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máo

分茅


拼音fēn máo
注音ㄈㄣ ㄇㄠˊ

分茅

词语解释

分茅[ fēn máo ]

⒈  也叫“授茅土”或“分茅裂土”。古代帝王用茅包土分封诸侯的仪式。

引证解释

⒈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诸侯,用白茅裹着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谓之“分茅”。

《晋书·八王传赞》:“有 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唐 杨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诗:“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寄家书》:“哲人萎弃真堪悼,你勋庸未克遂分茅。”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集蓼早忧家国难,分茅空负祖宗恩。”

国语辞典

分茅[ fēn máo ]

⒈  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

《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史臣曰》:「有晋郁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仪台饰衮,礼备彝章。」

分字解释


※ "分茅"的意思解释、分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分茅”的意思:

“分茅”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君主分封诸侯时赐予茅草,以象征土地的封赐。后来引申为授予官职或封赏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分茅”的解释可能涉及赐予茅草以象征封地的内容,但具体的解释未能在《康熙字典》中找到。康熙字典通常是对汉字及其意义的详尽解释,但“分茅”作为一个成语或典故,其解释可能更侧重于引申义。

出处:

“分茅”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等古代文献,但具体的故事背景和出处可能因文献记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同义词:

赐土

封侯

封赏

反义词:

罚责

贬黜

谴退

相关词语:

封建

封建制度

封建领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分茅”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不如其他历史成语丰富。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分封制度,比如周代的分封诸侯,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

造句:

皇帝决定分茅封侯,将一片肥沃的土地赐予了有功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