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ǎo méi liǎn miàn
注音ㄊㄠˇ ㄇㄟˊ ㄌ一ㄢˇ ㄇ一ㄢˋ
繁体討沒臉面
⒈ 谓丢面子,自找难堪。
⒈ 谓丢面子,自找难堪。
引《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臧蓼斋 道:‘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明日再不出,就要讨没脸面。’”
亦作“讨没脸”。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还不快走,在这里讨没脸!”
⒈ 自取羞辱。也作「讨个没脸」。
引《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明日再不出,就要讨没脸面!那个借屋与他住?只好搬在孤老院!」
词语“讨没脸面”的意思:
“讨没脸面”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羞愧、尴尬,以至于在众人面前失去了面子,让人看不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讨没脸面”这个成语,因为该成语出现较晚,而《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
出处:
“讨没脸面”的出处不详,但根据成语的意思推测,可能是从民间口语演变而来的。
同义词:
失面子
露丑
没脸见人
反义词:
有面子
有光彩
脸上有光
相关词语:
脸面
面子
霸气
尴尬
羞愧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讨没脸面”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举一个例子:某人在公共场合说了错话,引起了众人的嘲笑,从此之后,他在这个场合就感到十分尴尬,每次出现都显得十分不自在,可以说是“讨没脸面”。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因为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他感到非常羞愧,这次事件让他在这所学校的同学面前“讨没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