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夏变夷

词语解释
用夏变夷[ yòng xià biàn yí ]
⒈ 谓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民族。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后泛指中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民族。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 周 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后泛指 中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
引《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宋 叶适 《贺龚参政》:“岂徒因陋就简,袭制度於 汉 唐 之餘;必将用夏变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天父天兄大开天恩,亲命我真圣主天王降凡御世,用夏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国语辞典
用夏变夷[ yòng xià biàn yí ]
⒈ 以诸夏的文化影响外族。
引《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分字解释
※ "用夏变夷"的意思解释、用夏变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钱钟书
2.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钱钟书
3.古代中国,在“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四夷朝贡关系体系中,四夷来朝是中华礼乐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专门的对外事务机构。
AI解释
词语“用夏变夷”的意思:
“用夏变夷”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华夏(即中国)的文明去改变或同化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通过推广先进文化或技术来改善或改变落后的社会状况。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用夏变夷”这个成语,因为它是后来形成的成语,而康熙字典编纂于清朝康熙年间,收录的词汇主要是当时已经广泛使用的汉字和成语。
出处:
“用夏变夷”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尚书·尧典》,原文为“敷教德而用夏变夷,用夷变夏。”这里的意思是指尧帝通过推行夏朝的文化和教育来改变其他部落的习俗,同时也吸收其他部落的优良习俗来丰富夏朝的文化。
同义词:
用文变质
以华变夷
反义词:
逆来顺受
拒绝同化
相关词语:
华夏文明
尧舜之道
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用夏变夷”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不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些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的事件。
用这个词语造句: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更应该积极推动“用夏变夷”,将我国优秀的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也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关词语
- shì yòng适用
- yòng tú用途
- cǎi yòng采用
- yí jū夷居
- yòng lì用力
- yòng chǎng用场
- shí yòng实用
- diào yòng调用
- lù yòng录用
- xiǎng yòng享用
- rì yòng日用
- bìng yòng并用
- yòng fǎ用法
- yǒu yòng有用
- xià tiān夏天
- fèi yòng费用
- lù yòng路用
- zhàn yòng占用
- bèi yòng备用
- jūn yòng军用
- biàn sè jìng变色镜
- pìn yòng聘用
-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
- yǎn biàn演变
- shí yòng识用
-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
- sè biàn色变
- biàn gēng变更
- yòng bīng用兵
- yòng jù用具
- dòng biàn动变
- lì yòng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