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

词语解释
羌族[ qiāng zú ]
⒈ 分布于四川的少数民族。约198万人(1990年)。用羌语。无文字,长期通用汉文。崇奉屋顶白石为天神。喜吹羌笛,自娱自乐。流行“跳盔甲”传统祭礼舞。传统节日有羌年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尔玛”。十九万八千余人。主要聚居在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县 和 松潘县 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文教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
国语辞典
羌族[ qiāng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居四川西北边境的松潘、黑水、理县、汶川、茂汶等县。人口约二十万。以农耕维生,兼事狩猎、畜牧。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两种方言,大多兼通汉语,无文字。信奉喇嘛教及本身原始宗教。
英语Qiang ethnic group, nowadays esp. in north Sichuan
德语Qiang
法语Qiang (ethnie)
分字解释
※ "羌族"的意思解释、羌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人膂力过人,能左右开弓,从小就跟羌族的豪帅来往,后来靠着军功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在汉灵帝去世时做到了并州的州牧。
2., 欣赏羌族和藏族同胞司空见惯的夜生活表演也是去九寨的亮点之一。
3.上海世博会四川馆蕴含诸多汶川元素,其中“羌族新家园”展项介绍了灾后重建的羌族民居。现场展示了一副民居对联:上联是“蜀道道不完四面八方来的温暖之情”,下联是“感谢谢不尽风雨兼程中的友爱之手”,横批是“心心相连”。
4.位于羌族聚居边缘区的平武羌族人口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羌族人口的兴衰、演变和发展趋势,论证了社会变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5.宋武帝刘裕东灭鲜卑慕容超,西灭羌族姚泓,北朝大名鼎鼎的拓跋嗣和赫连勃勃皆望风而溃,以此大功而有天下,于情于理说得过去,但“其为神人所愤怒者”。
AI解释
词语“羌族”:
意思: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等地。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关于“羌”的解释为“羌,西戎之种,居岷山之西,与氏同姓。”
出处:《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关于羌族的记载。
同义词:西戎、岷戎、羌戎等。
反义词:无特别对应的反义词。
相关词语:羌笛、羌笛曲、羌族文化、羌族舞蹈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上,有关羌族的传说和故事较少,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羌笛何须怨杨柳”,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反映了羌族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独特的羌族文化令人陶醉。
相关词语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华民族
- dōu luō luō zú都啰啰族
- jiā zú家族
- tóng zú同族
- yí zú遗族
- tǔ zú土族
- zàng zú藏族
- shǎo shù mín zú少数民族
- zú zhèng族正
- hàn mín zú汉民族
- mín zú zhǔ yì民族主义
- huí zú回族
- yī zú一族
- mín zú民族
- shuǐ zú水族
- quán zú权族
- xuè zú血族
- shěn zú沈族
- jiù zú旧族
- qiāng zú羌族
- qiāng zú羌族
- máo nán zú毛南族
- yí zú夷族
- zú pǔ族谱
- zú tán族谈
- fēi zú非族
- zú zhí族侄
- zú sūn族孙
- jīng zú京族
- tōng zú通族
- huì zú汇族
- dà zú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