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白

词语解释
曳白[ yè bái ]
⒈ 卷纸空白,只字未写。谓考试交白卷。
⒉ 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等。
引证解释
⒈ 卷纸空白,只字未写。谓考试交白卷。
引《旧唐书·苗晋卿传》:“玄宗 大集登科人,御 花萼楼 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 奭 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事又见 唐 姚汝能 《安禄山事迹》、 前蜀 马鉴 《续事始》。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从教曳白自登科,饶咱製锦空延佇。”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元》:“至辛卯会试, 潘 首场,遇同乡友抱病,拟曳白, 潘 劝力,且示以己作,嘱其运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乌卷、曳白及烧损文卷者不録。”
⒉ 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等。参见“曳练”。
引叶圣陶 《火灾·义儿》:“一张山水画的明信片,上面有葱绿的丛树,突兀的山石,蓝碧的云天,纡曲曳白的回泉, 义儿 从一个同学手里得到了。”
国语辞典
曳白[ yì bái ]
⒈ 考试时交白卷。
引语出《旧唐书·卷一一三·苗晋卿传》:「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分字解释
※ "曳白"的意思解释、曳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曳白”的意思:
“曳白”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行走时衣襟拖地,后引申为谦辞,表示自己学识浅薄,不足以应对对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曳白”条目如下:
【卷三·衣部】【衣】
曳白,衣襟拖地也。见《礼记·玉藻》。
出处:
“曳白”出自《礼记·玉藻》:“士冠,衣裳曳白。”这里的“曳白”指的是士人的衣裳拖地,表示其身份和地位。
同义词:
衣襟拖地
衣襟拖地步
学识浅薄
反义词:
博学多才
学识渊博
博古通今
相关词语:
衣襟
衣裳
衣服
知识
学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曳白”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士人的服饰有严格的规范,其中“曳白”就是指士人的衣裳拖地,以示身份和地位。这个词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学识浅薄,不足以应对对方。
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在古代,如果有人自称“曳白”,那么他可能是在谦虚地表达自己的学识有限。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著作等身,实在让人佩服,相比之下,我真是自愧不如,只能算是“曳白”之辈。
相关词语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duì bái对白
- bái jiǔ白酒
- bái gān ér白干儿
- bái chī白痴
- hēi bái黑白
- bái yì guān白衣冠
- shí lǐ bái时里白
- biǎo bái表白
- bái hǔ白虎
- bái jīn白金
- bái shí白食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发苍苍
- bái mín guó白民国
- bái yī rén白衣人
- bái sè huā白色花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bái yī huì白衣会
- bái yī xiāng白衣相
- bái tiān白天
- bái shēn rén白身人
- bái bái白白
- bái yī白衣
- yè wù xiàn曳物线
- bái tǔ fěn白土粉
- bái diào tóng xīn白藋同心
- bái máng máng白茫茫
- yè guāng dàn曳光弹
- bái cǎo huáng yún白草黄云
- bái yī jiǔ白衣酒
- bái dǎ白打
- bái qián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