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十篇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十篇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02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3-02

实验室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置各种突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技术支撑,其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既是校准实验室管理中一项最系统、最基础、最专业的工作,也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日常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依据《计量法》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谈谈实验室管理经验。

1组织与机构建设是前提

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一套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首先疾控机构的实验室必须依法设立,并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实验室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认可,并取得合法的计量认证证书,才能向社会出据公正的实验室检测数据与报告,这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最基本前提。其次,疾控机构的法人必须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三、实验室应成立部门齐全的管理组织,如质量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文件控制管理部门、环境条件保障部门、质量控制管理部门、检测报告管理部门、内审和管理性评审部门等等,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人员,各部门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发挥实验室的最佳效能。

2制度建设是保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承担多项技术支撑职能,它一方面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另一方面,又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各种卫生执法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所以,实验室的各种硬软件要求很高。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规范的、涵盖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包括:①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②岗位责任制度。③考勤制度。④奖惩制度。⑤科研教学管理制度。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⑧事故分析报告制度。⑨信息管理制度。实验室在健全上述九个最基本的制度同时,还必须加强制度的有效监督执行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应有详细的执行记录。只有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养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做事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保证实验室的各项日常检测工作有法可依、有彰可循。

3仪器设备管理是关键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的种类和标准,是反映一个实验室检测技术手段和日常实际检测能力的重要评判指标。根据国家《省、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按标准配备有a类(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B类(按照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C类(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求应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仪器,三类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检测技术标准和检测参数各异。笔者认为,仪器设备配置到位,只能反映实验室仪器硬件要求到位,要想使配置的仪器设备真正发挥效益,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才是最关键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复杂而琐碎,根据本单位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要想做好该项工作,一、实验室必须建立规范的、种类齐全的检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台帐。二、实验室必须建立详尽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并按不同的种类和数量分类建档,一台一档,便于查阅。三、根据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属于计量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取得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保证量值准确合法:对于实验室内非强制性检定的和校准证书没有有效期规定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员可结合实际检测的要求、使用频率、使用环境、检测的参数和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采用标准的校准方式,对校准结果给予确认。四、各类仪器设备必须建立详尽的计量检定和实验室校准记录资料档案。五、仪器设备在有效检定周期和实验室校准期内,必须按标准的方法,对实验室开展各类检测工作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工作,并对实验室所有投入正常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维护和维修保养工作情况进行详尽的文字资料记录。六、对实验室内所有的仪器设备一一建立详细的身份标识卡,并按仪器的性能和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状态标识。

4质量管理是核心

质量是疾控机构实验室生存的基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准确、真实、有效和合法的最根本的保障性措施。如何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实验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有效的组织机构框图,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关键岗位人员和及其职责。三、实验室应建立包括其所有开展检测工作涉及领域的具体质量管理体系,并使管理体系文件化,该项工作具体为:编制运行有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并对上述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四、根据实验室每年制定的管理性评审计划,切实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性评审工作,对管理性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跟踪验证,并对整个管理性评审工作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出据书面形式的管理性评审报告。五、根据实验室每年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计划,实验室每年必须进行二次以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对质量体系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有效地明确相关部门和具体的人员认真落实整改,并做好详尽的内审工作记录,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标准的实验室内审工作报告。六、聘请实验室质量技术监督员对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并详尽记录日常检测工作监督工作情况。七、制订详尽的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计划与方案,认真开展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工作,并做好详尽的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记录。八、实验室必须选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的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具体参数的检测。九、制订实验室样品采集、运输、接收、保存、处理的规范性管理程序文件,保证样品检测工作质量。十、规范建立实验室检验报告编制、发放、审核、签发、保存和各种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的程序文件,保证实验室所出据检测结果与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5安全管理是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很多常规检测项目为传染性很强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毒理学指标,这些病原学和化学毒物因子都会对人的生命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依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等法律法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要想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以文件的形式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并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人和职责。二、制订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以程序文件的形式规定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三、按标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准入、上岗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四、切实加强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样本、参考菌株、毒株和剧毒化学品的管理,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五、严格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加强实验室生物废弃物和化学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工作,并详细记录规范处理过程。六、制订严格的实验室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理程序,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七、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防火、防盗和计算机安全知识,并对实验室日常安全情况进行规范的检查,对安全检查情况予以详尽的文字记录。

6绩效管理是目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科研能力、客户服务水平,是实验室履行其职能的具体体现。实验室的工作绩效可以从工作量、检验项目数量、服务客户水平、实验室科研能力、实验室工作人员发表著作和论文情况、实验室科研教学情况具体来评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加强实验室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不断优化实验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应该不断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增加检验项目数量,积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实验检测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发表科研专著和科研论文,实验室多出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最佳发挥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实力,才能更好的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对各种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置突发疫情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具体工作,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研究它的特殊性、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措施;江苏吴江

兽医实验室承担着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主要任务,是兽医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的重要技术保障和依托,而县级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监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轻重的作用[1-4]。近年来,国家对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农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兽医实验室。2008年以来年吴江市按照江苏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下达要求,共投资350多万元改建了吴江市(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和全市基层动物防疫站(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采样诊断室,实验室硬件设施、仪器设备以及人员素质均有较大提高,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科学规划,明确设计标准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吴江市积极探索发展以区域特色为重点的生态畜牧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畜禽产品加工业和以优良品种为先导的种源畜牧业,2009年全市出栏生猪20.6万头、家禽206.2羽、湖羊3.5万头,生产鲜蛋6985t,加工蛋品3.5亿枚,出孵苗禽2.4亿羽,畜牧业总收入达到10.924亿元。畜牧业是吴江市农业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原来的兽医实验室因面积小、设施少,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动物防疫工作需要,需要进行改建。为此,根据吴江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和各级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利用原有的一幢400m2的小楼来改建兽医实验室。为确保实验室布局的科学合理,请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兽医实验室的专家帮助规划设计,由专业公司进行施工设计,要求实验室配备好准备室、解剖室、血清室、细菌室、病毒室、pcr室、精密仪器室、病料留样室、技术档案室等功能用房,并按照生物安全二级的要求进行装修,病毒室采用负压装置,洁净度10万级,细菌室配备了洁净度万级的无菌室,并在细菌培养操作区域安装百级层流罩,做到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确保各功能室的配置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5]。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并专门建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动物疫病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管理,吴江市畜牧兽医站按照领导部署和省实施方案要求,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坚持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要求、使用高效率,确保建设标准符合设计要求。

