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ǒu cí
注音ㄎㄡˇ ㄘˊ
繁体口詞
⒈ 口供。
⒈ 口供。
引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我为甚先吐了这招承的口词?”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 曰:‘众官不知,此人连结恶党,欲反背朝廷,谋害 曹 某,今日天败,请听口词。’”
《说唐》第七回:“蔡公 问了众人口词,喝令把响马带进来。”
⒈ 诉讼关系人受审时,与案情有关的陈述。
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若官司拏住尔,审情真,问口词;下脑箍,使拶子。」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今日天败,请听口词。」
词语“口词”的意思:
“口词”是指口头表达的话语,通常指的是言语、言辞。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口词”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口”和“词”的单独解释可以推断,“口”通常指口说、口头,“词”指言语、言辞,所以“口词”应理解为口头言语。
出处:
“口词”作为一个复合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是“口”和“词”两个单独词语的合成,因此其出处可以追溯到这两个词的起源。
同义词:
口语
言辞
话语
言论
反义词:
沉默
无言
沉寂
相关词语:
口语表达
言论自由
口才
词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口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比较少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言辞、口才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巧舌如簧”、“口若悬河”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法庭上,被告的口词显得十分矛盾,让人难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