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 qì zhèng xìng
注音一ㄢˊ ㄑ一ˋ ㄓㄥˋ ㄒ一ㄥˋ
成语解释
严气正性
繁体嚴氣正性
⒈ 谓气性刚正严肃。
⒈ 谓气性刚正严肃。
引《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
清 林则徐 《谕洋商责令夷人呈缴烟土稿》:“必须严气正性,晓以利害,不许仍作韦脂之态,再説央恳之词。”
⒈ 刚正不挠。
引《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词语“严气正性”的意思:
“严气正性”形容人的性格严肃正直,不苟且,有坚定的原则和立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严气正性”这个词语,但根据其组成字义,可以理解为“严”指严肃,“气”指气质,“正”指正直,“性”指性格。综合起来,即严肃正直的性格。
出处:
“严气正性”并非成语,没有固定的出处,但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可以理解为是对古代人物性格的一种评价。
同义词:
刚正不阿、正直不阿、刚直不阿
反义词:
卑躬屈膝、谄媚逢迎、阿谀奉承
相关词语:
严肃、正直、刚直、坚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关于“严气正性”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上的正直人物,如包拯、海瑞等,他们的形象常被描述为严气正性。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老师以严气正性著称,他的课堂气氛严肃而庄重,深受学生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