2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为了推进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吴江市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又自筹资金增加投入,促进兽医实验室的提档升级。一是增加基建投入。按照江苏省要求,县级兽医实验室面积不小于200m2,但考虑到建设的长远利益,吴江市尽量提高建设起点,投资71.7万元,用于兽医实验室400m2的土建改造和净化装修工程,保证实验室分区科学、功能配套、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畜牧业和疫病防控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增加设施投入。在配足省规定的县级兽医实验室应配备的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为提升吴江市兽医实验室的档次,还自筹资金15万元,添置了1台pcr仪、1套凝胶成像系统、2台生物安全柜,增强了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扩大了检测项目,并在保护实验人员、保障生物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吴江市的兽医实验室可以进行细菌、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寄生虫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等,开展抗体监测、疫情监测和疫病诊断,为促进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3规范管理,严格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兽医实验室的操作水平,在完善仪器设备配套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做到规范管理,严格操作。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实验室要求,先后制定了《吴江市兽医实验室工作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操作程序与规范》《吴江市兽医实验室工作流程图》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记录归档,并做好制度落实工作,定期组织试验室人员开展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培训和研讨,使每个实验室人员熟悉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报告审核、流程,强化实验室档案管理,完善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管理,促进实验室有序运转。二是完善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认真落实实验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册,定期开展保养维护和校验,并及时做好维护和使用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性能。三是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充分发挥生物安全柜的作用,做好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的学习和防护措施的落实,严格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做到安全运行,不留隐患[6]。

4积极运转,及时发挥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大力支持。一是配足技术力量。吴江市兽医实验室在已拥有4名硕士的基础上,2009年又引进了1名博士,并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检测技术。二是配足检测资金。近年来,吴江市财政每年安排实验室检测经费不少于10万元,其中2009年安排了15万元,保障了检测试剂和其他易耗品购买,促进了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转。每年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吴江市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实验室监测计划,加强疫情和免疫监测,在做好春防、夏季补免和秋防三大突击行动免疫监测的同时,加大平时的抽样监测力度,搞好奶牛“两病”监测,对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原因,找出不足,及时改进。2009年,实验室在抗体监测方面共完成禽血样635份,猪血样327份,牛羊血样54份,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镇站,对不合格的场(户)及时排查原因,督促补免,跟踪监测,确保抗体保护率达到80%以上。同时,平时注重采样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采样工作和检验操作的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发挥更大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张险朋,朱燕秋,王健青,等.浅谈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0):117-118.

[2]农业部不断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2):50.

[3]项玉燕,王世清,胡晓青.浅议加强县(市)级兽医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j].浙江畜牧兽医,2001(3):26.

[4]张海燕.基层对兽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养殖技术顾问,2009(1):139.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3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详细探讨,从实验室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等元素角度进行分析。在对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目的在于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整体检测质量,保证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是其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日趋完善,为疾控工作以及卫生监督作出积极贡献,尤其是实验室检测工作对推进公共卫生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践调查和应用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要求不断提高,检测样品种类呈多样化发展。为满足现代检验需求,保证检测精准、可靠,要积极采用有效控制手段,增强实验室各检测环节可靠性,保证整体控制状态。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素

1.1人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检测人员、辅助人员,是检测工作的实施者。实验室人员与实验室质量控制有着直接关系,其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等都决定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实验室人员具备多方面条件,首先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对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原理准确把握,同时对影响实验室各因素能够应用合理方法适当控制;其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能够进行规范化操作;最后要求实验室人员要通过专业培训,持有专业证件上岗[1]。

1.2仪器

近年来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检测设备更加先进。在实验室检验工作中较大部分检测项目都要通过仪器设备完成检测,因此,仪器设备的应用对实验结果有着直接影响。实验室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另外,在对仪器设备检定周期内,还需辅助期间核查,对使用频率较高、性能易出现不稳定的设备进行核查,避免由于设备不稳定性影响最后检验结果。期间核查可通过仪器对比、单点自校等方法,完成核查后实验室要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从多方面判断出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等指标,保证设备均在检测要求范围内方可继续使用[2]。

1.3材料

实验室材料主要包括化学试剂、水等其他相关试验材料。材料选择与应用对实验检测结果有着较大影响,若由于试验材料低劣甚至会造成实验失败。所以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根据实验具体需求确定应用材料的浓度、纯度等相关系数,只有在严格的选择和控制下才能保障实验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进而保证其检验质量。

1.4方法

在进行实验前对检测方法的选择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卫生学标准等,若特定实验中明确指出检验方法时,可根据客户特殊需求选择针对性方法。若暂缺乏以上几种标准可对文献进行查阅,或参照相关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等,采用某种合理的实验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实验方法时要通过空白测试、精密度试验、应用有证标准物质等多种形式进行验证,只有保证合格批准后才能该方法进行实验[3]。

1.5环境

实验室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也存在一定影响,如实验室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对实验设备应用的敏感性都有一定影响。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中总结发现,实验室中由于相关项目实验产生的废气对试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实验室人员也有一定影响。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2.1质量控制体系

为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构建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以有效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要素与技术要素,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预防措施及内部审核等”,“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等”。规范化管理体系下使实验室质量控制得到有效认证与认可,进而促进实验室管理规范运行。

