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崖山


拼音yá shān
注音一ㄚˊ ㄕㄢ

崖山

词语解释

崖山[ yá shān ]

⒈  即厓山。亦称厓门山、崖门。在广东省新会县南大海中。形势险要,南宋末张世杰奉帝昺扼守于此。兵败,陆秀夫负帝昺蹈海死,宋亡。

引证解释

⒈  即 厓山。亦称 厓门山、崖门。在 广东省 新会县 南大海中。形势险要, 南宋 末 张世杰 奉帝 昺 扼守于此。兵败, 陆秀夫 负帝 昺 蹈海死, 宋 亡。

清 傅鼎铨 《广信登舟》诗:“因风遥向 崖山 祝,愿赴澄波伴 宋 臣。”
清 钱谦益 《赠愚山子序》:“有 崖山、柴市 之忠,而不为将相;有西臺眢井之节,而不忍称遗民。”

国语辞典

崖山[ yái shān ]

⒈  地名。位于广东省新会县南海中,南宋迫于元军,陆秀夫负帝昺投海于此。也作「厓门山」、「厓山」。

分字解释


※ "崖山"的意思解释、崖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崖山”的意思:

崖山,指中国广东省珠江口西岸的一个地名,是一个著名的古战场,也是南宋灭亡的地方。在历史上,崖山之战是南宋与元朝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南宋的军队在崖山海域被元军彻底击败,这场战役标志着南宋的灭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崖山”词条解释如下:

崖山,地名。在广东南海县南,即今之新安县,因山势险峻,故曰崖山。

出处:

崖山的出处主要来源于历史记载,特别是南宋灭亡的史实。最为著名的是《宋史》中的《宋史·卷四十七·志第一·地理上》记载了崖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同义词:

崖岸

崖壁

反义词:

平原

高原

相关词语:

崖山之战

南宋

元朝

珠江口

烈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崖山之战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这场战役的讨论和故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崖山殉国”,即南宋将领文天祥在崖山之战失败后,带领部分忠臣义士投海殉国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崖山之战中,南宋的英勇士兵为了国家的尊严,与元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壮烈牺牲,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