮的馅饼盒,并在馅饼盒里面一圈贴上了好看的颜色,这样就做成了他们想要的既会闪闪发亮又有颜色的灯。从教师提供大纸箱,到真正建构成消防车,孩子们用了将近30天的时间。在这近30天的时间里面,儿童是一个真正的建构者,他们主动选择材料,相互协商与讨论,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消防车的建构任务,其中的体验与收获是我们所谓的亲子制作中所无法比拟的。正如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所说的:学生建构的过程既是思想和意识“流动”的过程,又是知识和能力“合生”“转化”的过程,在“合生”“转化”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感受”,得到“满足”,同时,学生的“理智”“情感”和“审美”都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三、儿童发展的整体性是课程开展的重要旨归

课程的整体性源自于对生命整体性的体认以及对生活丰富性的洞察,没有整体性的视野,我们获得的认知与体验必然是支离破碎与扭曲变形的;我们的生活与生命也必然是片面与不完整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综合性学习、整体性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儿童发展的整体性特点,既是我们课程开展的依据,也是我们课程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在园本课程叙事开展活动中,老师们已经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统筹,做好各领域间的有机整合。如在开展“蔬菜蔬菜我爱你”的种植课程中,教师不仅在班级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统整了《蔬菜一家子》等科学领域的内容,《蔬菜舞》《蔬菜汤》等语言领域的内容,《蔬菜印画》《蔬菜造型》《买菜》等艺术领域的内容,以及《送菜忙》等健康领域的内容,还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创设了利用蔬菜开展的相关区域活动,从而努力丰富幼儿关于蔬菜的感知和经验。应该说,老师们的课程整合意识和开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对照安大略省幼儿园课程环境的创设而言,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安大略省项目课程的开展,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活动的统整上,更是体现在班级环境的营造中(见右图)。

如在关于5的数学区域活动中,他们提供了有关数字5方面的绘本,做到了语言与科学领域的有机整合;在关于季节的科学探究区域中,他们也提供了关于季节的绘本;在关于云的科学探究区域中,不仅提供了放大镜等探究材料,还提供了关于云的绘本与文字等等,从而全方位地丰富儿童关于数字、季节以及云的感知。而我们的区域环境创设,相对比较单一,数学就是数学,科学就是科学,很少把与课程有关的绘本投入到相应的区域中,这是我们在环境创设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陈大伟认为:“课程表现为凝聚学校成员劳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因此,创设丰富的、富于内在联系的环境与活动,不仅是课程有效开展的保证,更是促进儿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7

【关键词】任务;方法;幼儿;教育

一、前言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成长阶段,在人生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人在不同的阶段,有对生命的不同认识,也学会不同的生存的本领。在幼儿阶段,幼儿通过游戏与模仿建立起人际交往的能力。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时期,对人格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儿教育的重点

(一)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

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体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展现出不同的能力。重视个人差异,在幼儿时期注意引导,建立起自信心,帮助一个人学习到自己成年以后赖以生存的本领。在幼儿时期,是素质养成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应该以认知是非、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为主。当前,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开展素质教育,我们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个性,首先要有宽容的态度,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个性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保护儿童个性的前提下,纠正其错误的认识。为以后的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人类最好的想象力,也会问许多天马行空的问题,孩子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时候,打破了成人所能想象的边缘线,对于孩子各种不靠谱的问题,成人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这些幼稚的问题,是孩子求知欲望的表现。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尽量解答孩子的疑问,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保护,这是及其重要的。

(三)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空间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的人对同样的问题都形成统一的答案,而是帮助人们实现思想的解放,摆脱愚昧的想法。同时,也通过知识的积累,使思想更加自由。通过对一个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对未知的领域勇于探索。无论是孩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都不应该是被强制的。幼儿时期,还不具备学习的意识,他们通过好奇的模仿,带有自发的性质,学习到了许多本领。这样的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强制性的学习、灌输性的学习会使一个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产生逆反心理。