2.2内部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是从空白试验、有证标准物质检测、不同试验仪器与人员对比等。通过内部质量控制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质量稳定性情况,并对试验环节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发现,最大限度较少随机误差。通过内部质量控制能够对同一批次测定的精密度进行评估。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检验过程中,结构中样品种类较多,检测项目多样化,在进行每一批次的检品中一般会应用到两种质量控制方法。针对实验室检测人员内部考核工作要定期举行,通常一年至少一次,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检测以及保留样品再测定等[4]。

2.3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对加强实验室整体质量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外部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实验室之间对比以及综合能力验证等措施实现。外部质量控制能够弥补内部质量控制的不足,对内部质量控制忽略的问题进行再检查,对存在的误差进行判读。同时外部质量控制能够对检查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评估,对比各实验室间进行对比分析,对存在的差异进行矫正。实验室质量控制要在年初时制定质量保障计划,结合检测项目和检测样品进行拟定实验室相关考核项目,并预先制定本年度实验室之间对比项目。所拟定规划中实验室之间对比以及能力验证等相关项目应最大限度覆盖实验室各类检测样品,目的在于保证质量控制结果反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依据外部质量控制情况,进行问题发现和总结,并及时找到原因,通过有效控制手段对内部质量控制进行调整,提高实验室整体质量[5]。

3讨论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影响其质量控制的因素较多,包括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环境等。为有效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进行措施应用和完善[6]。为满足现代检验需求,保证检测精准、可靠,要积极采用有效控制手段,增强实验室各检测环节可靠性,保证整体控制状态。实验室要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并从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出发,有效保障实验室质量合格,进而提高实验室检测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罗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实验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3,29(20):2707-2709.

[2]陈夏芳,虞晓珍,王鸽.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外部审核不符合项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4):598-599,608.

[3]陆娟,史玉坤,殷红.2007年-2013年5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0):1669-1672.

[5]唐孝富.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与能力提升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6):3304-3306.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4

①可以分解、细化和落实的各类病理制片流程,让精细化管理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以此来提高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制片质量与制片效率;②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室等级,参与iSo15189、CnaS-CL37JCi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等的认证与考核,提高病理诊断与技术行业的等级、地位和公众信任度;③可以让病理技术实验室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研究与应用各类新技术,为它提供平台与支撑。

2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欧美先进国家病理学技术实验室的功能与定位十分明确,有资质的实验室平台、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和完善的质控体系,而且需要通过相应协会的认证,颁发证书后才能开展实验。在美国,病理技术实验室需要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认证,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病理学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通过了国际病理资格认证。我国病理科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落后于国内同级医院的实验诊断科室。随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实验室认证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卫生部2009年《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颁布,以及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工作的开展,对病理科的建设与管理有法规上的支持,对评审、认证与考核有了明确的要求,各技术实验室规模与框架已建立,人员、设施、操作标准也已逐步完善。但管理模式还不统一,管理细节尚有盲区,需要研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病理制片的质量和效率。

3我科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具体实施细节

3.1设置各二级实验室圆形展板

在病理技术各二级实验室中,细化分析制片操作流程的各个步骤,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精细化管理措施,放在台面圆形分页展板上展示,可一目了然。内容有各实验室的简介、工作制度、收费标准、技术人员资质等级、操作流程、质控标准、培训考核、持续改进、仪器设备保养维护、试剂使用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措施,以及实验室的长、中、近期目标,室间、室外质控记录及人员继续教育和科研合作,共15项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办医政发[2009]31号)、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2004.4)、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病理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7:2012,17025)、JCi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版)以及2013年江苏省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建立的,有标准和规范,内容详细,对病理技术室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有极大帮助,也为今后病理技术实验室参加各类检查、评审、认证、考核打下基础。

3.2明确各类技术人员的分工、操作权限以及岗位责任制

三甲医院病理学技术岗位职责一栏分为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5级,各级人员在各类病理制片中有不同的分工与职责。我科的病理技术操作权限、晋级,是在人员职称等级的基础上再按制片项目分类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授权上岗、质控评估后逐步升级,复评再授权升级进行的。等级分为:简易等级,常规等级,复杂等级。简易等级是指新职工(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通过各类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资格,可以进行简单标本制片,职称为病理技师;常规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5年,复评授权升级,可进行常规标本制片(不含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职称为高年资技师或主管技师;复杂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10年,复评再授权,有高质量的制片,可以进行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制片,职称为高年资主管技师或副主任、主任技师。我科现有病理技术人员4人,中级职称1人,高年资主管技师授予复杂等级操作权限;初级职称3人,1人从事病理技术10年以上,1人从事病理技术5年以上均授予常规等级操作权限;1人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授予简易等级操作权限,上述人员均有本科学历,通过(常规石蜡制片、细胞学制片、iHC、冷冻制片、FiSH、已开展分子病理学制片项目)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质控质量等综合评估后,由科室授予操作权限,每年有复评再授权,现有操作权限持续的评审,比较公平、公开,有效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岗位责任制方面,从两个方面入手,①主观上加强人员责任性教育,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②客观上制定定期质控与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在科务会和质控安全管理会议上分析,针对隐患和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加强措施、完善流程、有整改落实记录。如细化分析病理技术各实验室用电情况,区分哪些是持续不间断用电、哪些是工作时用电,一般冰箱、自动脱水机、冷冻切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水域式烘箱为持续不间断用电;自动滴蜡机、烘片仪、电炉、离心机为工作时用电;对于工作时用电的线路使用定时供电,即设置定时控制器,在工作日和工作时间通电。日常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电源,避免电器引起火灾。科室所有冰箱的温度监控通过物联网的“冷链”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措施较为先进。

3.3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随着病理学技术的发展,病理技术实验室要逐步通过国际标准化认证(iSo15189,JCi等)的趋势。我科2012年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科主任、诊断组和技术组的骨干以及专职秘书组成,负责对病理诊断与病理制片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内容包括: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工作制度、实验流程、质控与安全管理、培训考核授权、持续整改、仪器设备维护、各类试剂安全管理与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等方面。原则是岗前培训、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培训内容分为:业务技术(各项制片的流程与规范),公共安全(消防常识与演练、危化、有毒试剂的安全使用与应急预案、废弃物品的分类处置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是根据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操作是否合理规范来进行不断督促与改进。秘书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日常性事物的前期协调。

