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hào

丰镐


拼音fēng hào
注音ㄈㄥ ㄏㄠˋ

繁体豐鎬

丰镐

词语解释

丰镐[ fēng hào ]

⒈  亦作“丰鄗”。

⒉  周的旧都。文王邑丰,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丰水以西。武王迁镐,在丰水以东。其后周公虽营洛邑,丰镐仍为当时政治文化中心。

⒊  借指国都。

⒋  明人亦借指留都南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丰鄗”。

⒉  周 的旧都。 文王 邑 丰,在今 陕西 西安 西南 丰水 以西。 武王 迁 镐,在 丰水 以东。其后 周公 虽营 洛邑,丰 镐 仍为当时政治文化中心。

《韩非子·五蠹》:“古者, 文王 处 丰 镐 之閒,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 西戎。”
《汉书·郊祀志下》:“昔者 周文、武 郊於 丰 鄗,成王 郊於 雒邑。”

⒊  借指国都。

唐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诗:“陇 路起 丰 镐,关 云随旌斾。”
元 范梈 《赠别罗元友教授之应昌》诗:“应昌 信殊僻,宅近今 丰 镐。”

⒋  明 人亦借指留都 南京。

明 范景文 《募施粥疏》:“江 南故 丰 镐 地,沃土为焦,频仍旱魃。”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之三:“天入 金 焦 锁钥旧,地过 丰 镐 鼓鐘新。”

国语辞典

丰镐[ fēng hào ]

⒈  地名。周的旧都,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

分字解释


※ "丰镐"的意思解释、丰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丰镐”的意思:

“丰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指的是周朝的两个都城,即丰城和镐京。丰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镐京位于今天的西安市西北郊。这两个地方是周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丰镐”条目的解释为:“丰,大也;镐,京也。丰镐,周之两京也。”

出处:

“丰镐”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周南·关雎》篇:“丰镐之园,实及于兹。”这里的“丰镐之园”指的是周朝的丰城和镐京。

同义词:

丰镐的同义词有:丰京、镐京、周京、西京等。

反义词:

丰镐的反义词有:东都、南都、北都等。

相关词语:

丰镐的相关词语有:周朝、周公、周文王、周武王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丰镐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丰镐作为周朝的都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成为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用这个词语造句:

周朝的丰镐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