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duān

三端


拼音sān duān
注音ㄙㄢ ㄉㄨㄢ

三端

词语解释

三端[ sān duān ]

⒈  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

⒉  犹三始。指正月初一。

引证解释

⒈  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

《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挫三端於情锋,朝九流於学海。”
唐 杨收 《笔》诗:“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⒉  犹三始。指正月初一。参见“三始”。

《隋书·音乐志中》:“食至御前,奏《食举乐》辞:‘三端正启,万方观礼,具物充庭,二仪合体。’”

国语辞典

三端[ sān duān ]

⒈  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合称为「三端」。

《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梁·简文帝〈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

分字解释


※ "三端"的意思解释、三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三端”的意思:

“三端”这个词语通常指的是三个方面或者三种手段。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不同的具体含义。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书写、言论和行动三个方面的才能或者三个重要的途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三端”可能没有直接的条目,因为它是较为宽泛的用法。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可以理解为“三者的端点”或“三者的开端”。

出处:

“三端”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没有具体的出处可以指明其首次出现的具体文献。

同义词:

三面

三途

三道

反义词:

一端

单一

相关词语:

三端具善:指书写、言论、行动三个方面都很出色。

三端并进:指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三端之具:指三种基本技能或手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端”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在讲述一个人多才多艺或者多面手时,可能会用到“三端”这个词语。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深厚的功底,而且在文学创作和艺术实践上也是三端具善,堪称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