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

词语解释
十七史[ shí qī shǐ ]
⒈ 《旧唐书·经籍志》乙部正史类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
引证解释
⒈ 《旧唐书·经籍志》乙部正史类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 宋 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遂有“十七史”之称。参阅《宋史·艺文志二》、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卷九九。
分字解释
※ "十七史"的意思解释、十七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十七史”的意思:
“十七史”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总称,通常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这十七部纪传体史书。这些史书涵盖了从黄帝时代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十七史”并没有直接的解释,因为它是一部字典,主要收录汉字及其释义,而不是专门解释历史文献。
出处:
“十七史”的称呼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出处,它是在历史文献学研究中逐渐形成的概念,用来指代这一系列重要的史书。
同义词:
无特别明显的同义词,但有时也可以用“中国古代史书”或“二十四史”的前半部分来泛指。
反义词:
反义词可能包括“无史”、“断代史”等,指没有连续历史记载或只记录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
相关词语:
二十四史、史书、纪传体、正史、史料、史学家、史实、历史研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十七史”的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及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用这个词语造句: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不可不熟读《十七史》,它们是了解我国悠久历史的重要依据。”
相关词语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shí èr十二
- shí èr shǔ十二属
- shí èr céng十二层
- shí fēn十分
- shí èr gōng十二宫
- shí èr mén十二门
- shí èr kè十二客
- shí èr mài十二脉
- biān nián shǐ编年史
- dà shǐ大史
- lì shǐ历史
- hé shí合十
- shí èr qú十二衢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nán shǐ南史
- shí èr jiē十二街
- shí kē十科
- shí èr tǒng十二筒
- shí èr zhī十二支
- qī sè七色
- qī jié biān七节鞭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zú十足
- 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
-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ǎi一传十十传百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shí yǒu十友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shí nián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