3.4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大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017-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数量相应的增多。但是计算机实验室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承担了不同专业教学的任务。这不但加重了计算机实验室的负担,而且还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诸如软硬件故障、计算机病毒等问题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实验实训教学。因此,建立高效适用的计算机实验室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1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现实意义

大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任务主要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学习和科研,抓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教师的意义。在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的各个环节的教学,同理论教学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形象的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教学,对于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对学生的意义。计算机实验室对于学生的学习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每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课或课余的时间到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练习、巩固。同时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是晦涩难懂的,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领悟。实践证明: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巩固新知及理解问题,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大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很多大专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并未合理的使用,计算机利用率不高,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主要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承担的任务繁重

在大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需满足不同专业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上机课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不同的实验实训内容往往需要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与此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成来满足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上机学习需求。此外,计算机实验室还要承担计算机考试任务,面向社会的各类认证考试,课余时间的开放等问题。计算机实验室日常承担的任务繁重,这就加大了实验室维护管理的难度。

2)软硬件故障频发

由于大专院校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并且中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开设程度没有统一的规定,这就致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学习时,经常会有意无意的进行误操作,诸如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软件、更改系统配置、设置登录系统的密码、修改CmoS设置、甚至对注册表进行修改进而破坏系统注册表、带电插拔键盘鼠标、在关机或开机的过程中插拔移动存储设备等,这些都将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向来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一个大难题。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途径有很多,移动存储设备的普及与使用,都有可能使计算机感染病毒。有的学校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开通了网络链接,使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对外交流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是这会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危险,计算机将会出现不明邮件的下载和恶意病毒的攻击的现象,除此之外,当学生不小心访问了某些染有病毒的网站时,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程序将涌入实验室,轻者会造成机器运行速度变慢,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学习。

4)实验室卫生问题突出

良好的卫生环境不仅对于教师和学生有好处,而且对于计算机也是百利无害。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产生的静电会吸附灰尘,堆积的灰尘对计算机的损害极大,所以应该经常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打扫,清除地面及桌椅上的灰尘,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最好穿戴鞋套。

3大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机制

随着实验室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课程多样化对实验室提出的软硬件要求也在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必要性也在日益凸显。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机制。

1)制定科学的上机管理制度

建立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是有效管理实验室的前提,是实验室进行高效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个人。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应指定人员在下班前检查好门窗等有关设施,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工作。定时打扫实验室,做好实验室的防尘工作,注意通风和散热,调节温度和湿度以延长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寿命;定期对鼠标、键盘、电源、网络故障做排查,以保障学生正常使用实验设备。对学生也应该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将上机应遵守的各项规则以及具体的惩处进行明文规定,并且严格执行。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从而不仅可以起到事后惩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规章制度的事前预防作用,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损坏计算机的行为发生。

2)采取措施保护软件硬件

对计算机的管理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管理,以此来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首先,对于软件的保护,可以利用还原精灵软件对系统文件进行保护。还原精灵软件的核心是Ghost备份软件,在安装时在硬盘中分割出一个分区,用来存放备份,在需要时可以进行一键恢复,即方便又安全。为了保护备份文件,防止其被误删、破坏,该分区是隐藏的,从而起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其次,对于硬件的保护,最主要的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对系统硬件进行保护。硬盘保护卡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的底层,它的兼容性好,不依赖于硬盘,并且支持多种数据还原方式、不占用硬盘空间,且安装和使用过程简便。硬盘保护卡能够保护系统资源和硬盘文件不被更改,同时可避免用户把“垃圾”文件装入系统,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3)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不言而喻,会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及文件系统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病毒,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致使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目前病毒种类多,传播的周期大大缩短,而且比以往更具毁灭性。对于计算机病毒应该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的教育,从而增强其病毒防范的意识,并健全上机登记制度,对病毒进行及时的追查、消除,不致扩散。其次,应安装权威杀毒软件,并及时修补升级,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查毒、杀毒;对于一些已知的计算机病毒应安装免疫软件、修补系统漏洞、限制系统功能的方法来进行预防。除此之外,一旦发现有计算机感染病毒,应及时隔离传染源。对病毒进行追查、消除,使其不致扩散。另外,对不需要与外网连接的计算机实验实训项目,可切断与外网的连接,避免病毒通过网络传播,保证计算机正常有效地工作。

4)做好实验室卫生管理工作

实验室的卫生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管理员不仅需要做好实验室的卫生整洁,还需要做好计算机的清洁工作。还应定期对实验室的计算机进行清洁,一般情况下应每天对实验室做一次清理,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机箱、键盘和鼠标等外部设备和计算机桌面都应每天清理一次,因为主机板上的插卡与主机板的接触片若是布满灰尘,开机时很容易烧坏板卡。同时还应避免显示器受到阳光的直射,实验室应安装遮阳窗帘,减缓显示器的老化;计算机实验室机器多,散热量大,尤其在夏天室内温度很高,应在实验室内安装空调,保持适当的温度。由于每天上机的人数比较多,应针对学生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应穿鞋套,以保证实验室的卫生质量。

总之,大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系统维护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的迅速升级,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必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规划管理,制定各类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对于高校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而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智飞.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5).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高等院校

 

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以信息知识为重要资源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上机人员使用频繁而且在一个实验室的环境中,经常要满足上机人员各种不同的上机需求,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等故障。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发生,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软硬件易于损坏

为了满足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要求,每台计算机需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又要安装各种应用程序。这使得重新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上机人员私自将个人硬盘、U盘、mp3、光盘等带入机房,在硬盘或服务器上放置大量的个人文件,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有大量的感染病毒的文件也被放置在计算机内[2]。

(二)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

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一般是每天从早到晚,使用较为频繁,一部分上机人员不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加上上机人员较多,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一般要使用空调,空气、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1]。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

