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ē dào sī
注音ㄐ一ㄝ ㄉㄠˋ ㄙ
⒈ 宋·元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
⒈ 宋 元 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係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
《宋史·职官志五》:“街道司,掌辖治道路人兵,若车驾行幸,则前修治,有积水则疏导之。”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套曲:“开花仙藏擫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諕得过谁。”
词语“街道司”:
意思:街道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主要负责管理城市街道、桥梁、道路等公共设施,维护城市秩序,处理民间纠纷。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无“街道司”条目,但根据“司”字的本义,“街道司”可能指的是负责街道事务的官署。
出处:《清史稿·职官志》等。
同义词:街署、街司署、街门等。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理解为不负责街道事务的官署。
相关词语:街道、巷子、桥梁、道路、官署、官员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暂无明确的相关网络故事或典故。
造句:
在古代,街道司的官员要负责巡查街道,维护市井安宁。一日,某街道司官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位老者因邻里纠纷而哭泣,便立刻上前调解,使得双方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