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顿肃


拼音dùn sù
注音ㄉㄨㄣˋ ㄙㄨˋ

繁体頓肅

顿肃

词语解释

顿肃[ dùn sù ]

⒈  谓顿然加以整肃。

引证解释

⒈  谓顿然加以整肃。

《晋书·刘颂传》:“又世放都靡,营欲比肩,羣士浑然,庸行相似,不可顿肃,甚殊黜陟也。”
《晋书·刘颂传》:“然俗放都奢,不可顿肃,故臣私虑,愿先从事於渐也。”

分字解释


※ "顿肃"的意思解释、顿肃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顿肃”的意思:

“顿肃”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突然变得严肃、庄重或安静。常用于形容气氛或情绪的转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顿肃”这个词语,但根据其组成成分,“顿”有突然、立刻之意,“肃”有严肃、庄重之意,可以推测其含义。

出处:

“顿肃”作为一个成语或词汇,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由“顿”和“肃”两个字的含义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庄重、严肃、肃穆、庄肃、肃然

反义词:

轻佻、嬉笑、喧哗、嘈杂

相关词语:

肃静、庄重、庄严、肃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顿肃”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宣布比赛结果的那一刻,整个体育馆的气氛顿肃起来,观众们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