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g

蹄膀


拼音tí bǎng
注音ㄊ一ˊ ㄅㄤˇ

蹄膀

词语解释

蹄膀[ tí bǎng ]

⒈  作为食品的猪腿的最上部。

引证解释

⒈  作为食品的猪腿的最上部。

《水浒后传》第三六回:“蛮女捧出两个蹄膀、一隻熟鹅,大盘肉包子,斟上香雪酒。”
管桦 《老营长轶闻》:“这个大娘送来一篮子鸡蛋,那个房东大爷送来一个大猪蹄膀。”

国语辞典

蹄膀[ tí bǎng ]

⒈  猪后肢的上半部。肉多而富脂肪,常用来红烧。

分字解释


※ "蹄膀"的意思解释、蹄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蹄膀”的意思:

“蹄膀”是指猪、牛等家畜的腿部的肉,特别是猪腿的肉,尤其是膝盖以下的部位。这个词语常用来指代猪肉中的这一部分。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蹄”指的是动物的脚,“膀”则是指动物的肩部或臂部。所以“蹄膀”在这里指的是动物的脚部和肩部或臂部的肉。

出处:

“蹄膀”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从民间口语中逐渐发展而来的。

同义词:

猪腿肉

蹄筋

蹄筋肉

反义词:

肉片

肉块

肉丸

相关词语:

猪蹄

牛腿肉

猪肘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蹄膀”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猪肉相关的传统美食故事,比如“东坡肉”的制作过程中会用到蹄膀。

用这个词语造句:

妈妈炖了一锅香喷喷的蹄膀,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