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章旗


拼音zhāng qí
注音ㄓㄤ ㄑ一ˊ

章旗

词语解释

章旗[ zhāng qí ]

⒈  绣有徽号的旗帜。

引证解释

⒈  绣有徽号的旗帜。

《管子·君臣下》:“选为都佼,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

分字解释


※ "章旗"的意思解释、章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章旗”的意思:

“章旗”是指古代用于军队或仪仗队中,上面绣有各种图案或文字的旗帜。它既是军中的一种标志,也是仪仗中的装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章旗”的解释如下:“章旗,军旗也。绣文以为记识,以别贵贱。”

出处:

“章旗”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命召公为太师,赐之章旗。”这里的“章旗”指的是周王赐给召公的军旗。

同义词:

旗帜、旌旗、军旗、旌幢

反义词:

无特别明确的反义词,但与“章旗”相对的概念可以是“无旗”。

相关词语:

旌节、旌麾、旌旆、旌旗鲜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章旗”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战争中,英勇的将领手执“章旗”指挥战斗的英勇形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争中,那面绣着龙纹的章旗,如同指挥官的象征,引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