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fáng

顿防


拼音dùn fáng
注音ㄉㄨㄣˋ ㄈㄤˊ

繁体頓防

顿防

词语解释

顿防[ dùn fáng ]

⒈  驻防。

引证解释

⒈  驻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淮水 又东北, 淠水 注之。水出 戈阳县 南垂山,西北流歷 阴山关,逕二城间,旧有贼难,军所顿防。”

分字解释


※ "顿防"的意思解释、顿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顿防”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突然防备或突然防备起来。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顿,急也。防,备也。顿防,急速防备也。”

出处:

“顿防”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出现,但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可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

同义词:

突防

急防

立防

反义词:

放任

不防

相关词语:

防备

防止

应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顿防”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的防御策略和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造句:

在即将遭遇暴风雨时,居民们纷纷拿起雨具,顿防起来。

通过这个造句,我们可以看到“顿防”一词在描述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的含义。