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十篇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十篇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1:26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1

2、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区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同时,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

3、据史料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据说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4、二月二的祝福语

1、二月二龙抬头,我的祝福为你留,当龙眼睁开,就把光芒四射的前程留给了你;当龙头抬起,就把万事如意的福气留给了你;当龙尾翘高,就把高高兴兴地心情留给了你。二月二,祝你安康舒爽!

2、二月二龙抬头,件件好事向你流,祝愿你爱情甜甜如蜜流,事业通达顺水流,心情愉快忧愁溜,生意兴隆富油流,生活如意更顺溜!

3、二月二龙抬头,好运抬头,事事顺利有奔头;事业抬头,加薪升职倍顺溜;幸福抬头,爱情美满到白头;福气抬头,财源如水往家流。二月二,一切开好头!

4、二月二龙抬头,祝你幸福快乐没有头,万般好事找上头,天天好事不断头,钞票财宝砸到头,亲情友情暖心头,团团圆圆到白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2

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威力最大的动物神,它可兴云致雨,滋生万物。所以,人们对“二月二,龙抬头”古谚的理解,已非原来的本意,而是与幻想、传说当中的龙神联系起来。民间传说,在“二月二”这天,龙神要从沉睡中醒来。届时,人们要焚香祭祀龙神,祈求龙神抬头,按时兴云布雨,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因“二月二”与“龙”有关,故民间亦称之为“龙头节”或“青龙节”。节日的活动以及饮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尚。

“二月二”这天清晨,人们点着灯笼,把草木灰和谷糠等物从水边或井旁一直撒到屋内的水缸旁,祈求龙神赐福,使钱可以像水龙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向家中。在东北及江苏农村的某些地方,二月初二早晨要在院中用石灰在地上撒出大、小圆圈,并在圆圈内撤上高粱,谷子、玉米等粮食,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

民间素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但每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无论老少,都要理发,称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剃头,可以使人健康,像龙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腾飞,将来必能飞黄腾达。

二月初二还是民间传说的土地神生日,各地都有祭土地神的习俗。在民间,土地神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个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长者。他身着土色长袍,手持拐杖。二月初二清晨,家家户户在土地神龛前摆上供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为土地神祝寿,祈求土地神在大门口或村口严禁恶鬼和虎狼进入,保佑一方平安。另外还祈求土地神保佑田间禾苗茁壮成长,秋后五谷满仓。

“二月二”的谚语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香瓜茄子齐下地。

二月二打了伞,麦子是个光杆杆。

二月逢二卯,棉花豆麦好。

以龙命名的食物

大约在清朝,北京、河南开封等地有在“二月二”这天盛行吃面食的习俗。因是龙抬头日,所以人们便以龙的各个部位来称呼各种面食:面条称“龙须面”,烙饼称“龙鳞”、饺子则称“龙牙”。

煎饼炒豆

在农事伊始的二月,人们不仅祈求风调雨顺,还要防止病虫害危害庄稼。因此在“二月二”还要进行除害灭虫的活动。据民间传说,每逢二月,各种害虫都从冬眠中醒来。北方人要在庭院中生火摊煎饼,取“薰虫”之意。另外,民间还认为一切疾病和灾难都可以用火烧掉,在庭院中摊煎饼又有“熏火”之意,可以驱除不祥。

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驱虫的方式是吃炒豆。将豆用盐水浸泡,然后在锅中爆炒。豆遇热在锅中“噼叭”作响,故民间有“春雷鸣动,万蛰皆起”,“惊蛰闻雷米似泥”的谚语。有的地方用纸剪成鸡或猫,再用松树明子熏黑,贴在墙壁上,因鸡可以吃虫,猫可以捉鼠,如此可以避虫鼠之害。

还有的地方有“祭百虫”的习俗。即把陈年的粮食磨成粉,捏成各种动物和水果,蒸熟之后插于青竹竿上,送到田边或祖坟祭祀百虫之神,使百虫不再损害庄稼。

吃年糕(掌腰糕)

南方有些地区在“二月二”要煎年糕,称为“掌腰糕”。吃掌腰糕是要求得身强体壮,能够胜任繁重的田间劳动。这种愿望体现在一首短诗中:“二月二春正烧,掌腰相劝吃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吃焖子

在“二月二”这天,北京,天津人有吃焖子的习俗。所谓“焖子”,即是一种用淀粉熬成的冻子样的东西。将它切成刀削面似的形状,在锅里用香油煎炒。吃时可加些盐、麻酱、虾酱油等佐料,爱吃蒜的人可以加些捣好的蒜,焖子鲜香可口。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3

关键词:民俗传统村落地景共生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图1)位于连城县东北,北距鹰潭市约282km,南距龙岩市68km,西距连成县约22km,距南康市约220km,东距福清市约240km,连永公路穿过其境。姑田最早建镇于宋,距今已1000多年。此镇环境宜人,各姓氏宗祖在群山围合与溪流穿行的地景结构中,察龙砂、点龙穴,以一龙脉为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基础而线性生长,从东北至西南一条“新街”贯穿连接长较、郭坑、城兜、东华、后洋、下堡、大阪、西洋、上堡、董扶洋、上陈、田头洋等村(图2),宛若游龙。

姑田镇属于福建闽西客家文化核心区,始于晋,一批批从中原迁徙至此,遂使文化亦迁徙,仍以“龙”为图腾信仰,以标示龙孙血脉及对中原文化之固守思念,至此,便得“游大龙”民俗延传600年。此俗初源自下堡邓屋,后变为每年12条,新中国成立后减为10条。游龙在村落与地景中空间变化流程为(图3):

准备阶段(宗祠):主抬“朋”一年前召各户开会,于各房户自带酒菜之宴上确立理事会,选成员并定各项事宜。

确定乐队(宗祠):乐队形式两种,一是集体组织,由理事会约定唢呐班,费用集体负责;另一是私人组织,又分赠锣鼓和赠十番。

经费(村落空间):有两部分,一是“龙酒”费,二是杂用费。“龙酒”乃正月十五晚宴,由主抬头、尾的朋主办,朋中各户于前一年始备龙酒吃食。杂用费分摊至主抬头、尾朋的各家户,前一年十二月均会自觉交清。