三、幼儿教育的常用手段

(一)叙事性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例证性思维,一种是叙事性思维。例证性思维的另一个名称是命题思维,例证性思维是运用数学、哲学、逻辑学等科学方式进行思维的一种方式;叙事性思维主要依赖于情境经验,在具体的人与空间之间展示出独特的作用。幼儿时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叙事性思维,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情感为导向。儿童对于他们能够理解的具有情境的、形象的认知对象更容易接受。我国的幼儿教育还不成熟,也存在许多的误区,幼儿教育还在偏向于灌输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儿童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孩子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受到限制,思维方式都趋向于单一。如果教育不当,孩子在发育的过程当中,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创造力枯竭。在儿童教育阶段,对个性差异的尊重可以使得孩子更加自信。运用叙事性思维的方式跟孩子交流,避免灌输性教育。将更多的趣味性强、知识性强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游戏教育

儿童在游戏中所学到的知识,其深远的意义超过课堂上的灌输性知识。我们不应该打着教育培养的口号,抹杀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童年失去童年的味道。游戏在孩子的童年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游戏的教育作用,游戏可以使孩子更为放松,对于孩子的教育功能也好不欠缺。在游戏当中,孩子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建立起单纯的情谊。游戏设计的科学性,可以对孩子的素质养成起到良好的作用。游戏设计的重要性,与教材的编写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带领儿童进行游戏,是希望能够使孩子获取快乐的体验。游戏环境可以简单、朴实。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多进行手工操作,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幼儿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我们重视儿童教育,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每一位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要认识到科学引导的重要性。给孩子建立起自由轻松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双英.试论如何加强幼儿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目标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96

幼儿园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最具体化的体现,但许多教师对“如何科学叙写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纲要》《指南》的贯彻落实,当今幼儿教育十分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目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及各类教育形式中的渗透、有效落实。因此,教学目标的叙写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面对如何科学叙写教学目标这一实际问题,教师们是否能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呢?教师们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样才算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造成了叙写目标、落实目标过程中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学活动存在着无效和低效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教学规范问题,在教学活动目标意识不强,处于自在阶段。教学过程没有围绕目标展开,大都出现脱离现象。围绕目标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提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是自然而然生发的,是有意识创建的,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活动,让教师们可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努力打造出相对有效的教学活动来。

一、目前幼儿园教学目标制定的现状:

每个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面临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这一实际问题,教师们是否能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呢?教师们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样才算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造成了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诸多问题。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很多都会用“培养……”、“激发……”这样一些很宽泛的词,在不同的活动中似乎都可以通用,但这样的目标又怎么能统领教学整个过程呢?在我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存在如下问题:

(一)目标不够全面

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小螃蟹找工作》的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自己条件,并发挥自己的特长。2、运用词合适,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自己的见解。目标1有方法与要达到的目标,但目标2就很笼统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成人都不能明白要表达什么见解,另外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也没有体现。

目标的内容需要全面,需要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一般的目标内容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不具体

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如中班语言活动《小鸡小鸭》:1、激发幼儿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3、教育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目标1对任何语言课都适合,是万能而没有实际意义的;目标2也太笼统,运用的方法和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没有体现;目标3没有说明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主语不够统一

在目标中同时出现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提法较乱。如中班儿歌《七星瓢虫》活动目的:1.在认识瓢虫以后学会儿歌,巩固所学知识。2.进一步知道瓢虫的特征,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了解瓢虫与农作物的关系。3.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目标1、2和目标3的主语不统一。

(四)幼儿能力发展目标较模糊

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如大班语言活动《春天》活动目标:1、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2、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又如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提出能力目标为“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发展想象力。”

(五)幼儿个性、社会性教育目标较笼统

虽然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在许多目标中有所体现,但陈述的较为宽泛,多为“培养兴趣”“萌感”等等。如小班语言教案《宝宝的一天》活动目标:1、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体验在幼儿园与老师同伴相处的快乐。2、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六)先有活动,再制定目标,丧失了目标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本末倒置,觉得该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

