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xuǎn

听选


拼音tīng xuǎn
注音ㄊ一ㄥ ㄒㄨㄢˇ

繁体聽選

听选

词语解释

听选[ tīng xuǎn ]

⒈  明清对已授职而等候选用者之称。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对已授职而等候选用者之称。

《明史·选举志三》:“初授者曰听选,陞任者曰陞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儒生保辅臣》:“至十二月, 蕚 未至,听选监生 钱潮 等又上疏请遣使趣大学士 蕚 还朝,与 璁 共辅政。”
《清史稿·礼志十一》:“﹝ 世祖 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 顺天府 署,朝夕哭临三日。”

分字解释


※ "听选"的意思解释、听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听选”的意思:

“听选”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由上级官员听取下级官员的选拔或者推荐,以决定是否任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有时也用来指听取某种选择或挑选的过程。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听”字有多种解释,包括听取、审察、接受等。而“选”字则指挑选、选择。因此,“听选”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涉及听取挑选的情况。

出处:

“听选”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短语,而是由“听”和“选”两个单独的词语组合而成。

同义词:

听取

审察

考察

择取

反义词:

放弃

拒绝

忽视

轻视

相关词语:

选拔

任用

考核

招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听选”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会定期听选各地官员的政绩,以决定是否对他们的职位进行调整。

例句:

朝廷每年都会举行听选,以选拔出能干的官员来治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