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hòu

外候


拼音wài hòu
注音ㄨㄞˋ ㄏㄡˋ

外候

词语解释

外候[ wài hòu ]

⒈  外露的征候。

引证解释

⒈  外露的征候。

《六韬·五音》:“微妙之音,皆有外候。”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尫瘁者不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分字解释


※ "外候"的意思解释、外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乘轿行至椒房殿外,门外候着的婢子连忙过来搀扶,行至内殿皇后仍在梳妆,便屏退婢子为皇后斜插一支五凤朝阳桂珠钗。


AI解释


词语“外候”的意思:

“外候”指的是观察或等待外面的情况,通常用于军事、天文或自然现象的观察。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来形容对天气、气候变化的预测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外候”的解释是:“外候,候也。谓观天时、气象以知人事之变也。”

出处:

“外候”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天文志》。在《汉书·天文志》中,“外候”指的是观察天象以预测人事变化。

同义词:

观候

观察

等候

预测

反义词:

内观

内省

相关词语:

天候

地候

风候

云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外候”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天文、气象相关的故事,例如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未来,或者民间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军师们总是仔细外候敌情,以便在战斗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