(一)计算机软硬件的管理和维护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维护一般是要在每学期开学时重传一遍系统和定期做文件的备份。因为在正常的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有时会不小心误删了文件,严重的话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事先做过备份,那就不会出现问题了。也可使用硬件还原卡等,这些硬件设备或功能软件都可以在重新启动系统时使系统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工作,对计算机危害最大的是计算机病毒。为了对计算病毒做有效防范,应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建立多个防护层如:访问控制层、病毒检测层、病毒层等,有效遏制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精密的电子设备,对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及电源稳定性都较为敏感。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是延长硬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打开机箱检查接线、插口等有无松动。内存条、显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净,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等一些常见故障;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关闭显示器,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拆装硬盘时要尽量避免振动,以防损坏硬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禁止带电拆卸设备,维修时要先释放人体静电,可以用手触摸大的金属外壳,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干手后再行操作,以免产生静电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3]。

(二)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在计算机实验室里要尽量避免灰尘,防止静电,上机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必须换上实验室的专用鞋套。实验室中的湿度和温度都不能太高,要经常开窗换气,利用实验室空闲时,彻底打扫卫生,键盘、鼠标定期用无水酒精消毒,以防止病菌在实验室内传播,影响上机人员身体健康。尽量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0℃~3o℃之间,湿度控制在在30%~80%之间,特别是在夏天要注意降温和防潮[3]。

(三)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要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了防范计算机设备被盗,在离开实验室时,应锁好门窗,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严格管理,以防有人冒充上机人员进入实验室。在放长假期间应在实验室门上另外加锁,做好值班安排。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特殊性,更容易发生火灾。要预防火灾的发生,离开实验室时应断开开关电源,以防长时间通电造成火灾;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线路要立即进行线路整改。在实验室显著位置放置干粉灭火器,以防万一。

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管理也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了解本学期上机实验的学院、班级、人数、课程内容等,然后根据其课程设置、设备数量等安排上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做到统筹管理,既能保障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实验设备。

总之,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做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应以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工作出发,使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少东.计算机专业机房管理的技术手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4,2(1):67-72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来源;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34-01

医学检验实验室每天处理大量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这些标本通常含有各种感染性致病因子,如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动物、植物或整个环境都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危险。特别是2003年SaRS期间,国内外相继发生实验室SaRS病毒泄漏,致使SaRS暴发流行,其突出特点是院内传播和医务人员的感染。因此,强化医学实验室相关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做好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避免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或造成感染性致病因子的扩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谈谈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危害的主要来源及生物安全防护。

1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危害来源

1.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在采集标本时操作不当,病人身上所带病原体可能传播给标本采集人员造成感染;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标本外溢、喷洒、容器破裂等,不仅会使标本运送人员感染,也有可能污染环境,形成潜在的污染源。

1.2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是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最重要环节,除了已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外,许多微生物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而发生传播。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标本,还可通过某些实验室操作,如针刺、刀片、破试管、玻璃割伤等途径发生接触感染。1984年美国报道了首例由针刺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医务人员,随后不断有报道。据统计,在所有因实验室事故引起的获得性感染中,针刺伤占25%,切割伤占16%。另外,由于一次性手套的破裂,与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也可能发生感染。

1.3实验后标本的处理:实验完成后,废弃的标本、试验器材、培养基等各种物品,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造成二次污染。

2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2.1掌握生物安全知识,树立生物安全意识:由于我们医学教育的缺陷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安全教育。对某职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该校医学检验专业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这些知识的认知率极低,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因此,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所有进实验室工作、实习或进修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以及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生物安全教育,让广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成为既懂检验,又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专业人才及为重要。

2.2规范实验室建设,配备生物安全防护设备:2004年,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两个规范性文件对实验室建筑、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医学检验实验室应严格按这两个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功能分区,并根据生物危害等级建立相应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配备相应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2.3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实验室的安全,1983年wHo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这两个手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金标准”;我国也于2004年11月由国务院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规范性管理制度,使各种实验和与实验相关的操作和行为制度化。

2.4加强技能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熟悉常见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所致意外事件的方法等。如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结束或离开实验室时,防护用品应先消毒、后摘除,随后必须洗手;标本采集时,操作者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开盖以防微生物气溶胶的吸人;尽量使用全封闭系统,以减少检验人员在标本采集、运输、处理、上机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与标本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等。总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克服侥幸心理,加强普及性预防(Universalprecautions,Up)的理念。

2.5定期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学检验实验室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血液抗体检测,建立本底血清库,并记录入健康档案。应对操作人员提供常见传染病的有效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对孕妇等易感者应调离生物危害等级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员工生病时应及时报告,尽早查清病因,必要时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3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物危害意识的加强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认识的深入,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取得许多进步。然而,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目前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如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完善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亟待加强,安全设施需要完备等。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实验室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职业暴露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生物安全保障和管理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生物安全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对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规范管理;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和贯彻力度等。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和环境污染。只有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才能将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渠道,使医学实验室更好地为人们健康服务。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生物安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

生物安全(biosafety)指的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1]。而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是我国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科研单位、医院、高校等重要场所管理及工作学习人员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

早在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来增强人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重视。但是,2003年9月到2004年初在新加坡、台湾以及北京连续发生的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事件,2005年的H2n2流感病毒样本风波,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东北某农业大学发生严重的布鲁氏菌实验室感染事件[2],这些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又一次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是具有对周围环境和教师及学生造成潜在生物危害的主要场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校的生物安全工作。

1实验室功能介绍

我校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微免实验室)主要由以下几个独立实验室组成: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医学免疫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分别承担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教学对象主要是五年制高职护理、助产、涉外、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

2学生实验现状分析

2.1专业层次不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的学生为高职护理等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她们的医学知识相对薄弱、对病原生物的认识也刚刚开始。而对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和免疫学实验室来说,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会有交叉,既有刚刚接触微生物学检验基础和免疫学检验基础的低年级学生,也有即将面临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无论在知识储备、操作技能还是安全防护意识上都有一定差距。

