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uàng chóu
注音ㄓㄨㄤˋ ㄔㄡˊ
繁体撞籌
⒈ 凑数入伙。
⒈ 凑数入伙。
引《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短见:假如你们怨恨打鱼不得,也去那里撞筹却不是好?”
《水浒传》第三五回:“郭盛 置酒设席筵宴。 宋江 就説他两个撞筹入伙,輳队上 梁山泊 去,投奔 晁盖 聚义。”
《水浒后传》第一回:“我家原是哥儿三个……只因奈不过贫穷,却被一个 东溪村 吴学究 先生説去撞筹,到 晁天王 庄上商量打劫生辰纲。”
⒈ 入伙、加入。
引《水浒传·第一五回》:「假如你们怨恨打鱼不得,也去那里撞筹,却不是好?」
词语“撞筹”的意思:
“撞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官员在朝堂上互相讨论政事时,用竹筹(一种计数工具)碰撞发出声音,以示意见不合或争论激烈。后来引申为指双方意见不合,争论不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撞筹”一词,因此没有具体的解释。
出处:
“撞筹”一词的出处不详,但根据其含义推测,可能源于古代朝堂上的政治争论场景。
同义词:
争论、争执、辩论、争论不休
反义词:
一致、和谐、协调
相关词语:
朝堂、竹筹、政事、争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撞筹”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在古代,朝堂上的官员们为了国家大事,常常会发生激烈的争论,此时“撞筹”可能成为他们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
造句:
在朝堂上,两位大臣因为对某项政策的不同意见而撞筹不休,使得皇帝不得不亲自出面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