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至

词语解释
南至[ nán zhì ]
⒈ 即冬至。
引证解释
⒈ 即冬至。
引《逸周书·周月》:“惟一月既南至,昏昴毕见,日短极,基践长,微阳动於黄泉,阴降惨於万物。”
朱右曾 校释:“冬至日在牵牛,出赤道南二十四度,故曰南至。”
《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杜预 注:“周 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
孔颖达 疏:“日南至者,冬至日也。”
唐 杨炯 《浑天赋》:“太平太蒙,所以司其出入;南至北至,所以节其寒温。”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五:“圣寿久长南至日,寳图高大北星辰。”
国语辞典
南至[ nán zhì ]
⒈ 冬至。参见「冬至」条。
引《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唐·孔颖达·正义:「辛亥朔者,月一日也,日南至者,冬至日也。」
唐·杨烱〈浑天赋〉:「太平太蒙,所以司出入,南至北至,所以节寒温。」
分字解释
※ "南至"的意思解释、南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南至”的意思:
“南至”是指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的位置,即冬至这一天。在中国古代,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冬至”,而“南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描述这一天文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南至”的解释为:“冬至,日南至,日短之极,日影最长。”这里的“日南至”即是“南至”,指太阳到达最南端的位置。
出处:
“南至”这一概念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等古文献。
同义词:
冬至、日短至、日南至
反义词:
无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北至”,即夏至。
相关词语:
日南归、日短、冬至节、岁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南至”的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冬至相关的传统习俗,如包饺子、吃汤圆等,这些习俗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
用这个词语造句:
每年的南至,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晚餐,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气。
相关词语
- zhì jīn至今
- yuè nán越南
- sān zhì三至
- hé nán河南
- zhì shèng至圣
- zhí zhì直至
- nán jīng南京
- zhì jí至极
- nán lóu南楼
- nán shǐ南史
- shèn zhì甚至
- yǐ zhì以至
- jìng zhì竟至
- jié zhì截至
- rén zhì yì jìn仁至义尽
- zhì jiāo至交
- zhì qīn至亲
- xī nán西南
- zhì yú至于
- zhì fǎ至法
- zhì chéng至诚
- zhì shàng至上
- zhì duō至多
- xià zhì夏至
- lái zhì来至
- nán lù xú南路徐
- zhōu zhì周至
- bèi zhì备至
- xíng zhì行至
- èr zhì二至
- nán jīn dōng jiàn南金东箭
- zhì cǐ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