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

密教


拼音mì jiào
注音ㄇ一ˋ ㄐ一ㄠˋ

密教

词语解释

密教[ mì jiào ]

⒈  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日本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引证解释

⒈  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 唐 开元 年间由 善无畏、金刚智 等传入 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 大日如来 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 中国 西藏 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 日本 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陁罗尼幢赞序》:“故诸法生於假名,非智无以调伏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分字解释


※ "密教"的意思解释、密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密教”的意思:

密教,又称密宗、秘密教,是佛教的一种流派,起源于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后传入中国、日本、西藏等地。密教强调即身成佛,通过特殊的仪式、咒语、符号等密法,以快速成就佛果为目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密教”的解释较为简略,大致可以理解为“秘密之教”,指佛教中一种不公开传授的宗教体系。

出处:

密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后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著名的密教典籍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

同义词:

密宗、秘密教、密法教、密教法

反义词:

显教、显宗、公开教

相关词语:

密法、密咒、曼荼罗、佛具、佛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网络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人误入密教道场,被密宗高僧指点迷津,最终悟道成佛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密教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神秘和吸引力的一面。

造句:

在我国佛教文化中,密教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一直备受信徒们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