2.2生物安全意识弱

初次进入微免实训室的学生,都是低年级学生,她们年龄偏小,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面对一些形形的病原标本兴趣浓厚。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有:声音过于嘈杂、未经允许触摸标本、实验过的标本随意丢弃、带与实验无关的东西进实验室、防护服穿着不当等等问题。而且按照教学进度,学生是先学习免疫学再学习微生物学知识,也就导致第一次实训课时,她们并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实验室环境会对她们有什么样的潜在危害,也没有很好的生物安全保护意识。检验专业的同学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在做一些脓汁标本、大小便标本检验时依然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容易造成环境的生物污染。同时,实验室也保存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标本,如: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炭疽杆菌等具有强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他们在操作技能上不熟练也有导致菌种泄露造成生物污染的风险。

2.3实训内容安排不合理

对于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学习中,往往是先学习免疫学,再学习微生物学。所以,学生没有学习到微生物学的知识就进行入微免实训室免疫室进行实训,这也造成了她们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微生物会对她们和环境造成什么影响。而且由于实训场地限制,有些实验采取分组进行,同学之间有着较强的互动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安全危险因素的传播风险。

目前我校微免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学工作,由于学生数量庞大,且层次不一,尽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但是生物安全工作仍然是每次实训课上教师要反复强调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人员发生职业病危害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5-7倍[3],所以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提高她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3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方向

3.1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对开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力[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实验室,里面存放着很多具有致病性质的病原生物,为了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老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工作人员执行生物安全相关规定》、《生物安全工作内部自查制度》、《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规定》及《发现存在生物安全问题时的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等。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微免实验室也制定了微免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仪器室管理制度、准备室管理制度、大型仪器操作规范等来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避免实验室生物感染情况的发生。

3.2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举办生物安全管理为内容的学习班,通过学习提高相关人员特别是微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转变观念,为做好生物安全工作起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学生,如护理、助产、检验等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她们负责标本的直接采集和检验,如果不注意生物安全,其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平时的实训课中,更应该加强对她们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帮助她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包括学习学校制定的各种生物安全制度、认真研读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生物安全专题培训等。

3.3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勤学苦练增强专业技能。如对于护理、助产专业,要加强消毒灭菌操作练习,这些工作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5]。对于检验专业来说,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临床标本,各类标本中都有很多未知的病原生物,这就要求他们更应加强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6]。学生在实训操作前应穿好工作服,必要时还应该带好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认真听老师讲解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实训。对于涉及病原性细菌的接种、分离、培养等操作时,要严格要求无菌操作,操作过程要规范、切忌毛手毛脚,避免危险性病原生物对自己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进行免疫学检验实验时,由于涉及大量的具有传染性的血清标本,如梅毒阳性血清、乙肝阳性血清等,操作时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其经过皮肤伤口感染。

3.4科学合理安排实训内容

对于实训内容的安排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于一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实验内容最好先安排微生物学内容,因为实验室存储的各种病原生物是最主要的生物安全危险因素。对微生物的了解可以帮助她们树立无菌观念、为今后的实训内容打下安全基础。

3.5杜绝各类生物安全隐患

任何实训课上,老师都要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认真指导。杜绝学生在观察细菌培养物、病原性细菌鉴定、临床标本鉴定等实训课上发生菌液等危险因子的外漏。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老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做好消毒灭菌措施,必要时,汇报实验室管理人员妥善处理。

综上,生物安全建设依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作为一所医学类院校,良好的医学素养是我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而生物安全素养作为医学素养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在工作中的自身安全。虽然工作之后也有诸多培训,但在学生阶段对她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生物安全牵涉到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关系着我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我校将继续改进生物安全相关制度、规范实验室使用规范、改善教学内容、对老师和学生严格要求,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杜绝任何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BluesteinDL.theroleofgoalinstabilityandcareerself-efficacyinthecareerexplorationprocess[J].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1989,35:194-203.

[2]任向宇,张明昱,李恋,陶格斯,卢莎,牛燕,包丽丽.病原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7):155-159.

[3]吕云妮.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164-165.

[4]张洁,朱昌平,马文哲,等.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2,15(1):195-197.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9

护理质量督查记录

护理部专项督查记录

医院感染专项督查记录

护理部专项督查记录

一二一团医院检验科Sop文件文件编号:SHZ121tYY-JYK-01a/o

一二一团医院东野分院检验科概况

农八师一二一团医院东野分院建立1956年,检验科现有工作人员3人,全部是中级职称,大专2人,中专1人,。设有标本采集与处理、生化检验、免疫检验、临床血液检验、配血共2个专业组。

主要仪器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细胞五分类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等一大批的先进的检验设备。

检验科开展的室内质控:常规生化项目41项、电解质3项、免疫项目11项、化学发光7项、血常规、血凝、尿十项HCG等项目。

检验科参加的室间质评:兵团的生化、临床血液项目的室间质评。

为全面提高检验科的服务质量,使检验报告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检验科几年来一直在争取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中国国家认可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标准。2008年检验科按照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标准来制定检验科质量手册及工作程序文件,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本质量手册为准则开展各项工作,并不断使其完善。

检验科负责人:唐永忠电话:[1**********]

地址:新疆农八师一二一团医院东野分院邮政编码:832062

检验科工作人员一览表

仪器设备一览表

附加3授权签字人情况表

报告解释人员

一二一团医院检验科Sop文件文件编号:SHZ121tYY-JYK-02a/o

授权书

为确保检验科质量工作和技术工作按照iSo15189:2003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经医院领导研究决定,由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唐永忠同志负责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授权人签字:唐豫平

