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竹律


拼音zhú lǜ
注音ㄓㄨˊ ㄌㄩˋ

竹律

词语解释

竹律[ zhú lǜ ]

⒈  指律管。古代候气之具。借指节候。

引证解释

⒈  指律管。古代候气之具。借指节候。参见“候气”。

唐太宗 《咏司马彪续汉志》:“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分字解释


※ "竹律"的意思解释、竹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竹律”的意思:

“竹律”通常指的是古代用来制定音律的竹制律管,也比喻法度、规则或准则。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竹律”可能被解释为用竹制成的度量音律的器具,也可以指以竹律为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出处:

“竹律”这一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推断其来源于古代律学,即音乐理论中关于音律的研究。

同义词:

音律

法度

规则

准则

反义词:

无序

混乱

随意

无章法

相关词语:

律管

音乐

音阶

音律学

古琴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竹律”本身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音乐家或律学家使用竹律进行音乐研究和创作的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代的律学家通过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用竹律制定了和谐的音律,使得古琴的旋律更加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