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寺主


拼音sì zhǔ
注音ㄙˋ ㄓㄨˇ

寺主

词语解释

寺主[ sì zhǔ ]

⒈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

⒉  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引证解释

⒈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 东汉 时立 白马寺,有知事之名, 东晋 以后始称寺主。

《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
《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
《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 东汉 白马寺 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 东晋 以来,此职方盛,故 梁武 造 光宅寺,召 法云 为寺主,创立僧制。”

⒉  宋 政和 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分字解释


※ "寺主"的意思解释、寺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得已,只得请邻里汪大娘引荐,于是年九月入皇觉寺为僧,拜寺主高彬和尚为师,实际当寺内劳动僧,糊口谋生。


AI解释


词语“寺主”的意思:

“寺主”是指寺庙中的负责人,通常由德高望重的僧侣担任,负责寺庙的日常管理和宗教活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寺主”条目解释为:“寺之主也。掌寺务,为僧之长。”

出处:

“寺主”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有出现,如《唐书·百官志》中就有记载。

同义词:

住持、方丈、长老、僧长等。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管理不善或无人负责。

相关词语:

寺庙、僧侣、和尚、佛祖、禅房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寺主”的网络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佛教故事或传说,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各种困难和妖魔鬼怪,寺主作为寺庙的负责人,往往会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

造句:

寺主在寺庙里主持日常宗教活动,并负责寺庙的修缮和僧侣们的修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