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ì jǐng qiān yáng
注音ㄒ一ˋ ㄐ一ㄥˇ ㄑ一ㄢ 一ㄤˊ
成语解释
系颈牵羊
繁体繫頸牽羊
⒈ 绳系颈,手牵羊。谓投降请罪。
⒈ 绳系颈,手牵羊。谓投降请罪。
词语“系颈牵羊”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用绳子系住羊的脖子,牵着羊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用计谋捉住敌人或获得胜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系颈牵羊”这个成语,但根据成语的构成,可以推测其含义与《字典》中“系”、“颈”、“牵”、“羊”等字的意思相关。
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故事。当时晋文公为了报答介子推的恩情,设计了一个计谋,假装自己要杀介子推,实际上却是为了测试介子推的忠诚。介子推为了保护晋文公,自己披麻戴孝,代替晋文公受刑。晋文公感动,释放了介子推,并封他为大夫。后来,晋文公为了报答介子推的忠诚,就用了“系颈牵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义词:
系颈牧羊
牵羊系颈
反义词:
败北而逃
败走麦城
相关词语:
报恩
忠诚
谋略
胜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系颈牵羊”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通过巧妙计谋取得胜利或成功的故事。
造句:
在古代战争中,将军运用了巧妙的策略,最终以“系颈牵羊”的方式,成功地击败了敌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