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场

词语解释
榷场[ què chǎng ]
⒈ 宋、辽、金、元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外,商人需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
引证解释
⒈ 宋、辽、金、元 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外,商人需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
引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闻 河 北榷场,禁出文书,其法甚严,徒以 契丹 故也。”
《金史·食货志五》:“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而 宋 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 金国 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餘万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宋 金 战争停止时,双方都在 淮河 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
分字解释
※ "榷场"的意思解释、榷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榷场”的意思:
“榷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官府设置的专卖市场,尤指专门销售酒、盐、茶等专卖品的场所。榷场通常由官府直接管理,实行专卖制度,以增加国库收入。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榷,关市也。场,市也。榷场,即官府所设之市也。”
出处:
“榷场”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中的相关记载,但作为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
同义词:
专卖场
专卖市
关市
反义词:
自由市场
非官方市场
相关词语:
榷税
榷令
专卖
专卖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榷场”这个词语虽然不是出自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历史小说或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类似榷场背景的情节,描述官府如何通过榷场管理来增加财政收入,以及商贾如何在榷场中进行交易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时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朝廷在各大城镇设立了多个榷场,专门经营酒、盐等专卖品。
例如:“在繁忙的榷场中,商贾们熙熙攘攘,争相购买朝廷的专卖商品。”
相关词语
- shā chǎng沙场
- cǎo chǎng草场
- yòng chǎng用场
- huì chǎng会场
- yǐn lì cháng引力场
- fēi jī cháng飞机场
- gòng tóng shì cháng共同市场
- dēng chǎng登场
- lì chǎng立场
- gǎn chǎng赶场
- mù chǎng木场
- shāng chǎng商场
- chǎng dì场地
- zhù mù cháng贮木场
- guān cháng xiàn xíng jì官场现形记
- zhàn chǎng战场
- shì cháng zhǔ tǐ市场主体
- jìn cháng进场
- chǎng suǒ场所
- shì chǎng jī zhì市场机制
- chǎng hé场合
- yùn dòng chǎng运动场
- pǎo jié chǎng跑节场
- shào nián chǎng少年场
- jī chǎng机场
- shēng chǎng声场
- zài chǎng在场
- zhòng lì chǎng重力场
- shì chǎng市场
- chǎng miàn场面
- yī chǎng一场
- dǔ cháng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