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皖南事变皖南事变的意思
wǎnnánshìbiàn

皖南事变


拼音wǎn nán shì biàn
注音ㄨㄢˇ ㄋㄢˊ ㄕˋ ㄅ一ㄢˋ

繁体皖南事變

皖南事变

词语解释

皖南事变(皖南事變)[ wǎn nán shì biàn ]

⒈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大局,同意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调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移师北上。6日,当部队行至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八万余人的伏击。双方兵力悬殊,新四军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少部分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难。接着蒋介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揭露了国民党勾结日伪实行联合“剿共”的阴谋,反击了国民党的反共活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委,重整并扩大了新四军。

分字解释


※ "皖南事变"的意思解释、皖南事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皖南事变”:

意思:皖南事变,是指1941年1月发生在安徽省南部的一次国民党军队对新四军的突然袭击事件。它标志着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合作关系的破裂,是国共内战的一个重要事件。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关于“皖南事变”的记载,因为这一事件发生在康熙字典编纂之后。

出处:《皖南事变》这个词语出自历史事件,并非出自某部具体的文献。

同义词:皖南事件、新四军事件、皖南事变案

反义词:国共合作、和平共处

相关词语: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新四军、国民党、共产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皖南事变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这一事件在历史研究中常被提及,尤其是在探讨国共关系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

用这个词语造句:皖南事变的发生,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也使得抗日战争的形势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