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i

里宰


拼音lǐ zǎi
注音ㄌ一ˇ ㄗㄞˇ

里宰

词语解释

里宰[ lǐ zǎi ]

⒈  指里长。

引证解释

⒈  指里长。参见“里长”。

《周礼·地官·里宰》:“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
《礼记·杂记下》“则里尹主之” 汉 郑玄 注:“里尹,閭胥、里宰之属。”

国语辞典

里宰[ lǐ zǎi ]

⒈  职官名。周置,为一里的长官,负责督促里民农事耕作,发布中央政令,征收税赋等工作。

《周礼·地官·里宰》:「里宰掌比其色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耡,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征敛其财赋。」

分字解释


※ "里宰"的意思解释、里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里宰”指的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基层官职,主要负责一乡或一镇的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这个词语在《康熙字典》中也有记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里宰”条目解释为:“里宰,乡官也。掌乡之政,听狱讼,赋役。”

出处:

“里宰”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乡官制度,具体在《周礼》中有所记载。

同义词:

乡官、里长、乡正、乡宰等。

反义词:

无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那些不负责基层行政的官员,如郡守、县令等。

相关词语:

乡里、里人、里社、里巷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里宰”的典故较少,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里宰的形象常常被用来反映基层官员的形象和职责。

网络故事或典故:

例如,在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就有关于里宰的故事。在故事中,里宰因为贪污被梁山好汉惩罚,反映了古代基层官员的腐败问题。

造句:

在古代,里宰负责管理乡里的治安和税收,他既要维护百姓的权益,又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里宰张公,上任以来,严于律己,公正无私,使得乡里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