迎请公爹(客家公王第一庙):客家人视“客家公王第一庙”供奉的随明武宗巡查闽粤之明福为公爹,每逢大年初一子时,须迎公爹回家过年,此俗曰“开天门”。

备龙板和龙筋(宗祠/各家堂屋):龙板分龙头和龙身板,取材杉木,头(包括尾)板规格长5m*宽0.2m*厚0.05m,身板规格长4m*宽0.2m*厚0.05m。头板、龙珠被视作龙回大地必备且具灵性之物件,逢正月十六龙升天后均会被另一家供奉于祠,屋架搁板,屋顶挂龙珠红灯。龙筋又称筋骨,头筋骨须在祠内准备,将当地盛产毛竹劈为粗细竹篾,骨架中横向布置整条粗竹篾乃筋,纵向布置圆篾圈形细竹篾为骨,故一龙头便需9根成年大毛竹。此镇林木丰富,面积43.5万亩,毛竹、立竹720万株,此一条件是制板、筋之首选材料,再次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特性乃为传统技艺与物皆源于自然,并共生。

清以前龙身直径40cm,如今龙头高2.4m,长7.5m,口大张且衔直径70cm灵珠,板较大,为5m。宗族各家所做龙身直径70cm,总高2.2m,板长4m,板两端挖直径5cm孔洞以连接龙身,头板只在后端留洞。一节龙身由各家2个男子擎,同姓宗族每户皆一节龙身,游时,浩荡绵延千米,以显宗族人丁兴旺。

扎龙头(宗祠):扎头、尾都在祠内,板皆5m,板上以粗篾扎好筋后,以20个直径0.8m圆篾圈扎成龙头骨架。头有12部分:大嘴,龙珠,眼睛,牙齿,舌头,鼻子,胡须,脑殻,两个鳍,背上矮鳍,两个龙爪和两个腮。常扎仰天大笑升腾的望天龙,故嘴大张,含70cm龙珠,龙爪应左抓前捞右爪后伸,两腮挂左右,随游龙抖动翕张。

时间安排:正月初一始扎龙头并将宣纸分发各家,十二清点龙节数量,十三完成龙头,下午查修游龙道路,十五巡游,十六送龙升天。此间还须扎白色龙头

龙尾灯,皆扁长方体,长50cm、宽40cm、高25cm,用一根细竹棍擎,上题吉祥语,其数量据抬龙头、龙尾朋中家户数目定,每户至少一个,唯“掌扇灯”是红色。

扎龙尾(宗祠):尾与龙身大小相仿,只是尾后翘,应与龙头气势相附。尾由30个竹篾圈组成,共有5部分:2爪,龙珠,翅,2鳍,矮鳍。主体筋骨应尾巴上翘并与脊上矮鳍平行,矮鳍两边各扎一刀形尾鳍,上翘龙尾加可动双翅,两爪与龙头相配,左爪后伸右爪前捞,右爪需挂70cm龙珠一颗。另,规定尾需由族中身份显赫之人扎制。头、尾在祠内完成,扎头则必须于祠之厅堂正中进行,扎身和腰则在各家堂屋,祠乃一族祖灵之所在,堂屋乃一家祖灵之所在,头、身于此完成,寓意图腾神与祖灵合二为一,是村民祈福神祖护佑仪式的象征。

扎龙身(各家堂屋):龙身即龙胯,亦以长、粗竹篾为筋,18-20个直径70cm篾圈成骨,在板上做成华胜“”样式,筋骨交叉处以苎丝绑扎,或用铁丝。龙身扎3个刀鳍,每两个间再加一矮鳍。龙身由族中各房于自家堂屋完成,每房做一板龙身,一板为一“桥”,量越多越好,如100桥方可显示中堡游龙“长相好”的特色。

扎龙爪(宗祠):龙尾龙爪与龙头、龙尾一起在祠堂进行。龙爪只能扎4趾,原因为:天子金龙才能用5趾,另,5趾金龙是真龙乃雨神,会引来雷雨。龙爪在龙身两侧,巡游时随龙身晃动而摆动,爪底为圆形截面,用红、黑两色(或粉、白)绘成八卦,以示大龙脚踩阴阳乾坤。

扎龙蛋(宗祠):龙蛋为红灯笼,分两类,上堡、中堡乃八面椭圆,下堡及其它村子乃八面球形,但两类尺寸相仿,高60cm,直径45-50cm。龙蛋龙板较小,2m,故龙蛋多为后生所扎。龙蛋、龙尾同时扎,送龙升天后,龙蛋不焚而扔进鱼塘,以求多子多福。

糊裱(宗祠/各家堂屋):为免竹篾变形常边扎边糊姑田宣纸(明嘉靖始产),浆糊由面粉、木薯粉熬制,糊前将纸揉皱,褶皱纹理可使龙身显得真实,且不会因抬龙抖动开裂。

画龙(宗祠/各家堂屋):按传统模版绘制龙鳞、云纹。鳞纹两种,一是“正鳞”,扇形排列,另一是“乱鳞”,圆或方形,正鳞以直径30-35cm模板绘。云纹为流线型。色以红、黄、绿、水红、淡蓝、青粉为主,云纹忌黑色。

剪贴(宗祠/各家堂屋):贴龙奶与龙鳍火焰边饰。

题字(宗祠/各家堂屋):头、身、尾每节两端截面(当地称“裁口”,头只有一边)用毛笔题写吉祥、祈福话语。

装灯(宗祠/各家堂屋):头、身、尾、蛋、灯内骨架上必须插蜡,以使夜游时望似火龙。

备龙棍(宗祠/各家堂屋):龙棍又名灯龙脚,乃支撑龙体、板之构件,由50cm密节细毛竹而制,长1.6m。接龙时,上部应连接两节板,故上段凿两长方形孔,间距20cm,孔内各插竹栅,高的可插拔。

备插袋(宗祠/各家堂屋):插袋常以牛皮制,厚麻亦可。板、棍、插袋均在各家堂屋屋架供奉,逢年节请下使用。

备插袋布(宗祠/各家堂屋)

抓阄、拈龙(祖祠):分大抓、小抓,大抓乃定某姓氏宗族内10“朋”10年内5次(江、华两姓轮替,故10年内各主持5次)抬龙头、龙尾顺序(即5个主抬“朋”)。小抓又名“拈龙”,逢正月十三,为定各节龙身之序,10“朋”齐聚宗祠展开仪式(主抬“朋”只到不抓)。号定之后即张榜公布,抬龙头者为其发5支蜡。接龙时,各节龙身以号入龙。

接出案公爹(客家公王第一庙):正月十五上午十时,响3铳,接出案公爹。

祭龙头(宗祠):正月十五下午三时始祭龙仪式。铳响后,抬龙头一房长者肩挑祭品,房中最年轻后生捧龙牌位,将祭品、牌位置于江氏宗祠门口香案,族人将头、尾抬至香案,铳再响,仪式始。

