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后七子后七子的意思
hòu

后七子


拼音hòu qī zǐ
注音ㄏㄡˋ ㄑ一 ㄗˇ

繁体後七子

后七子

词语解释

后七子[ hòu qī zǐ ]

⒈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明 代 嘉靖、隆庆 年间文学家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

国语辞典

后七子[ hòu qī zǐ ]

⒈  明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与徐中行等七人。他们继承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世称为「后七子」。

分字解释


※ "后七子"的意思解释、后七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后七子”

意思:“后七子”是中国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后七子”的简称,指的是明代后期的七位文学大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前七子的文学主张,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文学应当具有教化功能,注重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后七子”,但可以理解为是对明代后期文学家的统称。

出处:“后七子”之称最早见于清代学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

同义词:后七子也可称为“明代后七大家”。

反义词:没有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与“前七子”相对应,因为“前七子”是指明代前期的文学流派。

相关词语:前七子、文学流派、文学主张、文以载道、明代文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后七子”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些故事,如他们文学创作的讨论、文学思想的传承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后七子”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