授权人职务:检验科负责人签字日期:2011年12月1日

一二一团医院检验科Sop文件文件编号:SHZ121tYY-JYK-03a/o

批准书

《本质量手册》依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标准编制而成,它阐述了东野分院检验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各质量活动的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各种记录以及该手册的使用和管理作了具体描述和规定,是本实验室各项质量和技术活动所依据的准则。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本质量手册》第一版(SHZ121tYY-JYK2011a/o)检验科已经审定,现予批准,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批准人签字:唐永忠

批准人职务:检验科负责人批准日期:2011年12月1日

管理规范

依据iSo15189:2003

东野医院检验科

程序文件

依据iSo15189:2003

东野医院检验科

业指导

东野医院检验科

书作

一二一团医院检验科Sop文件文件编号:LaB/pF-002a/o

批准书

本《程序文件》依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标准和本室《质量手册》编制而成,它对东野医院检验科各项质量和技术活动的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各种记录等作了具体描述和规定,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知执行。

本《程序文件》第一版检验科管理层已经审定,现予批准,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批准人签名:唐永忠

批准人职务:检验科负责人

批准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传染病相关制度、诊疗规范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年。

2、艾滋病的主要表现:全身症状(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包括发热、肿大、、、盗汗等。

3、流行性感冒病前有与急性患者的接触史。临床潜伏期为1-3日,急起,显著乏力、头痛、咽痛、胸骨后烧灼感、鼻塞流涕等,主要用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和轻至中度增高。

5、麻疹患者临床经过前驱期、、。

6、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7、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罚当班医生人民币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

8、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9、对门诊日志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疫情上报后,医院疫情管理人员。

10、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发现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2、简要写出《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有哪些?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2-102、消瘦疲乏腹泻3、畏寒高热解热止痛药4、血清尿淀粉酶5、出疹期、恢复期6、24小时7、50元8、14岁9、要加盖“疫情已报”章10、甲、乙、丙

1、简述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答: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诊断、隔离及治疗病人及带菌者;从事饮食、自来水厂工人及托幼工作人员应定期粪检,如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及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饮食、饮水卫生;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

(3)、保护易感人群:特殊情况下,对无法搞好饮食卫生时,可口服痢疾菌苗,如F2a型“依链株”活菌苗。

2、简要写出《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有哪些?

答:《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共三类39种。其中: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丙类11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与()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于()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a、2小时、6小时B、12小时、24小时C、2小时、2小时D、24小时、24小时3、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年。

a、3年B、6年C、9年D、12年4、下例不属于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是:()

a、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B、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C、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

D、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不得更换。

5、《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共有:()a、二类、11种;B、三类、39种;C、三类、26种;D、二类、26种;

6、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错误的是:()a、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B、制定死亡病例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C、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D、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7、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特制订:()

a、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B、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C、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D、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8、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16种法定传染病,下列不属于的是:()a、乙肝、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B、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C、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D、多年未发生的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

9、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的具体内容中不包括:()

a、姓名、性别、年龄;B、发病日期、诊断日期;C、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D、电话号码;

10、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a、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B、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C、肝区不适、肝痛、肝肿大、压痛、脾肿大;D、蜘蛛痔、肝掌、毛细血管扩张、肝病面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年。

2、艾滋病的主要表现:全身症状(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盗汗等。3、流行性感冒病前有与急性患者的接触史。临床潜伏期为1-3日,急起,显著乏力、头痛、咽痛、胸骨后烧灼感、鼻塞流涕等,主要用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4、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和轻至中度增高。5、麻疹患者临床经过前驱期、、。6、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7、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罚当班医生人民币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8、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9、对门诊日志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疫情上报后,医院疫情管理人员。

10、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发现、、、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卡片填好后报送科室主任收取。()

2、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的义务。()

3、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5、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六年。()

6、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臵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7、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8、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并给予警告处分。()9、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10、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科主任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2、简要写出《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有哪些?

传染病相关制度、诊疗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D2、C3、a4、D5、B6、D7、C8、a9、D10、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2-102、消瘦疲乏腹泻3、畏寒高热解热止痛药4、血清尿淀粉酶5、出疹期、恢复期6、24小时7、50元8、14岁9、要加盖“疫情已报”章10、甲、乙、丙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错2、对3、对4、错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答: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诊断、隔离及治疗病人及带菌者;从事饮食、自来水厂工人及托幼工作人员应定期粪检,如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及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饮食、饮水卫生;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

(3)、保护易感人群:特殊情况下,对无法搞好饮食卫生时,可口服痢疾菌苗,如F2a型“依链株”活菌苗。

2、简要写出《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有哪些?

答:《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共三类39种。其中: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丙类11种。

手术室培训考试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

1、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是多少,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a≤10cfu/m3B≤200cfu/m3C≤5cfu/m3D≤500cfu/m3

2、手术器械、敷料首选哪种方法灭菌()

a压力蒸汽灭菌B2%戊二醛10小时C环氧乙烷D等离子体

3、洗手刷应做到()

a不必消毒B一周一消毒C一用一消毒D一刷多用

4、植入物和植入性手术器械应该在何种情况下方可使用()

a灭菌后直接使用B灭菌后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使用C浸泡消毒后直接使用D以上都对

5、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不得使用()

a手感潮湿B标志清楚C在有效期内D灭菌包装适宜

三、判断题

1、连台手术之间不必对手术间进行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2、外科刷手不必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3、手术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

4、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等通过管道与浅表体腔接触的器具最好是送CSSD集中清洗消毒,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部分可清洁后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2000mg/L浸泡30—45分钟清洗擦干备用。()

四、简答题

简述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

1、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是多少,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a)

a≤10cfu/m3B≤200cfu/m3C≤5cfu/m3D≤500cfu/m3

2、手术器械、敷料首选哪种方法灭菌(a)

a压力蒸汽灭菌B2%戊二醛10小时C环氧乙烷D等离子体

3、洗手刷应做到(C)

a不必消毒B一周一消毒C一用一消毒D一刷多用

4、植入物和植入性手术器械应该在何种情况下方可使用(B)

a灭菌后直接使用B灭菌后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使用C浸泡消毒后直接使用D以上都对

