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g chóng
注音ㄙㄤ ㄔㄨㄥˊ
繁体桑蟲
⒈ 亦称“桑蟃”。螟蛉的别名。
⒉ 清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⒈ 亦称“桑蟃”。螟蛉的别名。
引《尔雅·释虫》:“螟蛉,桑虫。”
郭璞 注:“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宋 朱熹 集传:“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一:“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⒉ 清 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引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人以虫名》:“元 末, 吴 人呼秀才为米虫。近呼执丧事者为桑虫,以丧桑同音也。”
词语“桑虫”:
意思:指蚕虫,特指蚕食桑叶的幼虫。
康熙字典解释:蚕也。见《尔雅》。
出处:《尔雅·释虫》:“桑虫,蚕。”
《诗经·小雅·小宛》:“蚕丛及鱼,于何所矣?”
同义词:蚕儿、蚕蛹、蚕宝宝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相对于其他害虫而言。
相关词语:桑蚕、蚕丝、蚕茧、桑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桑虫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比喻勤劳、执着。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斗争,白骨精便化作一个美丽的女子,诱骗孙悟空,比喻邪恶以美色诱人。
造句:蚕宝宝在桑叶间忙碌地穿梭,它们不知疲倦,正是桑虫的勤劳精神,让我们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