出龙(村落空间):正月十五下午四时,三铳响,头、尾、身等皆抬至张洋华氏祖祠边的山坡,即驳龙台,并行祭祀仪式。

驳龙(村落空间):正月十五下午五时,驳龙(亦称驳桥,将各身连接为龙)。驳龙台乃村龙脉轴线一坡地,为江、华两家祖先自古约定神龙成形之地。

游龙(村落空间):至赖屋祖祠驳龙完成,游龙始,路线见图4。游龙时,正月十五白天由各房长辈擎,故姿态稳健,正月十六由各房后生擎,游玩颠耍至龙身破损,乃俗信二次巡游越破越吉,行至溪边庵时,则必由长辈擎至庵门,以示诚心。

吃龙酒(民居):正月十五晚龙酒,十番班、锣鼓师、琴师、鼓师坐正席,主家坐偏席。

送回公爹(客家公王第一庙):神龙升天后,将小公爹像送回庵中。

摆龙宴(各家堂屋):最后,各家在堂屋摆龙宴,以庆巡游成功及其兆之丰硕来年。

游大龙是姑田人祖辈沿传之俗,于姑田俗信世界占据最重要地位,代表了客家民俗文化、思想之核心内容,此俗将姑田村落、宗祠、家户、庙宇、地景结构等空间融合于一,在几百年仪式性巡游祭祀中,一次次将姑田人的心想实现与升华,将其之精神凝聚,从形式到内涵标示了龙图腾与人的合一,并从文化层面证明龙乃全中华之图腾,无论中土之虎、牛、龟、蛇、鱼、娃,西羌之羊,北戎之鹿,东北之猪,东夷之玄鸟,三苗九黎之牛,最终皆统一于龙。

参考文献:

[1][法]约翰·劳格文(JohnLagerwey).客家传统社会(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2]福建省连城县地名办公室编.连城县地名录.[m].1983,6.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4

去世佛山之后,又忍不住再去在天下商民之祖庙里,领略创业者的梦想,体会黄飞鸿的侠义精神……三月二更可以在祖庙看一场大戏。

农历三月二为至亲好友祈福是佛山人的老规矩。男女老少,携家带口,呼朋引伴一早就赶到祖庙既为祈求平安也为观赏民俗。这一天,威风锣鼓开道福寿禄三星拱千祝福,八仙各显神通,彩船鱼灯相映成趣,喜庆的巡游队伍从佛山祖庙门口绵延到飞鸿天地,游客在祖庙外驻足观看,进了祖庙的也跟着再走一遍,福气送不完,好戏看不够……

许愿池边,小心翼翼捧出活鱼放生北帝殿前,踮起脚尖系上许愿红符。摸模寿星公的大脑壳,沾沾观音手中的净瓶甘露拉拉老艺人木龙舟上的“暗道机关”敲敲八音锣鼓柜中的大锣……零距离感受古老的佛山民俗文化,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笑意,人人心中都许下美好吉祥的心愿。

“三月三”是明清时期佛山最盛大、最排场、最热闹的贺诞祈福活动。二月初二三为北帝涎,从明朝起,祖庙门前摆花山、放大爆竹“举镇数十万人竟为醒会”,演戏酬神,抢花炮等,十分热闹。乡民自子夜起,纷纷进入祖庙参拜,列队从北帝像前走过,每每多达数万人之众。初三上午,抬北帝神像出游,各街坊张灯结彩迎驾。至各行宫稍事休息,初四在村尾会真堂更衣,然后回宫,由仪仗队接回祖庙。但自解放以来,祖庙还没有举办过人规模的集体祈福活动,千年古钟也多年没有敲响过。直到2005年,由佛山市博物馆主办的祖庙“月三民俗会”重新启动,今年已是第二届。4月19日,大殿、三门钟鼓楼的古钟将再次悠扬敲响,并持续三四天。

民俗文化节期间还有咏春拳、蔡李佛拳、白眉拳、龙形拳、洪拳、集体刀术等难得一见的真传功夫表演。濒临失传的“十番”、“唱龙舟”等民间艺术也借机亮相。十番飞钹是一种民间敲击音乐。由十几人至几十人组成一个表演队,用长绳系住打击乐器钱的一端,手拉绳了上下左右翻飞,使两手中的钱碰撞打击,配合着另外9种锣、鼓等进行变化多端的演奏。唱龙舟则是由民间艺人、曲艺作者用龙舟的名称编成合韵律的民歌,配上锣鼓点进行演唱,后演变成曲艺、粤剧的一种。

沙湾――空中的飘色艺术

在广州周围的市县乡镇中,流行许多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飘色、春色、秋色、水色、马色等。飘色是戏剧人物造型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是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的糅合体。此艺术因为最先从番禺市沙湾镇传播开来,所以被称为“沙湾飘色”除此以外,吴川飘色、台山浮石飘色也久负盛名……

番禺沙湾飘色是流传于广州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括动,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说清朝咸丰年间,广东各地流浪艺人每逢酬神庙会,便打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称“赛声”或“彩色”。后来发展成为马匹上装扮的“马色”、水上装扮的“水色”,而装扮在托上由多人抬着游行的称为“飘色”。沙湾飘色以“板”为单位每板由2-3个小孩扮演,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色柜,即活动小舞台,一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岁的小演员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飘”,一般由2-8岁的小孩扮演。

沙湾飘色有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在“飘色”游行时、每两板飘色之间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柜,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人们看过“飘色”表演之后尽情联想其乐无穷。

吴川县城梅录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其艺术项目丰富多彩,有很多具有浓郁乡土滋味的、古朴的民间文艺活动,如舞狮了、舞火龙、舞英雄、舞藐貅、粤剧、木偶剧、山歌、木鱼、八音、泥塑、飘色、花桥、诗社、对歌、三月三的赛歌,七月七的乞巧,九月九的登高……等等。其中飘色、泥型、花桥更被称为梅录元宵“吴川三绝”。

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吴川飘色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于舞足蹈,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台山,有一条古老的“赵宋皇族村”。这条村,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飘色)之乡”称号。斗山镇浮石村是有626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有一万多名村民,崇尚文化,热爱艺术。浮石飘色的阵容包括有舞狮子、舞龙、要大头、锣鼓八音、戏曲段子、乐队、花灯、武术队等,扮演故事人物化装游行表演。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昭君出塞”、“罗通扫北”、“薛仁贵与柳金花”、“吕布戏貂婵”、“白蛇青蛇’、“粱红玉击鼓退金兵”等几十种造型。飘色括动是全乡的盛会当色仔也许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飘色巡游时,色仔披绑扎在色架上,不但要耐劳、耐渴、更不能随意活动。最辛苦和吃力的要数负责抬飘色的大汉,四人抬一组重达二、二百斤的色架,为了平衡两位色仔的重量,色架下还得添上几十斤重的石块;巡游要跑二、三小时的路程,还须步调协调抬得有节奏、使“飘”与“屏”色仔感到舒适。在飘色左右护驾开路的“保护神”,手持长杆、手痕眼快将村巷的电线、树枝等拨开让飘色顺利通过。

