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顾颉刚顾颉刚的意思
xiégāng

顾颉刚


拼音gù xié gāng
注音ㄍㄨˋ ㄒ一ㄝˊ ㄍㄤ

繁体顧頡剛

顾颉刚

词语解释

顾颉刚(顧頡剛)[ gù xié gāng ]

⒈  (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分字解释


※ "顾颉刚"的意思解释、顾颉刚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顾颉刚”的意思:

顾颉刚(1883年—1970年),原名顾颉,字颉刚,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考古学家。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在先秦史、秦汉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无“顾颉刚”这一词条,因为顾颉刚是近现代人物,康熙字典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所以没有收录。

出处:

顾颉刚的出生地和生平事迹在历史资料中有所记载,但“顾颉刚”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

同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相关词语:

顾颉刚著作、顾颉刚研究、顾颉刚学派、顾颉刚思想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顾颉刚在学术界的地位较高,其研究方法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故事和典故,网上有很多,如他在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在历史研究中的创新观点等。

造句: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以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国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