(七)目标定位太低。在一些观摩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看似过程顺畅,形式新颖、师幼对答如流的“完美”活动

但透过现象看内涵,我们不免会反思:活动的知识点在哪里?活动中幼儿获得了什么?究其实质,教学目标制定未能准确定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忽略了挑战性。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非易事,一个适宜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反映了该教师对知识的分析解构能力,还反映了其教学经验、对幼儿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目标功能的理解是否准确等综合素养。

二、对于幼儿园教学目标制定研究

“目标是起点,也是归宿”。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从目标体系划分,一般可分为教育总目标一一各年龄阶段目标――教学活动目标三个逐级转化的层级教育目标。其中,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最具体化的体现,它是基础之基础,决定着整个教育总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度。布卢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教学活动的运作,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对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我们以语言领域为例: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

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分类目标

a.谈话活动目标

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目标主要有:1.帮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逐步掌握几种倾听技能;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本规则,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

B.讲述活动目标

讲述活动是以幼儿语言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目标主要有:1.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2.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能力;3.帮助幼儿掌握语言交流的情绪度、调节技能。

C.听说游戏目标

听说游戏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主要有:1.帮助幼儿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2.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3.培养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锻炼幼儿迅速领悟语言规则的能力,迅速调动个人已有的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以及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方式表达的能力。

D.早期阅读活动目标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帮助幼儿接近书面语言的教育过程,目标主要有: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2.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性;3.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e.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目标主要有:1.要求幼儿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等体裁;2.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4.要求幼儿根据文学作品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创造性想象,并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认真汲取《纲要》、《指南》理念,遵循“统一+自主”的原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度架构教学目标,进而探寻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使教学活动目标真正能落实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充分体现幼儿教育整体观,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

三、在制定目标时可遵循以下几点:

1.体现幼儿年龄特点。目标制定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只有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因此教师要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及内在需要,使教学活动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促进幼儿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

2.体现语言学科特点。要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倾听、感受、理解、表达,不同的语言教学形式,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学领域的核心价值,倾向于孩子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多种感官多通道对事物的感知,对事物探究的兴趣的激发等等;而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更倾向于对美的感受与表达。

3.活动目标要具体细化。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指引,是评价教学效度的标尺。所以,只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才能够为教学过程导航,才能够给检测学习达成度以标尺。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要具体,要对教材和幼儿学习能力分析透彻。如当我们面对一个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审视其中蕴涵哪些知识和技能点,还要推敲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够对所教幼儿产生真正教育意义上的价值;其次,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在相关的学习中,还需要分析所蕴涵哪些情感、社会性价值。而且,每个活动内容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侧重点。

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目标所期望的结果应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标准、具体、规范。从表述的方式上说,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目标通常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来表述。行为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它指向教学过程后幼儿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常以“学习……”“知道……”“理解……”“区分……”“体验……”等方式的表述。活动目标也是教师心中预期的达成方向,也不妨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用诸如“培养……””“促进……””“鼓励……””等字眼。需要注意的是,在表述目标的时候,不论采用教师还是幼儿的视点,笔者认为前后必须统一,以体现对目标的整体思考为宜。如:中班语言《娃娃》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娃娃”。2.启发幼儿通过有趣的“猜猜谁不见了”的“改错”游戏,对“娃娃”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的有序感知、讲述。3.帮助幼儿形成“听清楚了再回答”的倾听表述习惯。

四、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注意事项

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目标的制订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二是目标的制订应将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落实到学前儿童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二)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学前儿童身上。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学前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三)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要涉及到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得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第二;情感态度的培养,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第三,能力的训练,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9

述职报告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今天小编整理了幼儿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4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1