飘色逢大年初六、三月三和九月九等举行巡游,每当节日飘色巡游全村沸腾在外乡亲纷纷回乡庆祝邻乡亲删亦赶来凑热闹。飘色巡游由瑞狮鸣锣开道,每到一村,乡亲父老一齐迎送,一同欢乐。飘色像一支活跃的流动民间艺术团,带来了乡间的娱乐文化带来了民间故事的神奇与遐想……

广州――泮塘南国庙会

要说广州最“老广”地方当属荔湾了,而“三月三泮塘仁威庙会”则可以让你领略最原汁原味的民俗盛事――就在秀美的荔湾湖畔,泮塘仁威祖庙。

泮塘为西关腹地,是广州西关文化的重要源头,“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正是其乡景写照。众所周知的“食在广州、味在西关”,其实还有一句“源于泮塘”。因其近代时商贸繁盛,四乡交汇,成为广州饮食文化的发祥地。村中有建于宋代的古庙――仁威祖庙。史称岭南第一西庙,是一座保留较完整、有着鲜明南方建筑特色的古建筑,也是广州庙宇建筑中历史较长、建筑工艺精湛的典型。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中均举行庙会,庙旁搭台唱戏,吃喝玩乐赏齐集,庙内挂满横衽长帷,好不热闹。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5

关键词:社火艺术文化内涵民众参与文化认同

“社火”,亦称“射虎”,是春节期间汉民族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最初源于人们对土神与火神的信仰、祭祀与崇拜。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活动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1],其活动性质由神圣的祭祀活动已演变成了节庆的娱乐祈福活动。目前,怀仁县的社火艺术因具有很强的地方民俗文化特征而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火活动在当代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与研究意义。

一、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形式

怀仁县的社火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祈福类活动旺火、耍龙,阁跷类活动抬阁、高跷,秧歌类活动踢鼓秧歌、大头娃娃,车船轿类活动旱船、跑驴、车队,等等,这些社火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一)祈福类活动

1.怀仁旺火。“旺火”俗称“火龙(笼)”,最早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除夕时为了驱赶“年”这个怪物而用木材制成的篝火,到宋代时人们用煤炭取代了木材,有了现在旺火的雏形。垒旺火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广泛分布于山西全境,而晋北地区尤其是怀仁县的旺火最为讲究。怀仁旺火高、大、旺,在山西旺火中独领,被称为“中华一绝”。怀仁旺火形式因场合的不同而有细微差别。过大年的旺火最多,每家一个,人们期盼旺气冲天,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财源广进;元宵节的旺火最大,一个旺火要用十几吨、几十吨炭,人们还要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转旺火的人们形成一个巨大的人流漩涡,大家都希望家人团圆、幸福美满;红白喜事垒旺火,红事在白天垒旺火寓意着小两口新成立的家庭往后的日子能够过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而白事在晚上垒旺火一是为了取暖,二是为了辟邪。可见,旺火在怀仁人的心目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我们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追求,更表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耍龙。“耍龙”俗称“舞龙灯”,最初源于农业社会祭天求雨的活动,至今仍以各种独特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怀仁当地人们用竹篾、铁丝、木棍、黄色与红色等绸缎扎成形象逼真的龙灯。耍龙表演时,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当年男子充当,双手把持龙头,随着前面武生手中的彩珠,飞腾跳跃,嬉戏玩耍,龙身则由十来个精壮汉子,撑持木棍,高举龙灯,配合默契,紧随龙头动作,蜿蜒起伏,碎步作舞。整个耍龙表演在锣鼓吹奏音乐的伴奏下,上演着“二龙戏珠”、“虎踞龙盘”、“老龙出海”等精彩片段,呈现出龙欢狮舞、龙腾虎跃的壮观气势。

(二)阁跷类活动

1.抬搁。抬搁最初源于农业社会劳动人民庆祝丰收的活动,全家足之舞之手之蹈之,高兴至极则将孩子扛在肩膀上舞起来,在怀仁,这一活动流传至今。怀仁抬搁一般选用优质铁锻制成高达十米、低则四米形式不同的棍、拐、卡,安装在一个方桌式的木质底座上。棍、拐、卡上的人物由男女儿童扮演,底座上则安有几根抬扛,由几个力壮青年抬着,在锣鼓唢呐吹的伴奏下,甩手摆舞。在表演过程中,每台“抬阁”都反映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在景物、道具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幅富有诗意、别有风趣的图画。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反映了表演的主题,达到了与舞台上同样的效果,有了孩子的参与更添了几分活泼和生机。

2.高跷。“高跷”也称“踩高跷”、“踩拐子”。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2]可见,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汉族民间流行。据说,高跷原是古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以方便采摘,日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高跷艺术。高跷上扮演的人物形象主要有渔翁、媒婆、道姑、和尚、刘备、关公、孔明、孙悟空、猪八戒、济公等人物。他们边唱边表演,有一字长蛇、交叉剪子、走八字等队形,表演时动作技巧性强,既要优美生动,又要奇特惊险。

(三)秧歌类活动

1.踢鼓秧。歌踢鼓秧歌是广泛流传于雁门关外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当地居民的祭祀活动,到汉唐时期,已发展成为以广场、街头小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3]。怀仁踢鼓秧歌人物众多,栩栩如生。其中“踢鼓子的”是舞蹈的主要角色,其动作粗犷豪放,刚劲稳健。“拉花的”是女角,动作飘逸轻盈,优美自然。此外,还有打棒和尚、算卦先生、疯公子、大脚婆等。“落毛的”是舞蹈中全场的指挥,全场人员的动作、节奏、阵势的摆布,全要看他手中的拂尘。他头戴红缨凉帽、黑色虬髯,一看就是领军人物,但不是汉族的打扮,而明显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特点,由此也可见踢鼓秧歌的渊源所在。踢鼓秧歌的伴奏音乐雄浑刚毅、浩瀚奔放,显示出浓厚的塞外气势。

