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ài

会稽


拼音kuài jī
注音ㄎㄨㄞˋ ㄐ一

繁体會稽

会稽

词语解释

会稽[ kuài jī ]

⒈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⒉  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

《汉书·严助传》:“严助,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贺太傅 作 吴郡,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国语辞典

会稽[ guì jī ]

⒈  地名。浙江省旧县名,今与山阴县合并为绍兴县。

⒉  山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参见「会稽山」条。

分字解释


※ "会稽"的意思解释、会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讥戏不近人情”中,将毛笔拟人为管城子毛颖,并为他设计了“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三友,与毛颖“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2.同时在南部的宋行,谢旌也从南部开始筹划,对会稽的东部地区展开了攻击,一路上攻城拨寨,所过之处无不势如破竹,地方势力望风而溃。

3.还是在这个时候,会稽城的闹市里,出现了一个卖唱的年轻人,他要么横吹竹笛,要么放声高歌,要么低吟浅唱,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激越,有时还载歌载舞。

4.还是在这个时候,会稽城的闹市里,出现了一个卖唱的年轻人,他要么横吹竹笛,要么放声高歌,要么低吟浅唱,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激越,有时还载歌载舞。

5.进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

6., 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罗贯中


AI解释


词语“会稽”:

意思:会稽是一个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曾是越国的都城,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康熙字典解释:会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记载:“越王勾践,会稽人也。”

同义词:越、越地、越州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非会稽地区。

相关词语:越王勾践、勾践剑、会稽山、会稽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会稽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与越王勾践的故事紧密相关。其中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回到会稽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

造句:会稽山上的风景美不胜收,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