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南吕


拼音nán lǚ
注音ㄋㄢˊ ㄌㄩˇ

繁体南呂

南吕

词语解释

南吕[ nán lǚ ]

⒈  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

⒉  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参见“十二律”。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
《吕氏春秋·音律》:“太簇生南吕。”

⒉  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高诱 注:“南吕,八月也。”

国语辞典

南吕[ nán lǚ ]

⒈  十二律之一,为六阴律的第二律。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

⒉  阴历八月的别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称八月为「南吕」。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

分字解释


※ "南吕"的意思解释、南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及至晚上,来自屯昌南吕、枫木和琼中湾岭、乌石等乡镇和农场的青年男女便云集风情村,在露天歌舞厅里载歌载舞,尽兴而归。


AI解释


词语“南吕”:

意思:南吕是古代乐律之一,属于十二律中的第六律,音阶中的音高。在古代音乐中,南吕是用于确定音高的一个标准。

康熙字典解释:南吕,乐律之一,属十二律之六,其音高为宫音的六分之一。

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以黄钟为宫,以大吕为角,以太簇为徵,以姑洗为羽,以南吕为宫,以应钟为角。”

同义词:南吕没有特别明显的同义词,但可以与“律吕”、“音律”等词语联系起来。

反义词:没有特别明显的反义词。

相关词语:律吕、音律、宫、角、徵、羽、应钟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南吕”在古代音乐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和典故较多。但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南吕”直接相关的故事或典故。

造句:在古代,南吕作为乐律之一,对于确定音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