2.大头娃娃。大头娃娃舞俗称“大头和尚舞”,最早起源于傩祭表演,到南宋时已有“上元佳节,装演大头和尚”的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人戴着各式各样的头盔饰演着头盔上所呈现出的人物,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演达到喜剧效果。发展到现代大头娃娃中,与时俱进地出现了米老鼠、灰太狼等一些新形象。每到正月十五表演的时候,人们就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随着锣鼓声秧歌队漫步在街上,他们可爱诙谐的表演迎来人们的阵阵笑声。

(四)车船轿类活动

1.车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展现平台也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车队这一形式。车队主要用彩带、彩灯、鲜花等装饰。每辆车是一个村、政府或集团的代表,每到正月十五,五颜六色的彩车就载着锣鼓队秧歌队,伴随着锣鼓鞭炮声浩浩荡荡地在大街上游行,展现农村新面貌,同时为各单位各集体代言,被戏称为“活动着的广告牌”。

2.旱船。旱船又名“采莲船”,是一种在陆地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始于我国南方水乡,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流行。怀仁“旱船”一般由一名“艄公”在前头划桨引船,后面的乘船者则配合着“艄公”碎步前进。表演时既要使船身平稳前进又要增添趣味性,因此,往往会安排一名鼻子上抹着白粉的小丑,手执蒲扇,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做出各种引人发笑的动作,令人捧腹。

3.跑驴。跑驴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较广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相传这一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八仙过海》里“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故事,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一艺术形式现仍广泛分布在我国河北、陕西、湖北、山东、山西等地。怀仁跑驴的主要道具是“驴”,“驴”的制作主要用竹子、彩纸或布扎成驴的前后两截,然后下面用绿色的布围住即可。表演时,表演者扮成一对农村新婚夫妇,妻子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仿驴在回娘家的路上跑、跳、颠、犟、踢、过沟、爬坡、驴惊、抢救时的动作和神态,而丈夫在驴侧模仿赶驴的动作并配合妻子做出夸张的神态。夫妇二人有说有唱有舞,表演生动活泼、诙谐风趣,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二、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民众参与程度

为了深入挖掘怀仁社火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了解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民众参与程度,进一步做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怀仁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展开了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显示:

(一)市民对社火活动的关注程度

89.3%的人愿意观看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其中24%的老年人不愿意出门观看,是因为社火活动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举行,天气寒冷担心身体不好,怕出门会感冒。90%的中年人愿意观看社火表演,但是他们表示这一段时间家里有客人来往,自己家人也要走访亲戚朋友,所以没有多少时间观看社火表演,而且34%的中老年人表示现在的社火跟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社火是没法比的,少了很多乐趣。但仍有76%的老人表示如果有时间,他们还是愿意出去凑个热闹的,他们最喜欢观看的是抬阁、踩高跷和滑稽的跑驴表演。而对于青年人来说,84%的青年人表示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至于过年期间的社火表演,他们也不太上心,平时懒得出去看,最多是在正月十五大汇演的时候,愿意跟朋友一起出去凑个热闹。他们最喜欢参与的是转旺火,希望来年工作学习顺利,最喜欢观看的是扭秧歌,用他们的话说:“只有扭秧歌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们,比较有看头”。

总之,怀仁市民对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关注程度较高,但其关注动机是被动的,只是认为社火活动可以增加年味、增添喜庆的感觉,是人们闲暇时的调味剂。

(二)怀仁社火的居民参与状况

对于民众的参与情况,70%的中青年人出于政府的鼓励、单位的福利或单位的要求而参与表演。但其所选择的社火样式是越简单越好,66.7%的女士们都愿意参加秧歌表演,26.7%的女士和53.3%的男士愿意参与高跷、舞龙灯或大头娃娃表演,而只有33.3%的人愿意参与一些其他的表演如跑驴、旱船、抬搁等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会,二是不愿意花时间学,三是就算会也不愿意“出那个丑”。而剩余的20%的人则表示无所谓。

总之,怀仁社火的居民参与状况堪忧,如果不是政府重视支持社火这一艺术形式,那么社火艺术的未来又在何方呢?

三、怀仁社火节庆活动的文化认同程度

在赵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一文中提到:“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所谓认同,指人群内部于理智上达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意志上达成共同追求,从而将自己与他者区别开来的方式。”[4]可见,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怀仁县独特的社火艺术,传达着这一片黄土上生长着的人民的喜怒哀乐及其价值观。久而久之,在这一地区的人群内部,形成了理智上的共识、情感上的共鸣,意志上的共同追求,从而使这一地区的人民自觉地与他者区别开来,形成对这一地区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怀仁县的社火活动就发挥了它的文化认同功能。

据调查显示:74.7%的人认为怀仁县举办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还是有意义的。86.7%的人认为一年一度的社火节日对怀仁县人民而言比较重要,其中64.6%的人认为重要的原因是周边地区人民汇聚怀仁可以带动怀仁经济发展;35.4%的人认为重要的原因是社火活动是旧一年与新一年的交接点,是大家对旧一年的总结对新一年的祝福与希望。而有53.3%的人认为社火活动的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大家认为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会大力发展。然而,也有46.7%的人认为社火活动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高难度技艺失传,现代歌舞增多,人们更愿意自行娱乐。而当问及大家能否理解社火中演绎的故事时,则有97.3%的人表示能够理解。另有92.7%的人为怀仁拥有独特的社火艺术而骄傲。由此可见,社火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化认同功能。

因此,社火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小的方面讲,元宵盛会在怀仁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日,对于和谐怀仁、促进怀仁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新生一代的主力军,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将这一悠久的民间节庆艺术送到了“死亡”的边界线。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仍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难题。从大的方面讲,“社火”艺术作为晋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具有很强的地方民俗文化特征,发挥着维系当地人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聚合的功能。人们通过社火形式对本地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增进了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李智信.社火溯源.青海民族研究,2008(4).

