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xiāng zǐ
注音ㄒ一ㄥˊ ㄒ一ㄤ ㄗˇ
⒈ 词牌名。《中原音韵》、《太平乐府》俱注双调。六十六字。此调以宋晁(晁补之)词、苏(苏轼)词、秦(秦观)词、韩(韩玉)词为正体,而韩词一体,填者颇少。参阅《词谱》卷十四。
⒉ 曲牌名。南曲入中吕宫行,北曲入双角只曲。
⒈ 词牌名。 《中原音韵》、《太平乐府》俱注双调。六十六字。此调以 宋 晁 ( 晁补之 )词、 苏 ( 苏轼 )词、 秦 ( 秦观 )词、 韩 ( 韩玉 )词为正体,而 韩 词一体,填者颇少。参阅《词谱》卷十四。
⒉ 曲牌名。南曲入中吕宫行,北曲入双角只曲。
词语“行香子”:
意思:
“行香子”原指僧道行进中烧香的一种仪式,后来泛指僧道行进时吹打的乐器,也用作诗词的标题。在诗词中,“行香子”多指表达离别、思念、愁绪等情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行香子”的解释是:“行香子,僧道行进中烧香也。今诗家用以名其词。”
出处:
“行香子”的出处较早可追溯至唐代,在佛教经典中有记载。在诗词中,宋代词人辛弃疾、柳永等都有使用。
同义词:
行香
行香仪
烧香
反义词:
无
相关词语:
行香杖
行香板
烧香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行香子”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在诗词爱好者中,可能会有人以“行香子”为题材创作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造句:
月夜寂静,独步街头,手捧行香子,思念远方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