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报国
捐躯报国 (捐軀報國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uān qū bào guó,捐躯报国是褒义词。。。。

拼音读音
拼音juān qū bào guó
怎么读
注音ㄐㄨㄢ ㄑㄨ ㄅㄠˋ ㄍㄨㄛˊˊ
繁体捐軀報國
出处《元史 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例子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捐躯报国。清·钱采《说岳全传》第16回
正音“躯”,不能读作“qǔ”。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辨形“捐”,不能写作“涓”。
近义词精忠报国、尽忠报国、为国捐躯
反义词卖国求荣
英语die a martyr to one's country(die for one's country)
※ 成语捐躯报国的拼音、捐躯报国怎么读由组词百科网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捐躯报国)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纲举目张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