转眼间我已从事幼教事业两年多了,在过去的两年工作中过得很有意义又有挑战性。

我热爱幼教事业,平时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每个学期,我都能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水平,虚心求学、大胆尝新=在工作中吸取经验发挥长处,经过努力各方面技能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以下是我自己对这几年的工作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端正,认真贯切党的教育方针,对工作有奉献精神、热爱幼儿,作风正派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尽忠职守,关心每一位幼儿,对幼儿有一颗热诚的爱心。

二.(1)保育方面

一向粗心的我,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进,已不断进步,我知道保育是保教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我根据以往的经验认真地开展工作。早接时,我能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不时用手摸他们的头。一发现幼儿有不适,就马上记录在晨检本上,能做好家园保育工作隔离患传染性疾病的幼儿。早操后,督促幼儿多饮开水,对有汗的幼儿立刻督促他们换汗衫或放毛巾。午睡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教育幼儿添减衣服,午睡过程做好巡查工作为幼儿盖被,每天做好活动室的卫生清洁工作,从而减少幼儿的发病率,保证他们身体健康成长。

(2)教学方面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曾经担任过的科目有:语言、科学、数学、健康、美术、社会等等科目,在教学上,我刻苦钻研各科教材,教具准备充分,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各种焦教具进直观教学,教学时能面向全体,不偏爱某一幼儿,坚持多操作,多讨论的原则,经常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辅导,课后多用不同的游戏帮幼儿复习知识,例如:课后经常帮助他们复习字词,除了勤读以外,还和小朋友玩不同的游戏。“比一比”。“你找对了吗?”使原来枯燥的字词变得有趣起来。在数学教学方面,平时,我注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闹的习惯,设计游戏让幼儿在玩中掌握,学习新知识,让抽象的难掌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语言教学方面,我鼓励幼儿大胆讲出他们现有的知识发散幼儿思维,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发言,我注重幼儿的思想教育。在社会课的教学中,我启发幼儿谈谈“我是怎样对待别人的?”、“他是个守信的孩子吗?”等谈话活动,让每一位幼儿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期布置环境,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教育化、幼儿化美观的环境,积极地为幼儿选编补充教材制作教具。

工作之余,我经常阅读有关幼儿教学的书籍、刊等,大胆尝试新教法,积极参加每学期园内的两次公开教研活动,由于平时努力坚持及改革创新,曾经有一接公开活动课比评为园内良好课,工作都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还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3)家长交流方面:

老师和家长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情况,所以,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显得尚为重要,每天放学后,我都及时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当天的纪律与学习的情况,做好的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做得不够的请家长配合,助幼儿纠正。如发现缺席的幼儿,我及时打电话与家长问候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做好家园同步工作。

三.其他方面

本人自参加幼教工作以来能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与同事友好相处,拍班之间团结合作,在教学中多与同事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齐心合力共同搞好幼儿园的工作。

以上是我两年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所取得的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很远呢,在今后的改造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竭尽所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再创佳绩。

述职人:

20__年__月__日

幼儿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2

时间过得很快,我已经正式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不能用碌碌无为总结,但并非硕果累累。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善于总结经验,关注幼儿集中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二、在德育方面,主要是加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加强幼儿文明礼貌的教育,能友好地与同伴老师进行相处,并喜欢幼儿园的生活。此外我们还将幼儿的习惯养成、对他人友好关爱等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日环节中。利用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消防演练等。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和教学班级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则意识逐渐增强。

三、在安全方面,我们一直以安全第一宗旨,每天从孩子入园到离园,我们时刻的关注孩子。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每次户外活动前,我们都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教育、幼儿园安全主题活动以及大型亲子活动等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扩充。

四、在家长工作方面,我们利用离园,电话联系,班级QQ群、班级网站等多种互动平台进行沟通,家园共育,通过建立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并与家长及时交流,以保证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上的一致;通过组织家长参加“亲子春游”、“参观消防队”等大型活动增进家长和幼儿园的交流,并增强了幼儿和家长的感情,也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