[2]刘向.列子.中华书局,1979:89.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6

关键词:傣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婚姻;宗教

1傣族的历史源流

傣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僚”、“濮”。唐宋时期分化为“金齿”、“茫蛮”、“白衣”。元明清时期称“百夷”、“摆夷”、“摆衣”。州境内傣族多居住马关、麻栗坡、文山县境。马关、麻栗坡县傣族有的自称从泰国经越南落籍到这里。民国《马关县志》记载“摆衣……其族来自越南。”马关县都龙镇黄氏傣族家谱载,黄氏于清乾隆年间,从广东肇庆当时已被安南(今越南)强占的都龙老街子定居,继而被安南当局封为聚隆总社头目,成为当地土司。麻栗坡县猛硐、南温河地区的水傣梅氏、黄氏,是清朝初期和中期从安南河阳(今越南河江省)先后进入猛硐等地,后因经营特产发财后定居此地,继而成为猛硐、城子上的傣族土司。文山县的傣族是明、清时期因战乱、灾祸等从西双版纳迁入。此地的水傣有少数在安南时是京族,流入定居后自然同化为傣族;如都龙黄氏土司流入前是汉族,流入傣区后受封为当地土司改为傣族。傣族的大多数主要分布在文山、马关、麻栗坡等三县。

2文化习俗

1、语言: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因支系、居住地域不同,语言有所差异,但基本相通。语言机构特点是倒装语序。与各民族交往多以汉语为交际语言。词汇、语法与古代越语有渊源关系。境年尚未发现傣族古代文字。

2、故事:傣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如《祭龙的故事》流传于麻栗坡的南温河地区,载于《麻栗坡民间故事辑》第三集。《娜娥和三倮》(观音和菩萨)讲的是一个贵族小姐与一个贫穷的傣族“卜冒”的恋爱故事,流传于马关木厂地区。《依叶和依玉》讲的是两姐妹,因姐丑妹美,姐姐嫉妒最终害人终害己。载于《文山州民间故事集》第一集。其他还有《龙和虎》、《青蛙骑车》、《鲁班的木马》、《双碧侬》等民间故事。

3、饮食:傣族主食大米,辅以玉米、小米等,特喜糯食。节日食品和风味食品主要有:大粽粑、褡裢粑、糯米粑、辣血旺、灌肠、花米饭、竹筒饭、臭豆豉、酸笋煮螺蛳。栽种和食用青菜、白菜、萝卜、茄子、洋瓜、南瓜、洋芋、芋头、竹笋、辣椒、西红柿和各种豆类,也吃多种野菜。肉食类有猪、鸡、鸭、鱼、虾、牛、马、螺、鸟、蜂、蛇肉等。特喜酸味菜如酸笋、酸菜、酸萝卜等,喜饮酒、喝茶。

4、服饰:境内傣族分旱傣、水傣、红傣支系,各有独特服饰,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和宽裆长裤,青帕缠头。主要区分表现在妇女服饰上。

(1)旱傣妇女:穿黑色高领斜襟长衣,系绣方巾,着长筒裙,系围腰,束发缠头,顶盖两分水房式硬帕,后挂方块银牌,用五色线缀边。衣领、衣肩、胸方巾边用五色线刺绣和钉银泡。老人则用白线刺绣,从中剪断两头开花以代银泡。袖口用白、黄、兰布条镶边。五彩线刺绣的长衣,自称“色”。筒裙较窄,长至脚背,裙底边以绿或兰或白布条镶围,布条边沿压花边衬底,用五彩刺绣成“X型”图案压实,自称长筒裙为“神”。头套宽约两寸,长约五寸,用竹笋壳作底,白布复包,五彩线绣边,钉三颗一组的银泡为头饰,自称“带喝”。

(2)水傣妇女:梳独辫,用兰或青布裹辫盘缠于头上,再用兰布包帕,穿右襟长袍,袍叉开至腰间,彩腰带束之。下穿兰布长裤,前披长围腰。男女喜戴银项链、手镯、戒指和镶金牙。

5、婚俗:傣族实行族内婚,也可以与其他民族通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父母少包办。“卜少”(姑娘)和“卜冒”(小伙子)互相接触,情投意合时,男方主动邀请女方到家做客,征得父母同意后,经过“说媒”、“定婚”、“合婚”(合八字),方择吉日结婚。婚后丧偶,三年后一方可再婚或改嫁(或双方愿意可叔嫂配,但弟死哥不能配弟媳)。纳妾是富有者而纳或不生育而纳。傣族可招婿入赘,仪式简便。闹别扭设酒宴招待双方亲友,拜堂时由主婚人或老人祝词:公鸡要啼叫,母鸡要下蛋,新郎新娘要成家,成了家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傣族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共同当家,多以丈夫为主。子女随父姓,长大后男婚女嫁,无子人家留小女招婿,儿子婚后多分居,老人与最小的儿子共同生活,兄弟共同养老送终,一般谁供养老人谁继承老人的那份财产。

6、节庆

(1)春节:农历腊月中下旬,杀猪、做糯米粑准备过年。三十晚上煮猪头献祖宗,半夜到水边放鞭炮抢第一桶新水求当年有好运;大年初一做汤圆甜食献天;初二打牙祭,先给大红公鸡洗脸后才杀,煮熟后抬到庙里献菩萨,后在家里献祖宗;十五送年,杀鸡、煮肉、献饭等。

(2)二月节。又称“小年”,二月初二舂粑粑,染花糯米饭,杀鸡鸭献祖宗,请亲友来做客,特别要接出嫁的姑娘回来过节(姑娘回来要带小孩、鸡、鸭、肉、粑粑和衣帽等礼物)。这天户主还要集中到龙山“祭龙”,大家出钱买猪、鸡、鸭祭祀,商量公益事务、乡规民约等。人们还要到庙里敬香祈求神仙保佑。青年男女走村串寨对歌,谈情说爱找对象。

(3)六月节:六月二十三到二十五要杀鸡煮肉,做花糯米饭。二十三日天蒙蒙亮就叫小孩赶牛上山放牧,老人给小孩包花糯米饭和鸡腿上山吃,又称“娃娃节”。节日期间,进村寨的大小路口,都要削木刀刀口朝下插在茅草绳上,横拦路口避邪。二十四日到田边地头祭献“田公地母”,祈求五谷丰登。――

(4)泼水节:1948年麻栗坡县的傣族曾在南温河街举办泼水节,后因各种原因而停止活动。1988年3月20-22日,马关篾厂乡靛坡村傣族人民过泼水节。1989年7月26-28日马关大栗树乡倮洒村傣族举办泼水节。

(5)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傣族杀鸡煮肉过七月半,接祖献饭。送祖时根据家族从何地迁来的方向,一路插香、烧纸、烧包,送祖宗回归原籍。

(6)尝新节:农历八月,成熟最早的新谷收回做新米尝新。这天要杀鸡鸭、煮肉献天地、祖宗、牛马,先用肉、饭、菜喂狗。传说是狗在大水灾中把谷种带给人们,因此,先喂狗后人再尝新。

