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惊肉生髀惊肉生髀的意思
jīngròushēng

惊肉生髀


拼音jīng ròu shēng bì
注音ㄐ一ㄥ ㄖㄡˋ ㄕㄥ ㄅ一ˋ

成语解释 惊肉生髀

繁体驚肉生髀

惊肉生髀

词语解释

惊肉生髀[ jīng ròu shēng bì ]

⒈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绍 遣将道路奉迎,身去 鄴 二百里,与 先主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宋 刘厵 《水调歌头》词:“人人惊肉生髀,郤日欲挥戈。”

分字解释


※ "惊肉生髀"的意思解释、惊肉生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惊肉生髀”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极度惊恐,以至于肌肉都紧张到能感觉到大腿的肌肉在颤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害怕或受到极大惊吓时的反应。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惊肉生髀”这个成语,但根据成语的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类似于其他描述极度惊恐的成语。

出处:

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可能源自民间故事或古代文学作品,用以形容人极度惊恐的状态。

同义词:

惊心动魄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反义词:

镇定自若

淡定自如

泰然处之

相关词语:

惊魂动魄

惊恐万分

惊慌失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惊肉生髀”这个成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在描述某人经历了一次极其惊险的事件后,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恐惧程度。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天晚上,他听到楼上传来的奇怪声响,惊肉生髀,心跳如鼓,以至于他整夜都没有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