总之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收获的一年,不仅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及业务素质,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幼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幼儿常规教育,注重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踏上工作岗位已经20__年了,从事幼教工作已有1年多。回顾过去,有成绩也有不足。现将我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幼教事业,关心爱护幼儿。在工作中,以幼儿为主体,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像。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一)保育方面:我深知保育是幼教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我认真的开展工作,早接时,我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用手摸他们的头,一发现幼儿有不适,立即作好记录,并与家长一起及时处理。活动后,引导幼儿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开发幼儿的智力,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根据天气的变化教育幼儿适当添减衣服,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每天做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作好安全教育工作,从教以来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二)教学方面:

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我担任了:语言、数学、科学、健康、艺术、社会等科目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准备教具,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各种教具进行直观教学,教学时能面向全体幼儿,不偏爱某一幼儿,坚持多操作,多讨论的原则。经常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辅导。课后用不同的游戏帮助幼儿复习巩固知识。平时,我注重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鼓励幼儿大胆讲出他们现有的知识,发散幼儿思维。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还注重幼儿的思想教育,教育幼儿诚实守信、与人友好相处。

(三)家长交流方面:

教师与家长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幼儿在家与校的情况,所以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每天放学时,我都及时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当天的纪律和学习情况,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做得不够的请家长配合教育,帮助幼儿纠正。如发现缺席的幼儿,我及时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询问情况,切实做好家校同步、家园共育工作。

三、收获。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努力,教学设计《上和下》在商南教育上发表。在县、镇优质课赛讲中,我均获一等奖。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工作认真负责,不迟到,不早退,全年出满勤。平时与同事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各项工作完成的都较圆满。

幼儿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4

一学年很快地过去了,我又迎接了新的一批孩子们。为了将我的工作做得更好,特总结如下:

一、现状分析:

我班幼儿三十八人,其中男孩二十二人,女孩有二十六人,年龄在五岁。本班大部分幼儿身体发育正常,他们喜欢问,求知欲强,对唱歌、跳舞有一定的兴趣,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愿望。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幼儿各方面进步很大。在本期以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坚持“孩子第一”的原则,积极地将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在一日保教各环节中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而保证幼儿一日生活的愉快进行,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二、政治思想方面:

1、本期在园领导组织下,学习了有关四有四无的一些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把这种踏实的奉献精神一直牢牢地记在心里,从而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不分上下班,不计报酬,真正体现主人翁精神。

2、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做到认真做好笔记,会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信、不传一些道听途说,使自己的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3、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多看报刊杂志,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用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尽快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4、做到了团结同志,热爱集体,遵守幼儿园一切规章制度,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职工作。

5、工作中做到了服从领导安排,协调好本班教师的关系,共同配合,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三、业务工作内容

(一)教研工作

1、积极参加小班组的课题研究,认真听各位教师的精品课,并记录下来讨论,帮助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的已有经验。

2、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的任务,努力将工作做好。

(二)教学工作

1、细致耐心的做好个别幼儿工作。按照一日活动常规的要求,进行教养活动,着重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根据季节变化,幼儿体质差异以及户外活动时活动量大小,提醒家长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和更换被褥,避免幼儿受热或着凉。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敢于在陌生人面前展示自己,使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2、常规教育:因为我班的幼儿都是农村孩子自控能力相比城市孩子要差,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我们与幼儿家长保持了一定的联系,让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在家中也进行一定的常规教育,如:幼儿常有打人的情况,我们通过与家长共同教育,使孩子改掉了这一坏习惯。

(三)保育工作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的永久之重,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体制差,天气变化很容易生病,对此,我们几位老师非常重视保育工作。

1、记住家长的叮嘱,对每个幼儿的情况牢记在心,并落实。

2、对特殊幼儿细心照顾。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即使遇家长取得联系。

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物质环境,清洁卫生和生活环境。还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四)家长工作

