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ng

齐衡


拼音qí héng
注音ㄑ一ˊ ㄏㄥˊ

繁体齊衡

齐衡

词语解释

齐衡[ qí héng ]

⒈  犹平衡。谓举物与心相平。

⒉  等同;不相上下。

引证解释

⒈  犹平衡。谓举物与心相平。

《周礼·考工记·梓人》“乡衡而实不尽” 郑玄 注引《曲礼》:“执君器齐衡。”
按,《礼记·曲礼下》作“国君则平衡”。 孔颖达 疏:“国君,诸侯也,降於天子,故其臣为奉持器与心齐平也。”

⒉  等同;不相上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固可以齐衡八凯,方驾五臣。”
《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今与列国诸侯齐衡入封,岂所谓宪章在昔,垂法将来者也?”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分字解释


※ "齐衡"的意思解释、齐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齐衡”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它主要有以下含义:

意思:

1. 平衡,指两端重量相等,不倾斜。

2. 均衡,指各方面保持相等或适当的比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齐衡”词条的解释为:“齐,等也;衡,平也。齐衡,平也。”

出处:

“齐衡”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小雅·车舝》中有“车舝其辖,齐衡其轭。”这里的“齐衡”即指车辕两边的衡木保持平衡。

同义词:

平衡、均衡、对称、持平

反义词:

倾斜、失衡、不平衡、不对称

相关词语:

均衡发展、平衡木、持平之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中,“齐衡”这个词语可能被用作网络流行语或梗,但并没有广泛流传的故事或典故。在现实历史中,它主要与平衡、公正等概念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裁判员要严格掌握比赛的“齐衡”原则。

2.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各种文化应该保持“齐衡”发展,共同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