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n shǔ
注音ㄈㄢ ㄕㄨˇ
繁体藩屬
词语“藩属”的意思:
藩属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一定的从属关系,通常指的是较小的国家或地区对较大的国家或地区的臣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藩属”的解释为:藩,诸侯所封之地;属,附属也。藩属,谓附属之地。
出处:
“藩属”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原文为“诸侯之有土地者,其臣属之。”
同义词:
属国、附庸、属国
反义词:
宗主国、独立国
相关词语:
藩镇、藩屏、藩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藩属”一词常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其中一个著名的典故是关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齐晋争霸”。晋文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通过联姻的方式将女儿嫁给齐桓公,使齐成为晋的藩属国。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代的朝鲜是我国的藩属,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