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

词语解释
射策[ shè cè ]
⒈ 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⒉ 泛指应试。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引《汉书·萧望之传》:“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颜师古 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
《南史·儒林传序》:“及 汉武帝 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
宋 苏轼 《策略第一》:“自 汉 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
⒉ 泛指应试。
引唐 皮日休 《三羞》诗序:“丙戌岁, 日休 射策不上,东退於 肥陵。”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射策 长安城,驄马黄金络。”
国语辞典
射策[ shè cè ]
⒈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
宋·苏轼《应召集·策略一》:「自汉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于圣人,而皆泛滥于辞章,不适于用。」
⒉ 泛称应试。
引唐·皮日休〈三羞诗·序〉:「丙戌岁,日休射策不上,东退于肥陵。」
分字解释
※ "射策"的意思解释、射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射策”的意思:
“射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原指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方式,即通过抽签或投箭的方式选择答案。后来也泛指通过考试或竞争来选拔人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射策”的解释为:“投策于地,以箭射之,中者为得,故曰射策。”
出处:
“射策”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射策是汉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
同义词:
投策
投箭
抽签
反义词:
不中
落选
相关词语:
科举
选拔
考试
选拔人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射策”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它常常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等话题相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通过射策这一方式,获得了进入仕途的机会,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相关词语
- jué cè决策
- zhuī cè追策
- fāng cè方策
- cè lüè策略
- shè jiàn射箭
- móu wú yí cè谋无遗策
- guó cè国策
- zuǒ cè佐策
- cè mǎ策马
- jiā cè挟策
- shàng cè上策
- shè jì射鬾
- biān cè鞭策
- cè wú yí suàn策无遗算
- cái zhèng zhèng cè财政政策
- xià cè下策
- tài píng cè太平策
- zhèng cè政策
- jǔ wú yí cè举无遗策
- cè lì策励
- cè dòng策动
- shè jī射稽
- qū cè驱策
- jì cè计策
- duì cè对策
- cháng cè长策
- cè shì策士
- suàn wú yí cè算无遗策
- cè yìng策应
- cè huà策划
- shè jī射击
- zhōng cè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