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òyuè

朔月


拼音shuò yuè
注音ㄕㄨㄛˋ ㄩㄝˋ
词性名词

朔月

词语解释

朔月[ shuò yuè ]

⒈  月朔。旧历每月初一。

new moon;

引证解释

⒈  月朔。指旧历每月初一。

《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郑玄 笺:“周 之十月, 夏 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会。”
《礼记·玉藻》:“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朔日不谓之吉日”:“一月之始谓之朔日,或谓朔月。”

国语辞典

朔月[ shuò yuè ]

⒈  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时的月相。此时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其暗面正与地球相对,地球上看不见月光。

满月 望月

英语new moon,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德语der 10. Monat

法语nouvelle Lune, premier jour du mois lunaire

分字解释


※ "朔月"的意思解释、朔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将朔月引入了她梦寐以求的火影世界。

2.他的笑容徐徐绽放,红莲一样的妖艳倾城:却是对着空中的一弯悲戚的朔月。棱角分明的轮廓显得极其柔和。他模糊的笑容里面有着宠溺的味道,平和地把她完全包围。

3.(面对朔月之夜的犬夜叉)对不起,可是…我希望你至少能相信我…(掩面哭泣)就是因为你总是顾着一个人耍帅,逞强…(变脸暴走)事情才会变得这么糟糕的!你是*蛋,大*蛋!


AI解释


词语“朔月”的意思:

“朔月”指的是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即新月出现的时刻。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因此朔月也指农历每月的第一个月相变化日。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朔月”的解释如下:“朔,月初也。月始生,故谓之初。”这里解释了“朔”的本义,即月亮开始生长的状态,引申为每个月的第一天。

出处:

“朔月”这个词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的“月离于箕,俾滂沱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这里的“朔”指的就是月亮。

同义词:

朔望、朔旦、月初

反义词: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相关词语:

朔风(指北风)、朔望(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朔月”的故事较少,但有一些与农历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月离于箕,俾滂沱矣”,出自《诗经》,描述的是月亮运行至箕宿附近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的景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今天是我国农历的朔月,天空中挂着一轮新月,显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