3

1、傣族信仰原始宗教和小乘教。崇敬天地神灵,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神灵或鬼魂,为了保佑人畜平安、庄稼丰收,在村边林下搭个小棚为“笼遮”,农耕时节祭祀祈求保佑。合婚要看“八字”,结婚要选“吉日”,新娘进门要“退车马”祛邪,生病要“叫魂”、“驱鬼”,人死要超度灵魂升天,七月十四要请去世的祖宗灵魂回来,祭献后烧香烧钱纸和纸衣带回阴府。崇拜龙山、龙树、水神、地神、山神、寨神、天神、月亮神、太阳神、七星神等,还信关圣和农神,迷信民间传说的“五海”。现已逐步相信科学,有些信仰逐渐简化。

2、傣族实行棺木土葬。人死后先沐浴更衣,剃头剪指甲,有的还把10个指头用线扎起来,不让弯曲,怕将活人的魂和财运抓走。入殓后停棺于堂中守候,不让猫、狗跳过。出葬日早上,先将棺从家里移至大门外停放,让家属围着陪吃最后一顿饭以表示永别。抬棺起步出葬时,死者的儿孙们由大到小顺序跪在棺材两旁,让棺木从头上抬过两次,儿孙和孝子跟棺哭送。路上要丢“买路钱”(水傣不丢),端公用米在穴底点八卦形,儿孙们顺序跟着围绕棺材转三圈,棺材入葬,再用衣角兜土饶棺三圈,边绕边往棺材上撒土盖棺三把,然后亲友帮助垒坟。在坟后分男左女右立一块石头为“山神”。还在墓碑脚埋入一瓶酒、一个鸡蛋、几颗米。坟前放一支烟筒,坟上插着坟标。儿孙回家用手抓甑子里的饭吃,饭中事先埋着一只手镯,认为谁先抓着就有好运。尔后连续三天送水火和祭饭到坟前,并在家中另设临时牌位敬献,满90天后将“灵魂”请上祖宗供桌,取消临时牌位。

参考文献

1、《文山县志》,县志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7

1、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据《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

2、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干支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为“天”。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龙飞天的日子。苍龙群星一年四时的运行情况及事象规律,在《易经·乾卦》的爻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行至正南中天,对应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在《易经》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爻称“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之位。九五爻“飞龙在天”是《易经》乾卦中最吉利的爻。

(来源:文章屋网)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8

在这个人口不足25万的中原小城,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包括连战在内的3万多海内外华人,前来寻根拜祖。大街巷陌以“轩辕”命名的商铺、路牌,以及“欢迎回家拜祖先”的横幅,无不炫耀着这千年一脉的人文禀赋。

然而,禀赋往往是把双刃剑。就在拜祖大典揭幕前半个月,新郑市区20公里外的始祖山上,一条号称投资3个亿长达21公里的“超级龙”,刚刚露出水面,就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龙抬头

海拔近千米的始祖山,山势起伏蜿蜒,相传数千年前,轩辕黄帝曾在此结坛拜将。备受争议的“华夏第一祖龙”倚山势而建,透过稀疏的脚手架,10层楼高的龙头伸向天空,大有吞云吐雾之势。水泥龙的大龙爪,即便一个成年人站在旁边,也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我觉得我不但冤,而且冤得很。”祖龙的主人李树民声音沙哑,这个宽鼻阔脸,看上去很厚道的河南人,已经好些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一个月前的3月20日,正是农历二月初二,民俗中“龙抬头”的日子。李树民在始祖山工地拉起金色横幅“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建巨龙誓不休!”高调约见河南当地媒体。会现场还大张旗鼓地举行了取“龙种”仪式。

李树民的想法很直接,通过媒体造势,把自己为华夏子孙建世界第一巨龙的伟大梦想,传播出去。按规划,整个祖龙项目最终将达21公里,象征21世纪。龙腹内还将建设轻轨,容纳两辆汽车并行。这个计划投资3亿的浩大工程,将在2009年国庆竣工。“届时,整个始祖山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大的龙文化博物馆’,龙子龙孙都会前来拜祭。”

然而,他的浪漫蓝图,却招来一片质疑声。事态急转直下,李树民始料不及。原本想赶在新郑拜祖大典之前,为自己的伟大项目赚点人气,不料却招来了全国舆论的“围剿”。这个53岁的河南人彻底蒙了。

更让李树民难以接受的是,2007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也从网上得知这一情况。因为始祖山在2005年被评定为部级森林公园,这个规划长达21公里的庞然大物势必造成生态影响。随后不到一周,祖龙公司连续接到新郑市环保局的三份通知:未批先建、立即停工。

看着已经建好的460米龙身,以及为此砸下的2000多万资金,李树民呆望着天花板,半晌说不出话。

接力来的伟大项目

李树民其实并非祖龙项目的始作俑者。就在5年前,他的身份还不过是个普通的建筑承包商。

2002年,一个叫郭圣海的河南华侨主动找到新郑市有关部门,激情推销一个伟大项目。接待郭圣海的人中,有一位是前新郑市委副书记。郭圣海的设想让人震撼:“长达21公里的中华第一龙”、“龙腹内可并行两辆汽车”,还将有一座总储量25亿立方米的汉白玉矿作支撑。至于这么大的玉矿在哪里,语焉不详。

后来,经过断断续续的谈判,祖龙项目被正在努力打造“黄帝故里”品牌的新郑市当作景点项目引进。始建人郭圣海被捧为座上宾,新郑一些建筑老板开始陪他吃吃喝喝,为的就是能从“祖龙”项目分一杯羹。但半年后,郭圣海却让他们大吃苦头――一直未能如约支付工程款。

“这个华侨其实没钱,接工程的时候我就知道。”李树民告诉记者,“但我还是接下工程,当时我就想自己拥有这个项目。”按李树民的理解,“始祖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在这里建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也是最合适、最有权威性的。”

于是,在签订合同时,李树民与郭圣海约定,若对方半年后无力支付工程款,就把该项目过户给李树民。

然而整个项目需要上亿投资,接手这块烫手山芋的疯狂举动,让李树民遭到了公司和家人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始祖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更何况如此庞大的工程弄不好会赔掉一家人大半辈子的心血。

但李树民态度坚决,为了实现自己干大事的梦想,他甚至把分给子女的财产都收了回来,家里的2栋别墅也都卖了。2005年,李树民从建筑公司独立出来,专门成立郑州祖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事实上,李树民确有他的打算。按规划,“华夏第一祖龙”分别设有“孝道廊”、“爱情廊”、“寿星廊”。只要出供金,就可以在龙鳞甲上刻祝福文字,供金从50元到上万元不等。而整条龙将有560万片鳞甲,象征56个民族。

祖龙公司还策划了一个“龙头企业上龙头”的创意,把龙头的位置留下来,留给那些龙头企业。而在始祖山和祖龙肚子里,可出售广告展位,等到人气旺了,景区的配套设施――如医院、学校、度假村又能进行二期运作。

