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o

鹘雕


拼音hú diāo
注音ㄏㄨˊ ㄉ一ㄠ

繁体鶻雕

鹘雕

词语解释

鹘雕(鶻雕)[ hú diāo ]

⒈  即鹘嘲。

引证解释

⒈  即鹘嘲。参见“鶻嘲”。

《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 毛 传:“鸣鳩,鶻鵰。”
陆德明 释文:“鶻音骨,鵰,陟交反。 何 音彫。 《字林》作鵃。云:骨鵃,小种鳩也。 《草木疏》云:鸣鳩,班鳩也。”
《左传·昭公十七年》“鶻鳩氏,司事也” 晋 杜预 注:“鶻鳩,鶻鵰也。”

分字解释


※ "鹘雕"的意思解释、鹘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鹘雕”指的是一种猛禽,学名为“隼”,属于猛禽中的隼科,体型较小,善于捕食昆虫、小鸟等。在古代汉语中,“鹘雕”通常指隼的一种,因其羽毛颜色艳丽,捕猎技巧高超,常被用于比喻英勇、敏捷的人物或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鹘雕”的解释为:“鹘,鹰属,小而善捕,音胡。”这里的“鹰属”是指鹰科鸟类,而“小而善捕”则是形容鹘雕体型小,捕猎技巧高超。

出处:

关于“鹘雕”的出处,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但它在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用以比喻英勇、敏捷。

同义词:

猎隼、鹘鹰、隼鸟等。

反义词:

无特殊反义词,但可以与体型庞大、捕猎技巧低下的鸟类相对比。

相关词语:

猛禽、猎鹰、隼科、猛兽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鹘雕”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将其与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关于猛禽的描述相结合,如李白的《塞下曲》中“鹘雕鸣,狐兔走”一句,描绘了边塞战场的景象。

造句:

在猎鹰的引领下,那只鹘雕展翅高飞,如同利箭般直冲云霄,捕食着空中飞翔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