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ò yī qiū
注音ㄇㄛˋ 一 ㄑ一ㄡ
⒈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用“貉一丘”谓同属一类,没有差别。
⒈ 亦作“貉同丘”。
引《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青州 荆州 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清 查慎行 《岁寒杂感》诗之九:“谁将正变溯源流,今古何殊貉一丘。”
明 吴幵 《优古堂诗话》:“吕吉甫 云:‘南北战争蜗两角,古今兴废貉同丘。’”
词语“貉一丘”的意思:
“貉一丘”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同类的人聚在一起,多含贬义,意指那些行为相似、趣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貉一丘”这个成语,但根据成语的意思,可以推测其来源与《诗经》中的“貉”字相关,可能是指貉类动物习性相近,聚集在一起。
出处:
“貉一丘”的出处不详,但根据成语的意思,可能源自古代文献中对貉类动物聚集行为的描述。
同义词:
同类相习、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反义词:
风马牛不相及、各奔前程、各有所长
相关词语:
貉子、貉皮、貉子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貉一丘”这个成语在网络上的应用并不常见,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形容某些团体或群体。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些贪官污吏们都是一丘之貉,一旦东窗事发,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