依照计划,他们能获大概200多亿元的收入――这相当于2006年河南省GDp的1.6%。

一条不断变形的龙

就在李树民力排众议,立志“为一代人造一个奇迹”的时候,事情又有了戏剧性的发展。

李树民微胖身躯的背后,记者见到了两位精瘦秃顶的老人――李雄和李伟,这对年过六旬的双胞胎兄弟,身穿相同的红西服绿衬衫,名片写着“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人――雄伟”。

“雄伟兄弟”告诉记者,祖龙的创意最早是他们二人1998年在深圳提出来的。随即从文件夹里取出厚厚一叠策划书,称该策划获得过2000年中国首届策划博览会“策划成果金奖”和“最佳创意金奖”。

在此之前,李氏兄弟跑遍了深圳、泰安、自贡、重庆、岳阳以及北京等地,“每个城市都强烈要求我们在那里建龙,但最后都流产了。”

2006年7月,正在北京密云考察的李雄听说新郑始祖山建了“巨龙”,立即赶了过去。“到那儿一看,龙头高度,还有龙鳞的运作模式,无不跟我的创意一样。”李雄推测,是郭圣海将他在深圳的创意“剽窃”到了河南。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9

关键词:旅游文本;英译;三亚;跨文化视角

国际旅游的发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一胜地。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概论》中曾说:“国外游客和我们之间的接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旅游文本的英译是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其目的除传播基本信息外,更要吸引游客注意力,理解景点丰富内涵,诱发其对目的地文化、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的兴趣,刺激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愿望。所以,从跨文化视角探析旅游文本的英译成为一项重要而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三亚旅游资源文化因素的中西文化对比分析

三亚旅游景点内容上涵盖了滨海旅游、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舞台艺术等。若将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传播给世界各国的游客,了解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中西文化差异必不可少。

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三亚市都举办盛大的中国(三亚)龙抬头祭祀南海文化民俗庆典。龙抬头被译为“DragonRaisingHead”Ceremony。中国文化背景下,龙是海神的象征,有强大的能力并且庇护人民。而其英译让外国游客费解,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具有贬义色彩,是魔鬼撒旦的象征。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用追加注释的方法则更为妥帖,即“DragonRaisingHead”Ceremony-amemorialceremonyforseagod-dragon,whichisasymbolofpowerinChina,足以体现出译本的跨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角度探析旅游资料的英译

(一)景点名称的翻译

景点名称的翻译可分为直译、异译、音译或交叉进行。英译的过程中,选择何种译法,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取决于译者是否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如:“天涯海角”,直译为tianyaHaijiao或意译为theendoftheearth都会让外国游客费解,爱情地久天长的寓意却未能传达。若译为“tianyaHaijiao-whichmeansremoteplaceandsymbolizeloveorfriendshipwilllastforever”,相对就能尽量展现出“天涯海角”的丰富人文精神内涵。

(二)民俗节日的翻译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海南黎苗族同胞隆重庆祝“三月三”这一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很多国外游客穿起民族服饰、跳起竹竿舞,感受黎苗人民的热情。英文简介如下:

onLunarmarch3,HainanLi&miaowouldflocktogethertowishfordoubleharvestinShanlanriceplantationandhunting.nowadays,large-scaleethniceventswouldbeheldinSanyacity,mainlylaunchingsinginganddancingperformance,sportgamesandotherfeaturedactiviteis.

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游客很难理解“三月三”的涵义。因此,在介绍三月三名称时,用副标题更为妥帖,即Lunarmarch3―atraditionalFestivalforcelebratingharvestandexpressingloveforLi&miaominority.内容简介紧贴习俗活动,文化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英语行文风格娓娓道来。足以体现译本中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大型文化演出的翻译

三亚海棠湾著名大型文化演出《海棠・秀》将一个流传于三亚海棠湾的古老爱情传说以国际流行的“秀”的形式搬上舞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其部分英文简介如下:

“SpiralShow”tellsataleaboutancientloveinHaitangBay,Sanya.a’ming,anarchaeologist,firstdiscoverednautilus,anancientsacredweapon.……hereliesthebattlebetweengoodandevilthatisplayedouteverynightinSanya.

这段简介概述了《海棠・秀》的故事梗概及历史来由。采用插入语,解释说明的表达方式,以及“thebattlebetweengoodandevil”等英文惯有的行文习惯和相类似英语文化背景的表述,大大提高文本翻译的接受性(acceptability),提高与国外游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结语

国际旅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旅游从业人员的高度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高效的跨文化交流尤为重要。因此,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源语言符号,而且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破译源语非语言符号―文化的内涵,才能将三亚旅游事业推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2010.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10

在雨水这一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都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雨水时节没有多少农活要做,只不过是油菜要施一点花蕾肥,利用早晚一点时间就可以解决。

这时,年的气氛还没有减退,而且更加红火。过了上九(正月初九)才开始舞起来的龙灯、狮子、采莲船,方兴未艾,正玩得热火朝天。玩龙灯也很有讲究,名堂也多,像“二龙戏珠”、“九龙下海”、“斩金河老龙”等,舞龙的数量不同,玩儿法也不一样。

像“二龙戏珠”,就是两条龙共一个“珠”,两条龙时而并列,时而两头相向,时而排成八字。总之要变幻各种阵数。龙灯要舞到二月初二才结束。

这一天为“中和节”,也叫“龙抬头”。也是土地公公诞生的日子。

这天晚上,人们把舞了二十多天的龙灯舞到河边,卸下纸糊的龙头龙尾,放在河里事先准备好的一捆稻草上,烧过香纸后再点燃化掉—这叫放龙回龙宫。

最受人们看重的要数草把子龙灯,据说,它有驱邪逐鬼的功能。当草把子龙灯进入人们家里时,家里有小孩的,大人们都要引着小孩从龙灯头底下穿过,以龙体附身,让鬼神避开。

乡戏、皮影也是过了土九才开始的,这时,一些杂耍艺人拜年都拜得差不多了,有了足够的时间出来玩耍。唱戏要唱到麦子黄才收场。这里有“拜年拜到十七八,唱戏唱到麦子黄”的说法。有一些年轻人则是以看戏为借口,出来私会。

一到割菜子麦子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地里有一块一块的菜子麦子像打了破的,巴在地上。这就是青年男女们的杰作。

元宵节也在雨水前后。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夜谓之宵,故名元宵。是日,有吃元宵、观花灯的习俗。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描述了当时的元宵节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吃元宵,即吃汤圆。汤圆的谐音为团圆,象征着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