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二桃杀三士二桃杀三士的意思
èrtáoshāsānshì

二桃杀三士


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注音ㄦˋ ㄊㄠˊ ㄕㄚ ㄙㄢ ㄕˋ

成语解释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

词语解释

二桃杀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

⒈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臣事齐景公,均以勇力闻。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三人臣事 齐景公,均以勇力闻。 齐 相 晏婴 谋去之,请 齐景公 以二桃赐予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三人弃桃而自杀。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后因以比喻施用阴谋杀人。

三国 蜀 诸葛亮 《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唐 李白 《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詎假剑如霜?”
潘飞声 《秋感》诗之三:“迟暮仍为《梁甫吟》,二桃三士费沉吟。”

国语辞典

二桃杀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

⒈  春秋时齐相晏婴向景公献计以二桃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论功领赏,欲其自相残杀以除后患。后三人因此而自杀。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后比喻运用计谋杀人。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唐·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分字解释


※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解释、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2.我心道,二桃杀三士的方法虽然已经是很老套了,可是照样是屡试不爽啊。


AI解释


词语“二桃杀三士”的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吴起为了稳定军心,用两颗桃子巧妙地除掉了三位自恃才高、骄横跋扈的士兵,以此达到激励其他士兵的目的。成语“二桃杀三士”用来比喻用计谋或手段巧妙地除掉对方中的强者。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杀”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为“除去、消除”,而“二桃”指的是两颗桃子。因此,“二桃杀三士”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用两颗桃子作为手段,消除了三位士兵。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同义词:

借刀杀人、调虎离山、一石二鸟

反义词:

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诚心诚意

相关词语:

智谋、权谋、计策、手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在网络上被多次引用,用来形容通过巧妙的手段解决问题,尤其是在职场或人际关系中。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某公司新来的领导,为了整顿纪律,采用了“二桃杀三士”的策略,巧妙地处理了几个不安定分子,使得团队氛围焕然一新。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维护班级纪律,班主任决定采取“二桃杀三士”的策略,通过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间接地打压了几个纪律散漫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