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丝茅


拼音sī máo
注音ㄙ ㄇㄠˊ

繁体絲茅

丝茅

词语解释

丝茅[ sī máo ]

⒈  草名。即白茅。

引证解释

⒈  草名。即白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种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本经所用茅根是也。”

分字解释


※ "丝茅"的意思解释、丝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丝茅”的意思:

“丝茅”是指一种草本植物,其茎细长如丝,叶子细小,常用于编织草绳、草席等。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来比喻细小的事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丝茅”条目解释为:“茅,草名。细而长,可织为绳。”这里的“茅”即指丝茅。

出处:

“丝茅”的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等,有提到“茅”字,可能指的就是丝茅。

同义词:

细茅、茅草、茅丝等。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粗大的植物相对比。

相关词语:

茅屋、茅厕、茅草屋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丝茅”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草有关的民间传说,如《草船借箭》等。

造句:

夏日里,农民们忙碌地割下丝茅,编织成草绳,用于捆绑农作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丝茅”的例句:

1. 农民们将割下的丝茅晾晒在阳光下,等待编织成草绳。

2. 在我国南方,丝茅常被用来编织草席,为人们提供凉爽的夏日夜晚。

3. 丝茅虽然细小,但在农民手中却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