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āng dǐng jiě yí
注音ㄎㄨㄤ ㄉ一ㄥˇ ㄐ一ㄝˇ 一ˊ
成语解释
匡鼎解颐
繁体匡鼎解頤
⒈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⒈ 后以“匡 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引《汉书·匡衡传》:“无説《诗》, 匡 鼎来; 匡 説《诗》,解人颐。”
颜师古 注:“如淳 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故诗至入妙,有言下未尝毕露,其情则已跃然者。使善説者代为指点,无不亹亹动人,即 匡 鼎解颐是已。”
词语“匡鼎解颐”的意思:
“匡鼎解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纠正错误,使人发笑。其中,“匡”有纠正、辅助的意思,“鼎”指鼎鼎大名,常用来比喻重要或显赫的人物,“解颐”则是使嘴角上扬,即笑的意思。整个成语用来形容纠正别人的错误或荒谬言论,使得听者觉得好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匡鼎解颐”这个成语,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解释。
出处:
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后人根据“匡扶社稷”和“解颐一笑”这两个成语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
同义词:
调和众口
调剂风潮
令众欢笑
反义词:
令人生厌
引人反感
令人不快
相关词语:
匡扶正义
解忧释疑
颐指气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匡鼎解颐”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辩论赛上,他巧妙地匡鼎解颐,用幽默的方式纠正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使得观众在欢笑中领悟了正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