5、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不得使用(a)

a手感潮湿B标志清楚C在有效期内D灭菌包装适宜

二、多项选择

1、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应遵循哪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aBCDe)

a布局合理B分区明确C标识清楚D符合功能流程合理e洁污区域分开。

2、洁净手术室控制“尘源”应做到下列那几项(aBCDe)

a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B戴口罩、帽子、穿洁净服C室内放置必备设施和家具

D控制人员数量e有外包装的物品拆去外包装,无外包装的物品应彻底清洁后方可入室

3、洁净手术室分为下列哪几种手术间(aBCD)

a特别洁净手术室(Ⅰ类)B标准洁净手术室(Ⅱ类)C一般洁净手术室(Ⅲ类)D准洁净手术室(Ⅳ类)e以上都不对

4、特别洁净手术室(Ⅰ类)适合做下列哪些无菌手术(aBCD)

a关节置换手术B器官移植手术C脑外科D心脏外科和眼科e以上都不对

三、判断题

1、连台手术之间不必对手术间进行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2、外科刷手不必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3、手术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4、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等通过管道与浅表体腔接触的器具最好是送CSSD集中清洗消毒,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部分可清洁后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2000mg/L浸泡30—45分钟清洗擦干备用。(∨)

四、简答题

简述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

(1)先洗手、后消毒。(2)外科手术前。

(3)不同病人手术之间;手术开始后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培训考试

科室姓名得分

1.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定本。

2.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与的再培训。

3.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

4.手术部(室)应当建立,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5.手术部(室)应当制订并完善各类和,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的能力。

6.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当天手术全部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处理。

7.手术部(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

1.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2.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并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再培训。

3.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5.手术部(室)应当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病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

随着全球艾滋病疫情的扩大,各基层HiV抗体初筛实验室的职责日益重大。截止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共计379348例,其中aiDS患者138288例,死亡报告72616例[1]。为保证HiV筛查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促使其更好地完成职能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南京市确证中心实验室每年组织一次质量考评活动,现将2012年质量考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参评实验室公办医疗机构45家、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家、妇保所4家、采供血机构2家,民办医疗机构6家,共7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1.2考评方法由质控品盲样考核和现场实验室督导两部分组成,根据《南京地区艾滋病检测工作督查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质控品盲样考核,包括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实验规范性两部分,由南京市确证中心实验室统一发放质控品,筛查实验室按规定对质控品进行检测并上报结果。现场实验室督导检查为专家现场对实验室进行验收,采用现场实地察看、现场模拟、查阅台账资料、人员抽查询问等形式。

1.3质控品组成由10份样本组成,含HiV-1抗体强阳性样品2份、弱阳性样品2份和阴性样品6份,质控品由市确证中心实验室配制。

1.4考评标准

1.4.1评分依据

1.4.1.1质控品盲样考核内容eLiSa法是目前公认的HiV抗体检测较佳的筛选方法[2]。73家参评实验室采用统一的eLiSa试剂进行初筛实验,试剂厂家为珠海丽珠。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再使用另一种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最后以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其附带的证实性资料(实验的原始记录、新上岗人员培训证书、酶标仪和移液器校准记录、近期质控图、样品复检化验单、近期酶标仪使用和维护记录、Sop目录、本年度签字的检测报告、本年度HiV检测工作总结报告)为主要评判依据。

1.4.1.2现场考核内容由专家在实验室现场对实验室结构布局、人员和实验仪器情况、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消毒记录、仪器使用记录、近期质控图、实验原始记录等进行验收。

1.4.2评分标准及总成绩评判质控品盲样考核与专家现场实验室督导各占50%,总分100分。质控品盲样考核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规范性各占25分。

2结果

2.1考评单位构成本次共调查7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其中公办医疗机构45家(61.6%),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家(21.9%),妇保所4家(5.5%),采供血机构2家(2.7%),民办医疗机构6家(8.2%)。

2.2控品考核73家初筛实验室试验结果符合率均为100%,平均得分25分;实验的规范性平均得分为22.4分,见表1。

2.3现场实验室督导参评实验室平均得分为49.3分,见表2。

3讨论

在本次考核中,本市73家筛查实验室质控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较好,总体检测技术水平良好。这得助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重视,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检测的规范性有待加强。部分实验室对筛查报告、复检检测单的送样单位理解不清、填写错误;原始记录不全,检测样品缺乏唯一性标识;有的外部对照结果记录不及时,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数量达不到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个别实验室进行检测未标明加样顺序,未注明试剂盒等相关信息;仍然存在临界值计算错误的现象;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未签名或签名不规范。(2)质量管理方面,部分实验室未及时针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新要求,对标准操作文件内容进行更新,有些Sop文件存在生搬硬套、内容简单及不切合本实验室实际的现象,脱离了实验室的实际工作,偏离了制订Sop文件的初衷。(3)少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个别早期实验室“三区”界限不清,仪器设备未按操作流程放置,仍有单位未根据新要求配备生物安全柜和非手动式的洗手设施;检测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未留存检测人员的监护检测标本。(4)个别实验室日常样品处理欠规范。有样本运送错、患者信息填错或不全的现象发生。

通过本次考核发现南京市各区县CDC机构、妇保所、采供血机构等单位实力雄厚。这些单位历年来对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他们的人员培训与质量控制到位,Sop更新及时、完整,实验室布局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较规范,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能充分体现检测工作,可溯源性强,生物安全防护和资料记录齐全。相比之下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问题较多,尤其是2009年之前建立的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成立时间早,验收时要求比较低,实验室不够规范,后期有关部门没有加强重视,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布局不合理,仪器设备配备不到位。有些实验室日常工作量较大,忽视了HiV检测实验的规范性。

筛查实验室参加确证实验室组织的质量考评活动既是《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能工作之一,也是检验实验室工作有效方法。质量考评活动可以使各区县卫生局和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从而促进实验室发展,确保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璐,秦倩倩,丁正伟.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3):27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