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ún

裙襦


拼音qún rú
注音ㄑㄨㄣˊ ㄖㄨˊ

裙襦

词语解释

裙襦[ qún rú ]

⒈  裙子与短袄。

⒉  借指妇女。

引证解释

⒈  裙子与短袄。

《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陈书·孝行传·殷不害》:“简文 又以 不害 善事亲,赐其母 蔡氏 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

⒉  借指妇女。

宋 陶穀 《清异录·黑心符》:“守一州则夫人并坐,论道经邦;奋庸熙载则于飞对内殿,连理入都堂,粉黛判赏罚,裙襦执生杀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妮子着力不徤,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

分字解释


※ "裙襦"的意思解释、裙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裙襦”指的是古代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由裙和襦两部分组成。裙是指裙子,襦是指短上衣。这种服装在唐代尤为流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裙”字条解释为:“裳也,衣之属。”,“襦”字条解释为:“短衣也,衣之属。”

出处:

“裙襦”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有“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诗句,其中“云鬓花颜金步摇”一句中就有“裙襦”的意象。

同义词:

裙裳、裙衣、短衣

反义词:

长衣、袍服

相关词语:

裙摆、襦裙、罗裙、锦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裙襦”的故事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句子,其中“云想衣裳”即指女子穿着华丽的裙襦。

造句:

古代女子穿着华丽的裙襦,漫步在青石小径上,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