孩子年龄小,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一开学,我们就向家长宣传先进的育儿经验,如:孩子入园的适应期,幼儿习惯养成,幼儿用药的正确性等。通过家园联系栏,电话联系,便条联系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也让我们了解了家长的想法,使教师我家长增进了理解和友谊。

幼儿园教育叙事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的健康教育的重视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响应现代社会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了解现代幼儿发展的特点,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不断革新自己的课堂教学培养模式,探索幼儿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幼儿;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幼儿健康教育是教师根据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为目的的幼儿教育活动。现阶段的幼儿园健康教育还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讲解和空谈,而这些空洞的说辞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抵触心理,教师的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幼儿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在传统的教学中,家长和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一味的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保护,而往往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幼儿的健康包括着身体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有研究表明现在的相当一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障碍,他们的心理发展不能及时的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健康引导,从而产生孤僻、胆怯、自卑等心理,从而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任性、自私、偏执等行为,严重的影响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热情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孩子的成长扫平障碍。

二、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一)营造愉悦的精神氛围。幼儿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很容易受到周边精神氛围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健康的精神环境,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幼儿入园和离园、家长会、开放日等渠道加强和幼儿家长的交流,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和和谐的精神生活氛围的重要性,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心理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家长在家中不要过于宠溺幼儿,要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叠被子、刷牙、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等,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结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二)营造健康的物质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发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幼儿的年龄较小,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例如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模型都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创建自己的学习天地,和同学自由的学习、游戏和生活。笔者在教学中会设置一些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模型玩具,布偶、积木、拼图等,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现代教育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保育工作不仅要对幼儿生活、健康进行全面的护理,还应当注重对幼儿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监管力度。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做事情产生的后果。幼儿园在早晨入园时,不能将小刀、玻璃球等危险的物品带进幼儿园;在进餐时注重对幼儿营养的配比,让幼儿不要挑食,饭后不打闹,以免造成身体不适;午休时不打闹、不说话。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幼儿健康教育内容非常的丰富,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选择与幼儿兴趣相投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亲身去体验、感知各种状况的处理办法,通过这样的模拟训练不断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通过开展小游戏设置一些生病的情境,“我的鼻子出血了怎么办”“头疼了怎么办”等生动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时能够及时的告诉教师和家长,避免因为没有及时就诊而耽误治疗。幼儿的年级较小理解能力低,在对幼儿的一些健康教学中很多知识点幼儿是超出幼儿理解范围的,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要看到幼儿理解能力上的这一特点,依据幼儿的理解能力进行教学,例如给幼儿“称体重”“量身高”“感受心跳”等游戏,使幼儿在亲身的参与中丰富自身的经验。

四、通过绘本教学进行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始使用绘本教学,绘本通过图画与文字的内在联系,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的情感或主题,更易于幼儿的理解。绘本是精美图画与简单文字互动的艺术,图画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文章表达思想的主要载体,它与文字相辅相成,带领幼儿渐入主题。由于幼儿刚开始接触系统的知识,掌握的词汇量不多,理解不了复杂的文章和读物,但绘本大量的配图能够很好的辅助他们理解表达的内容,词汇不理解可以从图上去理解,在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儿童读物来加强幼儿的理解。例如《大卫,不可以》文中的大卫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做了很多的恶作剧,教师可以通过绘本讲解大卫的错误。《噼里啪啦》绘本里描述了孩子在洗澡、刷牙、吃点心、做游戏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风趣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深入的理解绘本,幼儿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绘本的内容丰富,大部分绘本都会叙述一个完整的趣味故事,所以它们并不像传统教材那样,必须重点教授每一个教材上的知识点,很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是在降低幼儿负担的前提下,给幼儿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借助故事来提供给他们一个整体全面的语言运用实例。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即让幼儿学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知识,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五、结语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格,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红,郑楠.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04).

[2]吴倩.浅谈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