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è tián
注音ㄎㄜˋ ㄊ一ㄢˊ
繁体課田
词语“课田”的意思:
“课田”指的是古代对农民进行耕作的指导和监督。它既是一种农业生产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在封建社会中,官府对农民进行耕作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进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课田”的解释为:“课,教也。田,地也。课田,谓教民耕种也。”
出处:
“课田”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周礼》是中国古代一部记载官制、礼仪、法律等的典籍,其中“司徒”一职主要负责教化民众、管理土地。
同义词:
耕田、耕作、种植、播种
反义词:
荒废、闲置、荒芜
相关词语:
耕种、农事、农具、农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一个关于“课田”的典故来自于一部古代小说《水浒传》。在小说中,梁山好汉们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开始在梁山泊进行课田。他们组织农民耕种土地,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保证了梁山泊上下的粮食供应。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官府加大了对农民的课田力度,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得农田产量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